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倒生莲

倒生莲

《中药大辞典》:倒生莲

药材名称倒生莲

拼音Dǎo Shēnɡ Lián

别名倒水莲(《草木便方》),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广西药植名录》),金鸡尾(《湖南药物志》),盘龙莲(《贵州草药》)。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长叶铁角蕨带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被卵状披针形的粗筛孔状鳞片。叶丛生,叶柄长8~15厘米,无毛,淡绿色;2回羽状复叶,线形,长10~2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突出1长尾;羽片多数,矩圆形,下部羽片稍缩短,基部不相等,有极短的柄,小羽片狭线形,先端钝,上具细脉1条,基部向上小羽片再分裂;草质,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膜质,向上开口。

生境分部生于石上及树上阴湿处。分布西南、华南、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辛苦,平。

①《贵州草药》:"辛,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微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①《草木便方》:"散风,消湿,行瘀滞,利血脉,通关节。治吐、衄血,跌打,胸胀,腰痛。"

②《天宝本草》:"强筋壮骨。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水肿。"

④《广西药植名录》:"止血,生肌,续筋,治肺痨。"

⑤《贵州草药》:"清热除湿,驱风,化瘀生新。"

⑥《湖南药物志》:"消炎,消肿,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捣汁点眼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黄肿病:金鸡尾全草,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火眼红肿:金鸡尾散血草,捣烂,敷眼或取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③治风湿疼痛:盘龙莲一两。泡酒服。

④治咳嗽痰多:盘龙莲一两。煨水服。

⑤治骨折:盘龙莲捣绒,包伤处。

⑥治吐血:盘龙莲二两。煨水服。(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火伤:㈠金鸡尾叶,捣烂,调麻油搽。㈡金鸡尾叶,晒干研末,麻抽调搽。(《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倒生莲

药材名称倒生莲

拼音Dǎo Shēnɡ Lián

英文名Herb of Prolongated Spleenwort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长生铁角蕨的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根状茎短,直立,被卵状披针形的粗筛孔状鳞片。叶丛生,叶柄长8-15cm,无毛,淡绿色;2回羽状复叶,线形,长10-20cm,宽约3cm,先端突出1长尾;羽片多数,矩圆形,下部羽片稍缩短,基部不相等,有极短的柄,小羽片狭线形,先端钝,上具细脉1条,基部向上小羽片再分裂;草质,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膜质,向上开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2000m的阔叶林中树干或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中南(河南除外)及甘肃、浙江、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短,顶端有披针形鳞片,并有多数须根。叶柄压扁;叶片条状披针形,长10-25cm,宽3-4.5cm,二回深羽裂,羽片矩圆形,长1.3-2cm,宽8-10mm,裂片狭条形,钝头,全缘,有1条小脉,先端有小囊,表面皱缩;叶轴先端延伸成鞭状。孢子囊群沿叶脉上侧着生,囊群盖长圆形,膜质。质稍韧。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2-氨基庚二酸(2-aminopimelic acid),4-羟基-2-氨基庚二酸(4-hydroxy-2-aminopimelic acid),山柰酚-3-鼠李糖甙-7-O-[6-阿魏葡萄糖基(1→)鼠李糖甙]

性味辛;苦;平;凉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主吐血;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黄肿病:金鸡尾全草,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火眼红肿:金鸡尾散血草,捣烂,敷眼或取汁点眼。《湖南药物志》)③治风湿疼痛:盘龙莲一两。泡酒服。④治咳嗽痰多:盘龙莲一两。煨水服。⑤治骨折:盘龙莲捣绒,包伤处。⑥治吐血:盘龙莲二两。煨水服。(③-⑥方均出《贵州草药》)⑦治火伤:一、金鸡尾叶,捣烂,调麻油搽。二、金鸡尾叶,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湖 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散风,消湿,行瘀滞,利血脉,通关节。治吐、衄血,跌打,胸胀, 腰痛。

2.《天宝本草》:强筋壮骨。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水肿。

4.《广西药植名录》:止血,生肌,续筋,治肺痨。

5.《贵州草药》:清热除湿,驱风,化瘀生新。

6.《湖南药物志》:消炎,消肿,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蛤蜊肉

    药材名称蛤蜊肉拼音Gé Lí Ròu别名海蛤肉、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沿海各处。化学成分鲜文

  • 伏毛山豆根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 枸橘刺

    《中药大辞典》:枸橘刺药材名称枸橘刺拼音Gōu Jú Cì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树上的棘刺。功能主治《纲目》:"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摘录《中

  • 竹叶子

    药材名称竹叶子拼音Zhú Yè Zi别名水百步还魂、大叶竹菜、猪鼻孔、酸猪草、小竹叶菜、笋壳莱、叶上花、小青竹标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子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mptolirion

  • 五指山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山参药材名称五指山参拼音Wú Zhǐ Shān Shēn别名山芙蓉、野芙蓉来源锦葵科箭叶秋葵Abelmoschus esquirolii (Levl)S. Y. Hu

  • 魔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魔芋药材名称魔芋拼音Mó Yù别名蒟蒻、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来源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

  • 天目木姜子

    《中药大辞典》:天目木姜子药材名称天目木姜子拼音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别名芭蕉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根、叶、果实。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

  • 柠条根

    《中药大辞典》:柠条根药材名称柠条根拼音Nínɡ Tiá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根。夏、秋季采挖,晒干,切片。性味味微辛,性温。功能主治滋阴

  • 羊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胲子药材名称羊胲子拼音Yánɡ Hǎi Zǐ别名羊嚼子、羊咬子、山羊胃结石来源偶蹄目牛科山羊Capra hircus L.,以胃中草结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功能主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