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疸秦王散

九疸秦王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九疸秦王散

药方名称九疸秦王散

别名秦王九疸散(《千金翼方》卷十八)。

处方桅子仁葛根葶苈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 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九疸。胃疸,食多喜饮;心疸,烦心,心中热;肾疸,其人唇干;脾疸,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肺疸,饮少小便多;舌疸,渴而数便;肉疸,其人小便白;髓嘱疸道,目眶深,多嗜卧;肝疸,胃热饮多水激肝。

用法用量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15克,捣末下筛。每次3克,日三,稍加至6克,用米饮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

《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九疸秦王散

药方名称九疸秦王散

别名秦王散、九疸秦椒散

处方栀子仁、葛根葶苈子、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瘅、心瘅、肾瘅、脾瘅、肺瘅、舌瘅、肉瘅、髓瘅、肝瘅。

用法用量秦王散(原书同卷)、九疸秦椒散(《普济方》卷一九六)。《外台》:胃瘅,食多喜饮,栀子仁主之;心瘅,烦心,心中热,葛根主之;肾瘅,其人唇干,葶苈子主之;脾瘅,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栝楼主之;肺瘅,饮少小便多,秦椒(汗)、瓜蒂主之(一云膏疸);舌瘅,渴而数便,石钟乳主之;肉瘅,其人小便白,凝水石主之;髓瘅,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肝瘅,胃热饮多水激肝,白术主之。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2分。

注意忌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济阴孕阳封汗煎

    药方名称济阴孕阳封汗煎处方当归3钱,熟地8钱,人参2钱(桂圆肉合人乳蒸,取汁入药),赤石脂3钱(盐水炒),代赭3钱(火煅,盐水淬,蜜合饴糖煎共1杯)。功能主治温病下后,证见额上汗出而喘,及头汗出而小便

  • 防风柴胡汤

    药方名称防风柴胡汤处方柴胡、防风、玉竹、黄芩、栀子、薄荷、赤芍、连翘、荆芥、甘草、滑石。功能主治太阳兼少阳风热上壅。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 狼毒散

    《千金》卷二十三:狼毒散药方名称狼毒散处方狼毒、秦艽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恶疾。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50日愈。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狼毒杀虫辟毒,秦艽逐湿开痹,允为疠风专

  • 雄黄消毒膏

    药方名称雄黄消毒膏处方矾30克(生)雄黄信石各15克巴豆9克 黄蜡15克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将蜡熔化,入药末在内,搅匀,制成锭子,如枣子大。功能主治治蝎螫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次用时,将锭子于热焰上炙开,

  • 海石二陈汤

    药方名称海石二陈汤处方海石、半夏、陈皮、甘草、白茯苓。功能主治牡疟。用法用量胸前饱闷,加草果、苍术、厚朴、枳壳;恶寒头疼,加羌活。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截泻丸

    药方名称截泻丸处方黄丹(飞过) 枯矾 黄蜡各30克 炒石榴皮24克制法将黄蜡熔化,再将黄丹、枯矾、石榴皮研细末投入,乘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服5丸,赤痢空腹茶清送下,白痢空腹姜汤

  • 阑尾2号

    药方名称阑尾2号处方红藤、三颗针、大黄(后下)、丹皮、川楝子、芒消(冲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攻下。主阑尾炎已成脓,或轻度破溃穿孔者。摘录《新急腹症学》

  • 琥珀定智丸

    药方名称琥珀定智丸别名琥珀定志丸处方南星半斤(先将地作坑,用炭10斤在坑内烧红,去灰净,用好酒10余斤倾在坑内,大瓦盆盖覆,周围以炭火拥定,勿令泄气,次日取出,为末),真琥珀1两(皂角水洗去油),大朱

  • 桂枝参苓汤

    药方名称桂枝参苓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人参2钱,茯苓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汗、吐、下后,胃虚而哕,怫郁面赤。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紫归油

    药方名称紫归油处方紫草当归各等分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茧唇。唇上起白皮,小疱渐肿渐大,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燥裂痒痛者。用法用量用麻油熬,去滓,出火气。以棉蘸油,频频润之。摘录《外科证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