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案位

猜你喜欢

  • 颧赤

    证名。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出《灵枢·五阅五使》。《景岳全书·面病》:“两颧鲜赤,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多因肝肾阴亏,虚阳上孚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为主。方用八仙长寿丸、九补阴丸等。亦有心火

  • 湿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感受湿邪所致者。有寒湿痢与湿热痢之别。《时病论》卷三:“湿痢,有寒热之分焉。”亦指痢疾危证。《医学入门》卷四:“湿痢,腹胀,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浊,危症也。”治疗可选用当归和血散、

  • 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的简称,各详该条。

  • 猪姆耳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药物敷贴疗法

    即药物发泡灸,见该条。

  • 皮翻证

    眼科病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由胃经血壅气滞而成。小儿多有之。眼皮外翻,如以舌舐唇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盛希道

    【介绍】:见盛端明条。

  • 傅氏眼科审视瑶函

    见审视瑶函条。

  • 林云和

    【介绍】:见林珮琴条。

  • 锤骨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