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即心劳,详见该条。②《慎柔五书》卷四以虫在于心则成心痨,治以雷公丸等。
指变化不定、与病证不符的一种脉象。前人错以鬼祟、客忤等作为出现此脉的病因,故又名鬼祟脉。《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凡鬼祟附着之脉,两手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乍密乍疏,乍沉乍浮,阳邪来见脉则浮洪,阴邪来见脉
《素问》篇名。马莳注:“疏,陈也。内有五过,故名篇。”本篇主要讨论因七情不遂所引起的疾病,列举了由于医生在诊断不明确而耽误病情的五种过失。指出元气在人体的可贵。文中还告诫医者,必须四诊合参,结合人的体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生卒】:1486~1700【介绍】:明代医家。字廷采。祁门(今安徽祁门)人。长于本草,晚年曾以七年功夫,五次易稿,编成《本草蒙荃》一书,用对语体裁对药物产地、性味、采集、储藏、辨别、使用方法等方面,
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章、时快时慢之象,可见于气血严重消耗,病情危笃之候。《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乍疏乍数曰死。”
痘疮始出的迹象。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炒无名异、炒木耳、大黄各五钱。为细末,蜜水调涂患处。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
亦称络脉。指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灵枢·血络》:“刺血络而仆者,何也?……”张隐菴注:“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常用作诊断和刺血治病。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