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胸堂五十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又“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又“男子卵大癫病,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位置不详。后《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定位在“外踝
书名。又名《脏腑性鉴增补》。清·尤乘辑。2卷。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叙述有关脏腑性能、病证、诊法、治法及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按摩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为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按摩博士条。
病症名。①《幼科发挥》:“儿有多食而易饥者,此脾胃之邪热甚也。”治宜泻脾胃之火。用三黄枳实丸。②消渴症候之一。详消渴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闭,详该条。
即吐法。详该条。
病名。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养生铭文。唐·孙思邈著。《遵生八笺》:“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玄寝鸣云鼓,晨兴嗽玉津。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