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从阳引阴

从阳引阴

治法理论之一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引领,引出。从阳引阴指从阳分引出阴分的邪气,或从阳分引出阴分的正气,本指针法而言,但也适用于其它治疗手段。《类经》十二卷注:“阴阳之义,不止一端,如表里也,气血也,经络也,藏府也,……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与“阴病治阳”之义相近。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指病在阴经而选阳经穴位治疗,《卫生宝鑑》载述的“大接经法”就是从阳引阴的运用,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狗屎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 耳痒

    病证名。见《医贯》。本病多由肝风扰动,肾虚火炎所致。症见耳中作痒,甚则奇痒难忍。治宜固肾清肝,祛风止痒。内服救痒丹(川乌、大黄、天麻、栀子、灵仙根、蔓荆子、茯苓、益智、茯神、仙灵脾、白芷各15克,醋煅

  • 敕山老人

    【介绍】:见倪维德条。

  • 赤痛如邪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每目痛则头亦痛,寒热交作如疟状。凡病发则目痛,目痛则病发,轻则一年数发,重则一月数发,肝肾俱虚之故。热者,内之阴虚火动,邪热也;寒者,荣卫虚,外之腠理不实而觉寒也。”本证

  • 广爱书

    见神应经条。

  • 真火

    即肾阳。详该条。

  • 伤胎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临产前,羊水未破而先有阴道流血者。《张氏医通》:“临月胞水不破,血先下者,此是伤胎,非产也。”

  • 过经不解

    指过了传经的日期,病仍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 李石浮

    【介绍】:见李维麟条。

  • 热伏冲任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热伏冲任,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痠痛、下腹疼痛、崩漏等妇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