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外

中外

内外,代表疾病在表在里的不同部位或阶段,也泛指发生内脏或体表的两类疾病。《素问·至真至大论》:“病之中外,何如?”

猜你喜欢

  • 人参前胡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人参、前胡、柴胡各一两,桔梗、半夏、地骨皮,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水煎服。治小儿寒热往来。

  • 痰积泄泻

    病证名。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详痰泻条。

  • 跌蹶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 辨舌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 打灯火

    即灯火灸,见该条。

  • 澄茄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 清补并用

    清热、补阴药合用的治法。具有补阴退热的作用。如燥伤肺胃,症见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者,用沙参麦冬汤。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百合固金

  • 尤生洲

    【介绍】:见尤乘条。

  • 回气捷法

    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

  • 穿拐毒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中:“外踝疽即脚拐毒,俗名穿拐毒,属足三阳经脉络也。”参见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