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蓄水证

伤寒蓄水证

病名。太阳腑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类方》:“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其主要证候有小便不利,少腹满微热,消渴,或水入则吐等。膀胱为太阳经之府,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行,与水相结,而成蓄水证。故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解表。参见太阳病、太阳腑病条。

猜你喜欢

  • 阳虚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因肝肾阳虚,施泄无权,关门不利所致。主要症状为小便滴沥不畅,或全然不通,憎寒喜暖,手足逆冷,小腹冷,脉沉迟。治宜温阳为主。方如金匮肾气丸、八味丸、理中汤之类。参小便

  • 侠白

    经穴名。代号LU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位于上臂前外侧,平腋前纹头下4寸,当肱二头肌外侧沟处;或于尺泽穴上5寸取穴。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气喘,心痛

  • 太羽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

  • 奶哮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小儿齁喘之发于乳哺期者。其症气喘促而连续,不能以息,久延不已。多因伤乳而得。伴有痰涎壅盛,喘息有声。先用山楂、神曲、麦芽煎汤服,以消乳食;次用越婢加半夏汤,以定其喘。奶哮遇气候

  • 药品辨义

    见博物知本条。

  • 气虚身热

    病证名。《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因元气本虚,伤于暑湿所致发热。治用李东垣及王孟英清暑益气汤。亦有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宜用甘温除热。详气虚热条。

  • 失明

    证名。见《千金翼方》卷十一。指视力丧失,盲无所见。详目盲条。

  • 张惟静

    【介绍】:见张时彻条。

  • 董雨若

    【介绍】:见董说条。

  • 十指麻木

    证名。手指麻木的别称。见《丹溪心法》卷四。详手指麻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