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皇汉医学>第5部分

《皇汉医学》第5部分·

巴豆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巴豆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邪物,杀虫鱼。(《本经》)

疗女子月闭,烂胎。(《别录》)

治十种水肿,痿痹,落胎。(《药性》)

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丁肿。(日华)

导气,去脏腑之停寒,治伤生冷硬物。(元素)

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喎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节。(时珍)

《本草备要》曰:「巴豆,辛热,有大毒。生猛,熟少缓。可升可降,能止能行。开窍宣滞,去脏腑之沉寒,为斩关夺门之将。破血瘕痰癖,气痞食积,伤生冷硬物,大腹水肿,泻痢惊痫,口喎耳聋,牙痛喉痹。其毒性又能杀虫解毒,疗疮疡蛇蝎诸毒。若峻用可劫大病,微用亦可和中。通经,烂胎。」

本药含巴豆油,为泻下作用之峻烈者,虽西医亦所知悉,然不知阴阳虚实之法则,不通药物配合之机微,故仅单用于顽固之便秘。噫!本药之应用,岂如是其狭窄乎?是以宜熟读玩味仲景之论及上记诸说,以扩充其用途也。然性峻烈不比他药,故初学者不可轻用。

大黄附子汤(大附辛)之注释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注】

胁下偏痛者,谓疼痛偏在季肋下部之左或右也。以下之意,凡发热者,其脉当浮数,今反弦紧者,是水毒壅塞之明征,故宜以温药之本方下之也(「此寒也」者,此是寒实之意也)。然尾台氏对于本方云:「此方实能治偏痛,然不特偏痛已也。亦能治寒疝,胸腹绞痛,延及心胸腰脚,阴囊焮肿,腹中时时有水声,而恶寒甚者。若拘挛剧者,合芍药甘草汤。」如上所云,不仅治偏痛,亦能治两侧胁下及腰腹痛,故不可拘泥于「偏痛」二字也。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附子各11克,细辛7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芍甘黄辛附汤方

大黄、附子各11克,细辛7克,芍药、甘草各14.5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为吉益南涯之创方,是大黄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之合方也,主治此二方证之相合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大黄附子汤定义曰:「治腹绞痛,恶寒者。」

《方机》大黄附子汤主治曰:「胸下偏痛,发热者。恶寒甚,腹痛,大便不通者。」

《漫游杂记》曰:「有一男子,膝胫刺痛,腹脉无他异,经三四年不愈。请余治,诊之是湿气也,后将成为脚气,与大黄附子细辛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一百日愈。」

《方舆輗》曰:「大黄附子汤,胁下偏痛者,即久寒成聚,着于一偏而痛也。此证虽发热,而脉弦紧,故取其寒,宜以温药下之,大黄附子汤其主方也。此寒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条云『内有久寒』同,指平素而言也。然当归四逆条从问得之,或有据现证得之者,此条脉弦紧,确征也。凡仲景书中有以论证起者,有以说脉起者,然今时之医,惟取证措脉者,何耶?曾有一男子,自右胁下连腰疼痛甚,经四五十日,诸治无效。余诊脉紧弦,因与此汤而奇效,滞淹之患,十余日痊愈。按《金匮.寒疝》第一条曰:『下焦闭塞,大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下之』(求真按:『此文与((金匮》原文不同,即“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此证虽言两胠疼痛,亦可用大黄附子汤,不可拘于偏痛之偏字也。」

《蕉窗杂话》曰:「一男子,年二十五,右膝微肿,行步艰难,已四年矣,其状稍类鹤膝风。诊候其腹,右脐下拘挛尤甚,按之痛引右脚,又右膝所肿亦比左膝不同,如贴肌肉然者。因抱病已久,性情甚急,初用大黄附子加甘草汤,后加用四逆散加良姜、牡蛎、刘寄奴而得愈。夫此证多由肝气而成者,故唯注意其足者多不治,是以用威灵仙、杜仲、牛膝等者,皆治标之法也。若能取去右腹里之癖物,以治其本,则用药至简约,而得效甚的确也。凡遇此等病,其病毒皆系沉痼不动者,必须先用大黄附子汤,以浮动沉于腹底之癖物,且此证沉痼于小腹之癖物等,尤须以附子浮动之。亦能自觉此沉痼物有翼翼之情形,然附子仅能激动其病根,故当更用大黄削取其摇动处而拔下之,又以附子加入于大黄中,互相扶持而上之,此药方之妙用也。又云附子有挽回脱阳之能者,亦与此同义,故成四肢厥冷证者,是不能浮出于腹也。因沉于腹,致成厥冷而脱阳,若浮其沉,即为回阳,故脱阳云者,非脱于外之谓也。」

求真按:「此说虽不免为后世医家的口吻,然尚属卓论,宜熟读。」

工作舂米等事时,误伤会阴上,小水点滴不通,只出血少许证,先用桃核承气汤等佳。若不治,宜用大黄附子汤。此用附子,进藤玄之曾数试之,一帖用附子二钱许,即有通利者,用至血止佳。又因证,有用八味者。

求真按:「此尿闭,与桃核承气汤者,为欲去瘀血之急迫也。用本方或八味丸者,为欲恢复尿道麻痹也,而期于利尿则一。」

《古方便览》大黄附子汤条曰:「一男子年五十余,腹痛数年。余诊,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作半夏泻心汤使饮之,未奏效。一日,忽然大恶寒战栗,而绞痛二三倍于常,于是更作大黄附子汤,痛顿止,续服数日,病不再发。」

《榕堂翁疗难指示前录》曰:「答:『胁下偏痛者,固大黄附子汤之所主。然痛引胸中且咳者,虽恶寒,脚冷,脉微,宜与十枣汤。痛连脐旁,或牵小腹者,宜乌头汤。又有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者。盖有宜攻击者,有宜调和者,有宜攻和兼施者,诸病皆然,治疗固非一途也。须审明病情以处治,若举措一失,则可治者,反因而增剧也。』」

求真按:「大黄附子汤证,往往易误为大黄牡丹皮汤证,因后证若剧时,其疼痛放散于右胁下,所谓疑似胁下偏痛故也。」

《橘窗书影》曰:「一老医曰:『产后及诸病后,有脚不立证,用桂枝加朮附汤,或大黄附子汤,宜随证时时用紫圆,总之宜用附子剂。』」

一男子腰脚拘急痛甚,两脚挛急不能起,昼夜呻吟,余与芍甘黄辛附汤,二三日,痛全安。盖此证属寒疝,而寻常之疝剂缓慢难效。余平常治寒疝用此方及附子理中汤,治热疝用四逆散加茴香、茯苓,及大柴胡汤加茴香、甘草,而咄嗟奏效,古方之妙,如此。

求真按:「此加味法太复杂,宜随证加味或合方为是。」

一男子左脚肿痛挛急,难以屈伸,数月不愈。医多以为风湿,余诊曰:「不热不痹,病偏筋脉,恐由疝毒流注乎?」以芍药甘草汤合大黄附子汤使服之,外以当归、蒸荷叶、矾石为熨剂,数旬而愈。

芍甘黄辛附汤,吉益南涯之创方也。余用于由疝毒流注偏处者,屡奏效。其它如黄解散,亦南涯之发明也。

一女子年将三十,多年经事不调,腰痛引脚,不能俯仰步履。经数医无效,余以血沥痛,与桂枝茯苓丸加附子、大黄,兼用角石散,不应。一日诊之,脐下右旁有块,按之痛引腰脚甚,且因其块之缩胀而痛亦有缓急云,余断为肠中瘀毒所致,与芍甘黄辛附汤兼用趁痛丸,另以当归、蒸荷叶、矾石蒸熨块上,结块渐解,腰脚亦得屈伸,数年痼疾因是痊愈。余近年所诊病人,每年不下三千人,而误诊如此,真不堪惭愧焉。

求真按:「本方所谓疝块,不外为肠之假性肿瘤,故时常缩胀,而痛亦有缓急也。然大黄牡丹皮汤是真结块,而非假性的,故无如此之变化,以是可以鉴别二方矣。」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大黄附子汤条曰:「此方主偏痛,不拘左右胸下各处,即自胸肋至腰痛者,亦宜用之。但乌头桂枝汤是自腹中及于偏腹者,此方自胁下痛引于他处者也。盖大黄与附子为伍者,皆非寻常之证,如附子泻心汤、温脾汤亦然,凡顽固偏僻难拔者,皆涉于阴阳两端,故为非常之伍。附子与石膏为伍亦然。」

大乌头煎之注释

腹满,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解说。和久田氏云:「弦者,强引也。紧者,缠丝急也。卫气者,守表之气也。弦脉者,为寒邪干入卫气不行处之候,即恶寒是也。紧脉者,为寒邪犯胃肠而使停滞谷食之候,故曰不欲食也。例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又曰:『脉紧云云,腹中有宿食不化是也。』此脉弦而紧者,是寒邪外干卫气,内犯胃阳,与正气相搏之候。邪正相搏,有战争之势,所以腹痛亦剧也。名之曰寒疝者,是邪与正气并立,非真寒也。然寒干下焦,其毒绕脐而凝结,或现于小腹而弦急,因毒而发为痛也,痛发则自汗出,手足逆冷,而弦紧之脉,至于沉伏也,是故煎退寒逐水之乌头更和以蜜,治其急迫之毒也。」

其义虽如上说,然其本意,是示肠闭塞之证治,故不问为内外嵌顿小肠气或肠捻转证等,苟有前证者,悉宜处以本方也。

大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12克。

上细锉,以水九勺,煎三勺,去滓,纳蜂蜜六勺,再煎成六勺,顿服之。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毒绕脐绞痛,自汗出,手足厥冷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治腹痛,自汗出,手足厥冷,脉沉弦者。」

《建殊录》曰:「一男子年七十余,自壮年患疝瘕,十日、五日必一发,壬午秋,大发,腰脚挛急,阴卵偏大而欲入腹,绞痛不可忍,众医皆以为必死。先生诊之,作大乌头煎(每帖重八钱)使饮之,须臾,瞑眩气绝。又顷之,心腹鸣动,吐水数升即复原,且后不再发。」

求真按:「此是严重的嵌顿鼠蹊小肠气,然一举而使根治,可知古方之绝妙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寒疝,腹中痛,叫呼欲死,面色如土,冷汗淋漓,四肢拘急,厥冷烦躁,脉弦迟者,用此方即吐水数升,其痛立止,此古方之妙,非后人所得企及也。」

《霉疮治方论》曰:「一僧,年五十余,患所谓长腹痛,昼夜三四发,腹中雷鸣刺痛,小腹结块,心下痞塞。一医疗之,与附子粳米汤及滚痰丸,半岁许,无寸效。因请他医,医曰:『前医所为,误也。盖此病因小腹结块,而心下为之痞塞,腹中因之而痛,其余皆旁证耳。』乃与半夏泻心汤及消块丸,又半年许,病不动。于是转医数十辈,或服益气剂,或用补脾药,或曰疝,曰症,曰积,曰聚,治尽无效。已经四年,日甚一日。请余治,诊之,腹里有一痼毒,轻按不觉,重按则微觉之,余证如前,因先作乌头煎及三黄丸使服之。五十余日,更作化毒丸与之,且时时用流毒丸(此方由大黄、矾石、巴豆、轻粉而成之丸方)攻之。出入百余日,数年之腹痛忽然而退,小腹之结块忽然而解,腹里之痼毒亦消尽若失矣。」

乌头桂枝汤之注释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千金》无抵当二字。)(《金匮要略》)

【注】

和久田氏曰:「寒疝者,下焦寒毒凝结之名也。逆冷者,手足倒逆而冷,非谓手足逆冷也。此证之冷,不止手足,承腹中而言。不仁者,不知痛痒也。身疼痛者,由于气血不和也。抵,训『当』,以物当之也。此方以瞑眩剂而当病毒之凝结,是以谓之抵当,故曰灸刺诸药不能治,是示笃剧之病状也。」

丹波元坚曰:「按乌头煎证,为寒气专盛于里。此条证是表里俱壅塞,所以须桂枝也。灸刺诸药不能治者,谓病势剧烈,不得以套法治之,非谓灸刺诸药之误治也。」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12克。

上细锉,以蜂蜜一合二勺,煎六勺,去滓,以桂枝汤六勺和解之,顿服六勺。若无效,更服六勺。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腹中绞痛,手足逆冷,或不仁,或身疼痛者。」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男子年四十三,数月疝气,腰冷如坐水中,大抵每旬必一发,发则脐腹大痛,手足强,不能屈伸,与此方二十剂,大吐其水,病减大半,更以控涎丹下之而痊愈。」

一男子年五十,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手足振动,余用此方,大吐水而困倦。病家惊骇,余曰:「不必畏,是药之瞑眩也。」后诸证尽除而收全效。

《腹证奇览》本方条曰:「脐下现大筋,如张弓弦,其筋引睾丸、或股际、或上腹,而腹痛如绞,或有绕脐成块者,是寒疝也,兼有气血不和者,乌头桂枝汤证也。」

按此方为乌头煎与桂枝汤之合方。所以为合方者,因身疼痛也。身疼痛者,由于肌表气血不和也。《论》曰:「身疼痛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是也。」

求真按:「由此说,本方与乌头煎可以鉴别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按『身疼痛』,《千金》作『一身尽痛』且无『抵当』二字,皆是也。」

寒疝,绕脐痛,上连心胸,下控阴囊,苦楚不可忍,手足逆冷,汗如流者,非此方莫能救之。疝,水毒也。其发多由外感而来,或有兼瘀血而作者,或有挟蛔虫而动者,或有因宿食而发者,处治之际,宜甄别而下手之。

东洞先生曰:「煎法宜从大乌头煎法。然余每从本论之煎法,而分量、服法,以意裁酌耳。」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寒疝之主剂,故用于腰腹阴囊苦痛者。后世虽用附子建中汤,不如蜜煎此方之有速效也。又失精家常腰脚冷,脐腹无力,脚弱,羸瘦,腰痛者,此方及大乌头煎有效,依证加鹿茸,或为末加入亦佳。」

乌头汤之注释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历节者,和久田氏曰:「历者,经也。历节者,各关节疼痛也。」

如上说,诸关节疼痛之名称也。

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金匮要略》)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足厥逆。(《金匮要略》)

【注】

和久田氏曰:「此章为《外台》文。绞者,转榨也。绞痛者,如转榨绞物而痛也。此『绞痛』二字,善能形容用乌头煎之腹痛状,则前二章(求真按:『指大乌煎及乌头桂枝汤也』)之腹疼,亦可想而知矣。此证因寒疝病而贼风入攻五脏,致身体拘急,不得转侧也,因此贼风之入,所以合用麻黄等四味。发作有时者,腹痛也。阴囊缩者,寒疝之毒使然也。」

乌头汤方

麻黄、芍药、黄耆、甘草各2.4克,乌头12克。

上细锉,先以蜂蜜六勺,煎乌头成三勺,去滓,别以水一合八勺,煎余药成六勺,去滓,纳蜜煎中,更煎成六勺,顿服之。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疼痛,不可屈伸,及腹中绞痛,手中厥冷者。」

按:「当有自汗、盗汗、浮肿等证。」

《方机》本方主治曰:「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脚肿疼痛者(以上兼用蕤宾丸,时时以紫圆攻之,仲吕亦可)。腰以下肿而疼痛者(蕤宾,或仲吕,或桃花散)。腹中绞痛拘挛,不得转侧,身重,手足厥冷,阴缩者。小腹挛急,阴囊偏大者。自汗,盗汗出,浮肿者。」

《成绩录》曰:「一男子左脚挛急,不得屈伸,时时转筋入腹,自小腹至胸下,硬满上冲不得息,自汗如流,两足厥冷,二便秘闭,微渴,日夜不得眠,仰卧不能转侧,舌上微黑。先生与乌头汤,汗止厥已,诸证少缓,然两便不通,硬满如故,转筋益甚,更与桃仁承气汤,二三日,大便快利,小便亦能通,历十日许,诸证悉愈。」

《续建殊录》曰:「一男子心下硬痛,手足厥冷,头出冷汗,呕吐不能饮食,服紫圆二钱,下利数行,痛益甚,如绞,冷汗不止,乃与大柴胡汤,硬痛益甚,更作乌头汤使服之,诸证顿退。」

《腹证奇览》本方条曰:「以上三方(求真按:『以上三方指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乌头汤是也』),皆以乌头煎为本方,更随外证加味,即各异其意趣。要之,合桂枝汤以救表,谐营卫。合麻黄、黄耆、芍药、甘草,所以祛风邪,逐瘀水,和筋脉。宣正气者为队伍,皆以乌头煎独为先锋,散凝寒,解结水,其势猛,非寻常之材也。故服之者,虽量少,亦能恶寒,身痹,口舌如噉椒,温温欲吐,起则头眩。多服之则身体冷,自汗如流,吐泻呕逆,而脉沉伏,甚者如死状,轻则一二时,重则半日许乃可解。故方后曰:『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是实瞑眩之剂也,不可不慎焉。若夫瞑眩时,不可妄骇,遂与他药,及以火暖之,宜静待其醒也。有醒后得吐者,有方暝眩而吐泻并至者,但醒后发渴欲饮者,则宜与冷水将息,若误中乌头附子之毒者,宜服味噌汁,或黑豆甘汤,或干姜甘草汤,亦不可不知也。或曰:『若欲其缓,宜用川乌头。』然病剧者若不用草乌头,则不能取功,但其分量及蜜水煎法,不可差误,慎之慎之。以上三方,可施于疝家偏坠证。」

求真按:「偏坠者,阴囊小肠气也。」

一妇人,苦梅毒十余年,诸药皆无效。请余治,诊之,脉沉数,颜色憔悴,四肢拘急,肩腕腹背结毒,脓汁常出,臭气射鼻,因先作乌头汤及伯州散使服之。四十余日,更作化毒丸(求真按:「此方,熏陆、大黄、雄黄、乱发霜、生生乳而成之丸方也」)服之,凡八日,诸患减半。后二十日,再作化毒丸服之如前。至八日,止服,用紫圆隔日攻之。病减十之八九,毒犹未尽,周身微肿,因换越婢加朮附汤,时以梅肉散攻之。五十日许,毒尽除。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日:「脚气,痿弱不能起立,麻痹殊甚,诸乌附剂无效者,宜此方。」

治痛风,百节疼痛,肿起,及偏枯,瘫痪,结毒,骨节酸疼,或隆起者,俱宜兼用七宝承气丸、十干承气丸。腹满便秘,或有块者,兼用夹钟圆或大承气汤。有经水之变者,桃核承气汤。偏枯证,心气不定,或健忘,心下痞者,泻心汤。

治痘疮,起胀灌脓,其势不振,灰白内陷,下利身冷,寒战咬牙,掉头不止者。

痈疽,累日脓不溃,坚硬疼痛,不可忍者,或已溃后,毒气凝结,腐蚀不复,新肉难生者,或附骨疽、痿疮,瘀脓不尽者,或久年梅毒,沉滞不动者,皆主之,随宜兼用七宝、十干、梅肉等。又有宜用熏药者。

《方伎杂志》曰:「破伤风,多由足发疪,如切疪、打扑、足伤等小疪,过五日、七日乃至十五日、二十日,自己亦已忘却矣,此时有发为风者,医每误诊之,甚者有角弓反张,两便不利,手足拘急,人事不省等证。此证轻者,宜用大剂葛根加附子汤;重证宜用乌头汤与大承气汤;拘挛而牙关紧闭者,宜与紫圆六七分或一钱。若不敏捷治疗,死亡即不旋踵。又有心下痞塞,时时郁冒者,宜用泻心汤。」

一人乞诊曰:「九月间,腰脚痛不能步行,托藩医治,以为疝病,疗三十日许,无效。又请他医,是气血水家也。其医云因气血之滞,所谓干脚气是也,服药三十余日,更无效。又视一医,问曰:『有无损伤乎?』答曰:『是矣。从前学习弓马枪剑柔术等时,腰足时觉疼痛,或由宿疾之发动乎?』于是服其药。亲族以为损伤之病,宜用镘以治其外,如是则内外并治,气血容易循环,即疾病亦可速效矣,然经五十日,亦无效云。」余诊之,伏枕已久,故全身大肉已脱,腰股仍甚痛,余用乌头汤兼七宝承气丸,服五六日,痛稍轻。用丸药十日,便少通,转用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六帖,二十日许,能扶杖行走于房内云。至十二月中旬,大概已愈。至廿四五,离床如案,可谓幸矣。」

一妇人乞诊,病人云:「三四年前,右胫发附骨痘,一疡科治之而愈。去年腊月往远方,感受风寒,腰臀两脚疼痛,恶寒甚,不知如何?仰卧时两脚虽可稍伸,然不能动,恐不因附骨疽所致,此是正月二日事也。」熟诊之,是附骨疽残毒发动所致,用葛根加朮、附、反鼻霜治之。后长强骨边痛甚而漫肿,两足跟及十指头皆成黑色,想已当死矣。后暑热随退,饮食稍进,疮口亦渐愈,至九月天气清爽时而大快,然因久于伏卧,腰脚强直如棒,不能跪坐,饮食可不论,而两便亦不通,转方乌头汤兼用七宝丸,另请推拿揉筋术,故渐能屈伸,至十月末复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用于历节之剧证,有速效。又白虎风痛甚者,亦用之。白虎风证详于《圣济总录》,谓以不可屈伸为目的。一妇人臂痛甚,不可屈伸,昼夜号泣,众医不能治,余用此方,得速效。又腰痛数年不止,如佝偻状者,少翁门人中川良哉用此方,腰贴芜菁膏而痊愈。青州翁用于囊痈而奏效。此方若少用甘草,且不加蜜,则无效,因此二味能和血脉,缓筋骨也。」

《橘窗书影》曰:「一小孩八岁,去年起,右脚挛急,不能行步,渐致右臂骨突出,经筋痛不可按,其它如故。概作肝证治,与抑肝散之类。余以为胎毒所流注,如法使服乌头汤(蜜煎),兼用化毒丸。数十日,挛痛渐缓,得以起步矣。余近治此证十人,大抵以此法拔其痼疾,但足病如枯柴,或椎骨突出成龟背,或两足缭戾,指甲横斜者,其初不可不虑之。」

一妇人产后手中疼痛不解,医为风湿,治之不愈。余诊曰:「身无寒热,而不走痛,凝结肿起,恐为瘀血流注所致。」与桂苓丸料加大黄、附子,外以当归、蒸荷叶、矾石熨其痛处,肿散痛和,两足平复。但左手掌后肿后突出,不得屈伸而痛甚,与乌头汤,掌后贴芜菁膏,脓水出,痛止而复常。

太阴病篇

太阴病之注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玉函》:「结,作『痞』,是也。」(《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三阴诸证,多是平素虚弱人所病,故传变早而速也。少阴篇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因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三四日,便兼里证矣。里证者,即自利腹痛之类,如真武证等是也。则知少阴虽曰表病(求真按:『此少阴,指少阴之表证也』),其稍重时,则兼下利腹痛等证。太阴者,谓少阴之邪(求真按:『少阴之邪,为少阴表邪之略也』)转入于里者也(求真按:『太阴病,非因少阴之邪转入于里,有因太阳病误下者,又有非因误下而自然成之者,又有自少阳变化者』)。寒邪在里,则脏腑失职,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也。吐者,有物由胃中反出。食不下者,胃脘不肯容也。…时腹自痛者,谓有时自痛也。时者何?因得寒则痛,得暖则止也。自者何?以内无燥屎也。盖阳明之腹满痛,由于内有燥屎,故非得寒而发,非得暖而止,所以不同也。可见『时自』二字,非苟下也。故后之论曰:『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其义益明,所谓若下之者,谓粗工见其腹满,以为阳明之满痛,而妄攻下之。殊不知此满痛,固属虚寒,与阳明实热证,大有攻救之别。此必胸下结硬,因里虚益甚,心气为之郁结故也。前一百三十八条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是也。』」

求真按:「此腹满虽与阳明证相似,然与彼阳实证不同。此因阴虚,故唯腹壁膨满挛急,若按其内部,则空虚无物,且无抵抗而不热也。又吐而食不下,似少阳柴胡汤,然与彼因阳热者不同,是因胃筋衰弱之结果,而停水使然。自利益甚者,不仅因肠筋痿弱而使停水,且不能保持故也。又时腹自痛者,以水毒之侵袭为主,故得寒即自痛,得暖亦时自止也。下之必胸下痞硬者,以如是之虚满证,误为阳明之实满,而泻下之,必至心下痞硬,此即警戒误下之辞也。」

本条是说太阴病之大纲,故以下所列诸方,皆不出此定义之范围。然其证之剧者,或有与少阴病、或厥阴病兼发者,此阴病所以与阳病不同也(阳病有转入、转属、合病等证,然无兼发者,例如太阳病转入少阳,或与阳明合病,然无太阳病与阳明病、或少阳病兼发也)。

甘草干姜汤之注释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伤寒论》)

【注】

《医宗金鉴》曰:「微恶寒者,表阳虚而不能御也。」

方有执曰:「厥者,谓四肢冷也。」

程应旄曰:「得之便厥者,真寒也。咽中干,烦躁者,假热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厥只因误治,致成一时激动而急迫之厥,不比四逆汤之下利清谷,四肢拘急,脉微,大汗厥冷也。其甘草之分量倍干姜者,以缓急迫也。观咽干,烦躁,吐逆证,可以知其病情矣。」

求真按:「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是表里阴阳相半,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故若据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证,为纯表证,以桂枝汤发表者,误也。若误与之,致四肢厥冷,咽喉干燥,烦躁吐逆者,是因误治激动水毒而急迫,故与本方以镇静缓和之,可复其血行也。」

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金匮要略》)

【注】

肺痿吐涎沫,不渴,遗尿,小便数,皆因有水毒而无热,故谓此为肺中冷也。必眩晕者,因水毒之上冲急迫也。余虽不及解,若服汤已以下,谓肺痿证不渴者,服本方后至于渴者,是已非肺痿,而转化为消渴病矣。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8克,干姜4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吴遵《程氏方注》曰:「甘草干姜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咳,腹痛,便滑。内外之邪相合,难以发散,或寒药伤胃,宜合用理中。不便于参朮者,皆可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若夫脉沉,胃冷,呕吐,自利者,虽不厥逆,仍属四逆汤也。」

《外台秘要?备急》曰:「治吐逆,水米不下者,干姜甘草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

求真按:「虽吐逆,水米不下,若无本方证,则不可用之。」

《直指方》曰:「干姜甘草汤(求真按:『是本方加大枣也』),治脾中冷痛,呕吐不食。」

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行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者。

《魏氏家藏方》曰:「二宜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赤白痢,为末,蜜丸服。」

《伤寒绪论》曰:「伤寒,若心下结痛,无热证,不渴,不烦者,此寒实结胸也。甘草干姜汤不效,则用枳实理中汤。实人,三物白散。」

求真按:「本方及枳实理中汤(理中汤加枳实也)证,非寒实结胸也,不可从之。」

《平易方》曰:「头晕吐逆,胃冷生痰。干姜二钱半,甘草一钱二分,水煎服。」

《证治要诀》曰:「饮酒过多而衄甚,则用理中汤加干葛、川芎各半钱,或止用干姜,甘草二味。」

求真按:「饮酒过多而衄甚,必不可用本方及理中汤。又理中汤加干葛、川芎,画蛇添足也。」

《朱氏集验方》曰:「二神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吐血极妙。男子、妇人吐红病,盖因久病或作急劳,损其荣卫,壅滞之气上,而血妄行所致,若投以藕汁、生地等之凉剂,是必欲求其死耶。」

求真按:「本方非吐血特效药,此说不可轻信。」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厥而烦躁,涎沫多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南吕)。」

求真按:「苓姜朮甘汤是胚胎于本方,所以能治遗尿也,可知矣。」

足厥,咽中燥,烦躁呕逆者,吐下后,厥逆烦躁,无可如何者。

《青州医谈》曰:「甘草干姜汤,治毒迫心下而盗汗。又治胸中痛,左卧则左痛,右卧则右痛等证者,皆毒迫于心胸所致也,宜与此方。有气上迫而喘咳、汗出多证,涎沫亦多吐者,世医不知以此方治汗,此方所以能治汗者,因气逆盛,毒自内外发故也。」

因痫而角弓反张,筋惕,气急,息迫,或叫呼者,甘草干姜汤可也。

《百疢一贯》曰:「用四逆汤而呕甚者,有与甘草干姜汤而得效矣。腹陷于脊而拘挛,不论何种脉腹证,若用于有急迫处良。又以心烦为目的,及脊筋等痛而心烦者,亦有效。分量可等分,因《玉函》是等分也。呃逆有急迫貌,虽用橘皮竹茹汤,然有与甘草干姜汤而得大效者。用甘草干姜汤时,若用四逆汤除附子,亦可。」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与生姜甘草汤虽同治肺痿,然结果适得其反,可知干姜与生姜,主治不同也。」

老人平日小便频数,苦于吐涎,短气眩晕,难以起步者,宜此方。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药简而用广,如伤寒之烦躁吐逆,肺痿之吐涎沫,伤胃之吐血等,皆可用之。又以此方送下黑锡丹,治虚候之喘息及肺痿之冷证。其人肺中冷,气虚不能温布津液,因而津液聚化为涎沫,致唾多出,然非如热证者之唾凝而重浊也。又不咳,而咽必渴,遗尿,小便数者,与此方有奇效。又病人嫌服此方,不咳,只多吐涎沫而非唾者,用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有奇效。又不烦躁,而但吐逆,难用苦味药者,用此方而弛缓,有奇效。」

人参汤理中丸之注释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

【注】

医以理中,《千金》作「以人参汤」,复利不止,《千金》作「利不止」,皆是也,兹随解之。服泻下之汤药,而下痢不止,心下痞硬者,此不外于甘草泻心汤证,故服之病即轻快。复以他药误下之,至下利不止,故治以人参汤,然不仅无效,反致下利益甚者,因理中汤丸本系理治自心下至脐之部分,此下利由于再三之误治,致脐以下之肠部虚衰,若不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收涩之,则无可如何也。然以此汤尚无效时,则为肾机能障碍之结果,不外于代偿性下利也,故用利尿剂而使利尿,则下利自治矣。

尾台氏曰:「若欲利其小便,则可选用猪苓汤、真武汤等。」

此说是也,可信。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伤寒论》)

【注】

霍乱(解在太阳病篇五苓散条),头痛,发热,身疼痛等,热证多,欲饮水者,以五苓散主治之。然无是等热证,反多寒状,而不好水者,以本方为主治也。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论》)

【注】

方有执曰:「唾者,口液也。寒,以饮言。不了了者,无已时之谓也。」

《医宗金鉴》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中虚寒,不能运化,津液聚而成唾,故唾虽日久,然无已时也,宜理中丸,以温补其胃。」

山田正珍曰:「按论中之『寒』字,有对热而言者,有指留饮而言者,有指痰而言者。此条与小青龙汤条、四逆汤条,皆以留饮而言也。」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注】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胸中痞,留气结在胸而满,自下逆抢心,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之。亦可用人参汤,二方方意大异,宜分缓急而用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按此条为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正证,若系人参汤证而胸痹者,可与人参汤。」

《杂病辨要》胸痹条曰:「若心中痞,逆满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若中气虚寒,逆而抢心,心中痞,胸满者,人参汤主之。」

今由上三说观之,本条虽为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正证,若胸痹有人参汤证,亦可用之者。因此证与彼之比较的实证不同,既因阴虚证而转化,虽亦心中痞,胸满逆而抢心,然皆比彼为缓弱,余以此为结论,可知本条之意矣。

人参汤理中丸方

人参、甘草、朮、干姜各9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又为细末,以蜂蜜为丸,一日分三回服。(但丸方不如煎剂之剂捷。)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四顺理中圆(求真按:『此即本方也』),已产讫,宜服此方。新产藏虚,所以养藏气也。」

求真按:「若有本方证则可与之,不然即不可用,后世家往往有此语病,不可不慎。」

《伤寒六书》曰:「误下太阴,而结胸项强,因大陷胸丸一法者,频与理中丸。」

求真按:「误下太阴病,无结胸之理,亦无用大陷胸丸之语,恐似是而非。」

《三因方》曰:「病者因饮食过度而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而物与气上冲,蹙胃口而使决裂,吐出所伤,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者,因其效最能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也。方证之广,如《局方》,但吐血不出证,学者当自知之,或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

求真按:「吐血若是本方证则可处之,不然者,不可用。甘草干姜汤不外于本方之原方,故有类似之效,不难察之。」

《医方选要》曰:「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卫生宝鉴?补遗》曰:「仲景之理中汤,治伤寒阴证,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或白、或青黑、或有清谷,及寒蛔上膈而吐蛔者,此因胃寒,非实寒也(求真按:『此非实寒者,是暗示本方能治阴虚证之轻证,而不能治重证也』)。」

《妇人良方》曰:「人参理中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产后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而少思饮,或去后(求真按:『后,大便也』)无度,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不利者。」

《直指附遗》曰:「理中汤,治柔痉之厥冷自汗。」

《圣济总录》曰:「白朮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小儿躽啼,脾胃伤风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也。又理中汤,治风入腹,心腹?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膈塞不通。」

《赤水玄珠》曰:「理中汤,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

《小青囊》曰:「理中汤,治恶心干呕,欲吐不吐,心下映漾,如人畏船者。又治小儿慢惊,脾胃虚寒泄泻,及受寒而腰痛等症。」

《外科正宗?咽喉门》曰:「理中汤,治中气不足,虚火上攻,咽间干燥作痛,妨碍吐咽,及脾胃不健,食少作呕,肚腹阴疼等症。」

《疡医大全》曰:「理中汤,治痈疽溃疡,脏腑中寒,四肢强直者。」

《痘疹金镜录》曰:「理中汤,治痘因里虚寒而泄泻,方后曰:『手足厥冷,泄泻甚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者(大簇)。心下痞,喜唾,不了了者(南吕)。暑病(所谓霍乱),呕吐下利,心下痞硬者(紫圆)。」

《成绩录》曰:「一男子,项背强急,或腰痛,饮食停滞,时时胸痛,心下痞硬,噫气喜唾,先生与人参汤,兼用当归芍药散而愈。」

求真按:「项背强急,或腰痛者,为当归芍药散证,余皆本方证也。」

《续建殊录》曰:「一妇人,患胸痛一二年,发则不能食,食即不下咽,手足微厥,心下痞硬,按之如石,脉沉结,乃与人参汤,服之数旬,诸证渐退,胸痛痊愈。」

求真按:「此所谓胸痹也。」

《古方便览》曰:「一男子,一身悉肿,小便不通,心下痞硬,郁郁不欲饮食,以此方兼用三黄丸,二十剂而愈。」

《证治摘要?鼓胀条》曰:「人参汤加附子,腹平满而大便滑者。」

求真按:「本方主治之腹胀满,按之软弱而有多少之冷感,使仰卧之,则侧腹部膨起,其胀满即减退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产后续得下利,干呕不食,心下痞硬而腹痛,小便不利者。及诸久病不愈,见心下痞硬,干呕不食,时时腹痛,大便濡泻,微肿等证者。又老人每至寒暑时,下利,腹中冷痛,沥沥有声,小便不禁,心下痞硬,干呕者,皆为难治证,宜此方。若恶寒或四肢冷者,加附子。」

求真按:「本方中含朮、干姜、甘草,方意类似于苓姜朮甘汤。以有小便不利,或自利证也,且本方证以老人为多。」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治胸痹之虚证方,然以理中丸为汤,宜用于中寒,霍乱,太阴吐利证,厥冷者,宜从《局方》加附子。朮与附为伍时,有附子汤、真武汤意,效能驱内湿,与四逆汤意稍异,四逆汤是以下利清谷为第一目的,此方以吐利为目的也。」

《橘窗书影》曰:「一女子从来患痔疾,脱肛不止,灸数十壮,忽发热衄血,心下痞硬,呕吐下利。一医以寒凉剂攻之而增剧,余与理中汤而渐愈,一医欲以药缓攻,余答曰:『痞有虚实。邪气为痞,宜用疏剂。若胃中空虚,客气冲逆为痞者,攻之有害。古方泻后膈痞者,用理中汤。』又以理中汤治吐血,洵有故也。」

大建中汤之注释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由余之经验,本方证之病者,因屡见腹壁、胃、肠弛缓纵胀,而胃与子宫因而下垂者甚多。上冲皮起出见者,是胃肠蠕动不安之状,隐见于皮表也。有头足上下者,谓被气体充满之肠管,成假性肿瘤状,出没于上下左右也。然仲景此论,谓其发作之剧者,未必通常如是也。

稻叶克礼云:「腹皮胀起,如有头足,譬如推看以袋包树枝也。其痛发时为大寒痛,呕而不能食,上下不可近手,或大便秘,或心胸大寒痛而上冲者。」

时时如蛇或如鳗者游走腹中,其头似痛,尾似患伤,不能延伸之状。诸药无效,其余所患,因人而异,都非此方不能治。

或腹常平稳,发则腹皮如波纹者。或平常按腹无别状,发时忽如块物游走,上下往来,而疼不可近手者。又时如小囊,忽去,来时而痛难忍,忽似在腹中,忽似回于背,来去无定所者。

如上说,其休作有轻重缓急外,变证亦多,故宜就病者自述之。然假令虽有如上述之症状,若不认腹中有寒,即非本方证矣。

大建中汤方

蜀椒6.5克,干姜17克,人参8.5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二勺,去滓,纳胶饴一升,再煎为一合,一日分三回,温服,但胃部有停滞膨满感者,及嫌忌甘味者,饴宜减适量。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腹大痛,呕而不能饮食,腹皮起,如有头足者。」

《方机》本方主治项中曰:「心胸间痛,呕而不能食者。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兼用紫圆)。」

求真按:「此阴虚证而兼用紫圆,非也,不可从之。」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有一男子,年七十余,胸满,心下痛,发作有时,或吐蛔虫,而不能食,伏枕三月许,余与此方,病即愈。」

求真按:「此方能治胃肠神经痛,又能治蛔虫。古方之妙,宜深味之。」

一妇人年三十二,饮食不进,日渐羸瘦,而患腹痛三月许,诸医作血积治,或用药以下瘀血,病渐甚。余诊之,脐旁有块物如张手足,心下及胁拘挛,重按即痛不可忍,轻按即若仿佛,乃作此方与之,病日消而痊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用于蛔虫之心腹痛有效。一女子患伤寒瘥后,腹痛大发,余视其胁下痞硬,与大柴胡及柴桂之类无寸效,于是潜心脉之,寸关洪大,盖因蛔所致,即用鹧鸪菜汤及槟榔鹤虱散,痛犹自若,然病家恳请,不能辞,乃与大建中汤,一帖知,三帖能思食,五帖痛若失。此女腹中虽无大建中汤之定候,然试之如神,故记之以备参考。」

求真按:「以此证为本方无定候,不外腹诊未熟所致,不然,曷得奏此奇效乎。」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小建中汤治里急拘挛急痛,此方治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挟有蛔虫也。」

《千金》作「治心胸中大寒大痛,呕而不能饮食。若饮食下咽,则偏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而痛,不可触近其头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虽与小建中汤方意大异,然因有胶饴一味,建中之意明了矣,治寒气腹痛者,莫如此方也。盖因大腹痛而冲胸有呕状,腹中如块凝结为目的,故诸积痛甚,自下而上者,用之有妙效。解急蜀椒汤,治此方证之更剧者。」

求真按:「解急蜀椒汤,本方中去人参、胶饴,而与附子粳米汤之合方也。此种去加法,后世家之浅见也。」

蜀椒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蜀椒

求真按:「因产蜀者最良,故有此名,其实即山椒也。」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六腑之寒冷。…心腹之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别录》)

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治咳嗽,腹内冷痛,除齿痛。(甄权)

破症结,开胸。…暖腰膝,缩小便,止呕逆。(大明)

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暖脾胃。…杀蛔虫,止泄泻。(时珍)

《本草备要》曰:「川椒,辛热纯阳。入肺,发汗,散寒,治咳嗽。入脾,暖胃,消食,除胀,治心腹冷痛,吐泻澼痢,痰饮水肿。…治阳衰,溲数,泄精,症结(下焦虚寒)。通经,安蛔(虫见椒则伏),杀鬼蛀(最能杀劳虫)、鱼虫毒。肺胃素热者忌服。」

据上说观之,本药为温性刺激的杀虫杀菌药,兼有健胃祛风,解凝利尿作用。

吴茱萸汤之注释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

【注】

方有执曰:「食谷欲呕者,胃寒也。」

山田正珍曰:「『阳明』二字,本当作『中焦』,乃对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谓中焦即阳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阳明耳。食谷欲呕者,胃中虚寒,饮水淤蓄也。吴茱萸温中,生姜逐饮,即此故也。按太阳下篇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由是观之,属上焦者,乃胸中有热之谓,宜与小柴胡汤者也。前一百五十四条为指小柴胡汤以治上焦之方,亦可以为征。」

求真按:「山田氏说甚是。本来此方为阴证之法剂,故其主治为食谷欲呕证,然服之呕反加剧者,非阴证也明矣。所以谓属上焦,暗示其以小柴胡汤为主治也。因本方证是属于内,由下方迫胃;小柴胡汤证是属于外,由上部迫之者,且有寒热之差,但皆有呕证,甚相疑似,判别不易。故师托说本方之证治,以示二方之类证鉴别也。尚有稻叶克礼之《腹证奇览》本方条云:『用柴胡而不能治者,此证间有之,因胸胁苦满,而呕不已故也。然胸胁苦满而呕者,用柴胡而愈。如柴胡证,唯胸满者,是吴茱萸汤证也。』又由亡师之爱儿,濒于危笃,用小柴胡加吴茱萸汤而得奇效观之,能窥其间之秘要故也。然尾台氏所著《类聚方广义》本方条云:『得汤反剧者,益与此方,则呕气自止,但一帖药,二三次服为佳。』此因注家徒执字句解,不能有所知也,学者宜亲验自得,此以本方瞑眩之例证,曲解本条者也,不可妄从。」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以产吴国之茱萸为佳品,故有吴茱萸之名。茱萸,即本名也。呕而胸满者,先呕而后胸满也,则以呕为主证,而胸满为客证矣,与小柴胡汤之胸胁苦满而呕者不同。须切记之,不可失误。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载于少阴病篇,虽属至当。兹因便利而列之,其吐利,手足厥冷者,似于四逆汤证。

刘栋云:「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四逆汤主之。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故吴茱萸汤以吐为主,四逆汤以利为主也,此下利二证之别,不可不识。」

又尾台氏《类聚方广义》本方条云:「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与四逆汤证相似而不同,四逆汤以下利厥冷为主,此方以呕吐烦躁为主,是其别也。又治脚气冲心,烦愦呕逆,闷乱者。」

如上说,其间自有分别。

又张璐本方条下云:「为少阴兼厥阴之候也。」

仲景单称少阴病,其实少阴病兼厥阴病可知。

干呕,吐涎沬,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

【注】

亦载于厥阴篇,然因与前条有连络,故列之。干呕吐涎沫,食谷欲呕者,与呕而胸满之三证,同为水毒由内之下方,迫于肺胃所致。头痛者,此毒更上迫,而侵及头脑之剧证,故仲景欲示此意,不揭于太阴、少阴篇,而载于厥阴篇也。然此头痛,《续医断》云:「证有主客者,即物有主客也,治其主者,而客从矣,故治法宜分主客也。主者先见,客者后出,故吐而渴者,以吐为主;满而吐者,以满为主也。桂枝汤有头痛,有干呕;吴茱萸汤,亦有头痛,有干呕。桂枝汤以头痛为主,干呕为客,故头痛在首;吴茱萸汤,以干呕为主,头痛为客,故头痛在末。凡客者动,而主者不动,此头痛不过是客证,干呕实为主证也,以之可以鉴别其类证矣。」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4克,人参、大枣各2.4克,生姜4.8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肘后方》曰:「一方(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人食毕,即噫醋及醋心。」

求真按:「噫醋及醋心,吞酸嘈杂也。」

《圣济总录》曰:「人参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心痛。」

张元素曰:「吴茱萸汤之用有三:去胸中之逆气满塞,止心腹感寒之?痛,消宿酒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呕而胸满,心下痞硬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食谷欲呕者(方意,以气逆为主证)。吐利(吐泻也),手足厥冷,烦躁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南吕)。呕而胸满者(紫圆)。脚气上攻而呕者(紫圆)。若因水肿而呕者,非此汤所治也。」

《续建殊录》曰:「一某客尝患头痛,痛则呕发,剧时语言不出,但以手自击其首,家人不知其头痛,皆以为狂。先生诊之,腹大挛,恰如引线之傀儡状,盖因头痛甚,有如狂状也,急与吴茱萸汤,二帖,药尽疾愈。」

一人卒发干呕,医与小半夏汤,七日不瘥,声动四邻,于是迎先生。诊之心下痞硬,四肢厥冷,乃与吴茱萸汤,三帖而愈。

一人初患头痛,次日腹痛而呕,手足厥冷,大汗如流,正气昏冒,时或上攻,气急息迫,不能语言,先生与吴茱萸汤,诸证顿除,既而困倦甚,四肢掷席,乃更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数日而瘳。

《成绩录》曰:「一男子,卒然如狂,捧头踊跃,如头痛状,不能言语,干呕,目闭,手足微冷,面无血色,周旋堂中,不得少安。先生与吴茱萸汤,五六帖,痊愈。」

一男子,干呕头痛,胸中?痛,周身微冷,面色青白。先生与吴茱萸汤,数帖,稍缓,兼用当归芍药散而痊愈。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伤寒论》有『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之证,已见于前矣,虽与四逆汤证相同,然四逆汤证,吐利而元气飞腾,手足厥冷,虽烦躁而元阳欲脱,故手足之厥冷,有自底下冷起之气味,且腹软而心下无特别阻塞也。吴茱萸汤之目的,虽云手足厥冷,然不恶冷,且自手指表尖冷起者,四逆之证,自指里冷起,亦烦躁也。又吴茱萸汤证,必心下痞塞有物,宜以此为目的,因此痞塞,阻其上下气血往来之经脉,故手足厥冷也。此证《伤寒论》虽无脉,然两证之脉,当绝,或沉微、沉细之类,故若以脉辨证,虽似相同,实若冰炭也。夏月霍乱吐泻证,吐利后间有手足厥冷,烦躁等证,世医以为吐利后是虚寒证,连进四逆、附子、理中等,反增烦躁,心下膨满痞塞者,非虚塞证也,宜用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之苦味,压心下之痞塞,则阴阳通泰,烦躁已,厥冷回,此余新得之法也。只宜以心下痞塞为标准,手足自指表冷起为目的。此证若黏汗出,而脱阳者,非附子则不治。夏月虽宜出汗,然通身出薄汗者,则宜吴茱萸汤。犹烦躁,厥已回,心下之痞虽开七八,尚有少少之痞不除者,宜《活人书》之枳实理中汤。总之吐下后,心下痞者,枳实理中汤妙,即理中汤加枳实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哕逆有宜此方者,按《外台》曰:『疗食讫,醋咽多噫也。』」

霍乱,不吐不下,心腹剧痛欲死者,先用备急丸或紫圆,继投此方,则无不吐者。若已吐,则无不下者矣。已得快吐下,则苦楚脱然,其效至速也,不可不知。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下降浊饮,故治吐涎沫,治头痛,治食谷欲呕,治烦躁吐逆。《肘后》治吐酸嘈杂。后世治哕逆。凡危笃之证,审因浊饮上溢,而处此方,其效难数。吴昆加乌头而用于疝,此证自阴囊上攻,有刺痛呕恶等证。凡一切上迫者,皆可为目的。又久腹痛,吐水谷者,此方加沉香有效。又霍乱后转筋,加木瓜有大效。」

求真按:「加沉香、木瓜,小策也。」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患梅毒,瘥后,头痛,肩背强急,眼睛时时朦胧。医概为遗毒,连用仙遗粮及汞剂。血液枯燥,胃中空虚,一日,大发呕吐而绝食,心下痞塞,烦躁欲死,众医惊辞。余诊曰:『体本无深毒,因其人惧此病,致医过攻,而生此变。所谓割鸡用牛刀也。先平其胃而下呕逆,或可得其活路。』因作吴茱萸汤加半夏、黄连(官参三分)。二日,呕吐止,食少进。余仍前方不动,某医笑为顽固,连服数旬,头痛、肩背强亦随而愈。」

吴茱萸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吴茱萸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本经》)

利五脏,去痰,冷逆气,饮食不消,心腹诸冷绞痛,中恶心腹痛。(《别录》)

治霍乱转筋,胃冷吐泻腹痛,产后心痛,遍身癣痹刺痛,腰脚软弱,利大肠之壅气,肠风痔疾,杀三虫。(甄权)

下产后之余血,治肾气脚气之水肿,通关节,起阳,健脾。(大明)

治痞满胸塞,咽膈不通。(好古)

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之痰厥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时珍)

《本草备要》曰:「吴茱萸,辛苦大热,有小毒。…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阴毒腹痛(痛在少腹也),呕逆吞酸,痞满噎膈(胃冷),食积泻痢,血痹阴疝,肠风痔疾,脚气水肿,口舌生疮,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利大肠壅气,下产后之余血。然走气动火,昏目发疮,血虚有火者禁用。」

由以上诸说观之,本药之作用酷似于蜀椒,然彼治水毒上攻之力微,而此药则力甚峻也。

干姜附子汤之注释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虽不合太阴病之定义,然本方与甘草干姜汤皆为四逆汤之原方,故载之。其大意:论由汗下误施,表里皆虚,全陷阴证也。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非因瘀血也(因瘀血者,恐昼日明了,至夜则谵语烦躁,或病苦增进也,见二卷小柴胡汤条)。不呕者,无少阳证也。不渴者,无阳明证也。身无大热者,山田正珍云:「身无大热者,谓皮肤之表无翕翕之热也。」如上说,是无表热之谓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干姜附子汤,因汗下误施,致变若是之证也。与甘草干姜汤之烦躁略相似,然彼因误治致病势激动急迫,此病因误治而不加重,又无急迫之证也。唯精气脱甚,所以甘草与附子相易。身无大热一句,以其头面至于四未,可见皆无大热也,此条宜参考栀子豉汤证,以见其异。」

此亦发本条之义者,宜精思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附子各6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外台秘要》曰:「深师干姜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伤寒病,?不止也。」

《和剂局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及一切之虚寒,并皆治之。」

《三因方》曰:「干姜附子汤,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燥热者。」

求真按:「此燥热,所谓真寒假热也。」

《易简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阴证伤寒,大便自利,而发热者,尤宜服之。」

《名医方考》曰:「附子散(求真按:『此即本方之散剂』),治寒痰反胃者。」

《卫生宝鉴》曰:「身冷,脉沉数,烦躁,而不饮水者,此名阴盛格阳,以干姜附子汤加人参半两治之。」

《圣济总录》曰:「附子散,治小儿冻足烂疮。以附子二枚,干姜二两,捣罗为散,入绵中,装如韈。若有疮脓,即以腊月之猪脂涂之。」

《痘证宝笺》曰:「朱子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痘出传风,眼直斜视,牙关紧闭,不可用祛风药,应服此方以解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下利烦躁而厥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烦躁不得眠,脉沉微者。」

四逆汤之注释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方证,《医宗金鉴》云:「若重发汗者,谓不止误服桂枝汤,而更误服麻黄汤也。或复加烧针,劫夺其汗,以致亡阳证具时,则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故又当与四逆汤,急救其阳也。」

若误桂枝加附子证,以桂枝汤发表,至有甘草干姜汤证者,不在此例。更与麻黄汤误汗,复加烧针,夺取正气,因使表里虚乏者,则以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之合方,如本方者应之。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伤寒论》)

【注】

解在太阳病篇桂枝汤条。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尾台氏曰:「按此章意义不明,必有脱误,不可强解。」

是本条有脱文明矣,然《医宗金鉴》云:「『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观太阳篇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虽未下,但脉反沉,故知里寒,必是脱简。

又柯氏曰:「此太阳表证,得少阴里脉也,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差,而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亦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由此观之,则本条当是「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此即真寒假热证也。故里有真寒,而现脉迟,下利消谷,虽表有假热,而使脉浮。此脉浮,表热,不可作为表证也。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伤寒论》)

【注】

张兼善曰:「经言『辈』字者,谓同类之药性,有轻重优劣之不同耳。」

《医宗金鉴》曰:「凡自利而渴者,里有热,属阳也。若自利不渴,则为里有寒,属阴也。今自利不渴,则知太阴本脏有寒,故当温之。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山田正珍曰:「『脏』字,为泛指脏腑而言,注家以为脾之一脏,非也。厥阴篇云:『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今自利不渴,知其里有寒也。…按自利而渴之一证,间有津液内亡而然者,惟其人小便不利,则属虚寒耳。余尝疗不利烦躁,小便不利者,每用四逆辈,屡收全效。若徒以渴为热,以不渴为寒,则为未尽然也。所谓自利不渴,为有寒者,特语其常耳,至于变证,则未必尽然也。」

求真按:「以其脏有寒之『寒』字,有二义,即一为寒冷之意,一为水毒之义,然水性本寒,故所归则一也。又当温之『温』字,亦有二义,即一如字义,一为除水毒也,然去之则自温暖矣,故所归亦一也。全文之意:凡自然下利不渴者,属于太阴病也,内脏因有水毒而寒冷,则选用四逆汤类似诸方,以去此毒,而使内脏温暖者,适当之处置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按本节不说病证,独说脉者,承上三条(求真按:「上三条者,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三条也」)而发。谓少阴病虽有如上三条所述,若脉沉者不可下之,急宜温之也。乃上三条虽名曰少阴,可知其脉不沉矣。再按少阴病之脉沉,乃脉微细而沉也,『微细』二字,含蓄在『少阴病』三字中矣。」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温温』,即『愠愠』,古字通用,当以『愠愠』为正。『膈上』,当作『膈下』,《脉经》第七卷不可吐篇,引此条云:『若膈下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本论劳复篇云:『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太阳中篇小青龙汤条云:『心下有水气,干呕。』合考之,『上』字,当作『下』字也。『复』,『反』也。『少阴病』三字,以始得之无热恶寒而言,谓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心下愠愠欲吐,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其脉弦迟者,此为邪气实于胸中。盖邪实胸中,则阳气为闭,不能通达于四末,是以使人手足厥寒,其脉弦迟也。如是者,当以瓜蒂散吐之,《素问》所谓『因其高者而越之』是也。若下之,则于治为逆,故曰不可下也。厥阴篇第三百六十三条云:『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盖与本节同因而殊证耳,按小柴胡汤之心烦喜呕,黄连汤之欲呕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之食入口即吐者,皆胸中有热也。吴茱萸汤之食谷欲呕者,中焦有寒也。《金匮》大黄甘草汤之食已即吐者,亦由胸中有热也。此条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愠愠欲吐,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为邪气实于胸中,阳气因之而闭,故不论其寒热,以吐达其郁闭也。若其人手足厥冷,不吐饮食,惟干呕者,此为膈下有寒饮,盖因脾胃虚寒,不能转化水浆也,不可吐之,宜以四逆汤急温之,中焦得温,寒饮自散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云云者,疑有调胃承气汤证,故曰不可下也。按『当吐之』之下,脱『宜瓜蒂散』四字。又按《千金方》引此条,『温温』,作『愠愠』,是也。《正字通》曰:『愠,心被郁积而烦愦也。』此条之『温温』,盖谓恶心愤闷状也。又《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使人逆气,背痛,愠愠然。』王注曰:『不舒畅也。』张注曰:『悲郁貌也。』《至真要大论》曰:『愠愠,而复已萌也。』张注曰:『蕴积貌。』合观之,亦可发温温之义矣。」

由此二说观之,可知本条之意矣。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下诸条,本宜载于厥阴篇,本篇所以列之者,因与前记诸条有连带关系也。其意如山田正珍云。内者,腹内也。此证脉微欲绝者,主以通脉四逆汤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大汗出,热不去,是脱汗也。内,腹中也。《脉经》无『又』字。」

由此可知本条之意矣。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成无己曰:「大汗与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一。阳虚阴胜,故生厥逆,与四逆汤固阳退阴也。」

求真按:「此大汗,若因大下利而亡失体液,则致血行微细之结果而厥冷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伤寒论》)

【注】

仲景虽列本条于厥阴篇,反近于太阴病者也。注释详太阳病篇桂枝汤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既云难治,又处以四逆汤,《论》中断无此例,疑非仲景之言。」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下二条,揭于霍乱病篇。本条是论其里寒外热之甚者,不可误以「汗出,发热恶寒」为表证也。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此是虚寒内盛,阳气外脱也。『四逆』之上,脱『通脉』二字。一说云『复利』,当作『不利』,是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既吐且利云云,疑『四逆』之上,脱『通脉』二字。」

求真按:「此二说是也。脉微欲绝者,不外于水毒急迫之剧,则以增量干姜之通脉四逆汤主治之,当然之理也。」

四逆汤方

甘草4.8克,干姜3.6克,附子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医林集要》曰:「干姜附子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者,以及诸虚沉寒等证。」

《济生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者。」

《万病回春》曰:「凡阴证,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下,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者,先用搜熨法,次服四逆汤。」

《伤寒六书》曰:「四逆汤,治脉浮热甚,反灸之,因火必动,咽燥吐血。」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四肢厥逆,身体疼痛,下利清谷,或小便清利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者。下利清谷者。腹拘急,四肢厥冷,下利恶寒者。大汗出,热不去,拘急,四肢厥冷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世医所谓中寒、中湿及伤寒阴证、霍乱等证,若有厥冷恶寒,下利腹痛等,皆宜用此方。又可用于一年或二年,下利清谷不止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霍乱,吐利甚者,及所谓暴泻证而急者,死不崇朝。若仓皇失措,拟议误策,使人毙于非命,其罪何归乎?医者当研究于平素,始可救急而济变也。大汗出,热不去云云,可参考以下诸章。」

霍乱病,虽因外感,盖伤食也,又有挟疝症激动者。其不吐不下,胸腹剧痛者,当先与备急圆、紫圆以吐下之。腹痛闷乱止,而呕不止,药汁不入者,宜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止其呕。吐下后,头痛发热,身疼痛,渴而呕吐,小便不利,脉浮数者,宜五苓散。前证吐利不止,四肢微冷,好热饮者,人参汤。吐下止,大热大渴,烦躁,心下痞硬者,白虎加人参汤。前证头痛,汗出恶寒,身体疼痛,心下不痞硬者,白虎加桂枝汤。干呕不止,冷汗厥逆,转筋腹痛,脉微欲绝者,宜用四逆汤。苟精究攻伐之术,治安之策,不误于施设,而起其可起者,岂难事乎?

四逆汤,为救厥之主方也。然伤寒之热结在里者,中风卒倒,痰涎沸涌者,霍乱未吐下,内犹有毒者。老人食郁及诸卒病闭塞不开者,纵令全身厥冷,冷汗脉微,能审其证,以白虎、泻心、承气、紫圆、走马之类,解其结,通其闭,则厥冷不治而自复。若误认为脱证,遂用四逆、真武,则犹下井投石也。庸工杀人,常坐于此。呜呼!方技虽小,生死所关,若无高才卓识者,难以得其蕴奥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阴证正面之治法,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为主证。其它假热证,有使冷服此方之法,亦近于加猪胆汁之意也。…又此方加乌梅、蜀椒,名温中汤,治蛔厥。」

附子粳米汤之注释

腹中寒,气胀,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金匮》无「胀」字,今从《外台》加之。腹中寒气胀者,腹中寒冷而为无形物之腹部胀满也。雷鸣切痛者,水声如雷鸣,疼痛如切也。胸胁逆满者,自下方向胸胁部气张之谓也。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2.5克,半夏14.5克,甘草2.5克,大枣6克,粳米24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腹中雷鸣切痛,呕吐,恶寒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治恶寒,或手足厥冷,而腹疼痛呕吐者。」

《漫游杂记》曰:「有一壮夫,病梅毒七年,两脚拘挛不起,易医三十余,不愈,因是漫然置之。余偶至其地,亲故来请诊。气色饮食如常,其脉迟缓,腹无他病,唯脐下有一癖筑筑然。余曰:『是疝也。攻湿频年,为药所胁,沉结不解也。』与附子粳米汤,三十日,徐徐而脚伸,时余将去,书方与之曰:『服之勿怠。』一年后,讯来,言服二百日即愈。」

有一妇人四十余岁,下利腰痛,膝胫有时微肿,脉沉结欲绝,微喘潮热,食谷日仅一二盏,腹底有症瘕,摇动则人事不省。余曰:「此下利,由于症瘕,腰间兼有积冷也。」与附子粳米汤,嘱曰:「戒酒色,勿思虑。若由酒色、或思虑而复发者,我不知也,非药之罪也。」服五十余日,病除八九,其夫偶爱一女子,妇人觉之,妒忌忿恚,数日,诸证复发,惶遽请余。余曰:「病因忿恚不散,用药颇难,如使该女子离去,三日后,再与粳米汤可也。」百余日而愈。

《腹证奇览》曰:「下脘以下,绕脐周围,以及胁下、腰间,雷鸣切痛,或呕,或泻者,附子粳米汤证,是寒疝也。必当于腹中腰间,觉有冷气,且心下不痞硬,是其别也。」

求真按:「本方证若有呕吐下痢时,易疑于半夏泻心汤证。然彼为阳证,而心下痞硬,且雷鸣多在脐以上,而疼痛不剧。此为阴证,心下不痞硬,雷鸣多在脐以下,而腹痛剧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孙思邈以此方治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有老工自脱套之手段也。寒气,即水气也。若痛剧及于心胸者,宜合大建中汤,有奇效。疝家、留饮家多有此证。」

求真按:「于前证,用上合方而得奇效。后世家去此合方中之人参、胶饴,名解急蜀椒汤,不可从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用粳米者,主切痛也。《外台》腹痛用秫米一味可征。此方不仅寒疝之雷鸣切痛,且宜于澼饮之腹痛甚者,又《外台》有用于霍乱吐泻者。」

求真按:「粳米不仅主切痛已也。」

《橘窗书影》曰:「一人因过食鱼肉,心腹刺痛欲死,与备急圆,吐利数行,痛稍安,因与黄连汤。一夜,大发呕吐,饮食不能入口,苦闷颇甚,乃使服甘草粉蜜汤,呕吐渐收。后发寒疝,少腹急痛,雷鸣甚,迫于胸中,自汗出欲绝,先与附子粳米汤,若发则兼用大建中汤。数旬,诸证全和,人始苏息。」

一女子十九岁,小腹有块,自心下至小腹,拘急而痛,时时冲逆,而痛甚不可按,默默不欲饮食,脉微细,足微冷。医为郁劳,与药不愈,余曰:「寒疝也。」乃与解急蜀椒汤,服数日,冲逆止,小腹之块稍减,但腹里拘急,饮食不进,因与小建中汤加蜀椒,渐次快愈。

求真按:「用解急蜀椒汤,非也,当用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之合方。」

薏苡附子散之注释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以下六方,虽不合太阴病之定义,然皆属于此类,故载之。

本条之缓急者,吉益南涯曰:「胸痹缓急者(略举胸痹证也。缓急者,所谓喘息咳唾,有休作也)。」

尾台榕堂曰:「缓急者,谓痛有缓急也。《本草纲目?薏苡仁条》引《金匮》作『周痹缓急』,按《金匮?水病篇》曰:『身肿而冷,如周痹状。』今胸痹之痛,有休作缓急者,或一身痹而恶寒,或浮肿疼痛者,用之皆有效,且此方与下方(求真按:『下方,指薏苡附子败酱散也』)皆宜?咀而煮服,更宜参看《灵枢?周痹篇》。」

又如丹波元坚曰:「此缓急,主在急字,非或缓或急之谓也。《史记.仓公传》曰:『无可使缓急者。』《袁盎传》:『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游侠传》曰:『且缓急人所时有。』皆是一时切迫之谓,足以为证。」

浅田宗伯曰:「此方为散,暝眩难堪,煎服治胸痹急剧证。肠痈急现脱候者,亦可用之。」

上可分为甲乙二说,虽不明其是非,然恐以甲说为是,因甲说皆出于实验,而丹波氏以字义为先例也,浅田氏亦然(浅田氏有剽窃癖,此余所以不能深信也)。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附子各6克

上二味为末,一日分三回服。或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中痹,恶寒,或浮肿者。」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与身体麻痹,如隔靴搔痒,或遍身生疣子之类,有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注释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其身甲错者,谓肠痈病者之皮肤,尤其是腹皮,如鱼鳞也。腹皮急者,其腹皮虽挛急,然按之则软,如浮肿状,且腹内无凝结物,其挛急度极微弱也。身无热,脉数者,凡数脉为有热之候,此证无热而现脉数,故曰身无热脉数,而示其为阴证也。此为肠内有痈脓者,凡有以上诸证者,谓肠内有化脓证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7克,附子1.5克,败酱3.5克。

煎法用法同前,小便当下。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一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者。」

鹤台先生《腹证图录》本方条曰:「如图,腹胀,似属胀满,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此证间有之,若方证不相对,即经年亦不治。一妇人二十七岁许,患此证已三年,诸医术尽。后请余治,乃往诊之。腹满,身重如孕,虽不敢卧,然心烦而不能步行。余因术未熟,故见腹坚满,误以大承气汤攻之,无效。因转与大柴胡,凡半年,亦无效。病家怃然谓余曰:『足下常以古医道自负,而治吾妇病如此,其无效将如何?』余闻之,愧言行不能一致,于是告师霍先生。先生乃往诊察,责余曰:『汝术未娴,故后有病者乞治,必须告我。今此腹证大误,汝犹不知,投以峻剂,使病者受苦,至不仁也。夫大承气汤之腹证,坚满按之有力,且腹底有抵抗。又大柴胡汤证,胸胁苦满,腹实,少有拘挛。今病者虽腹满,按之濡,且腹底无力,身甲错,腹皮急,此即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正证也。而汝所投之药方,孟浪甚矣。』余惶恐谢过,慎与薏苡附子败酱散,不满二旬而愈。呜呼!先生之腹诊术,可谓微妙矣。于是诊察病者,必告先生,朝夕受教。自东洞先生复古后,霍先生娴其术,以传于余,可谓大幸矣。后治此病八九人,咸得速效。后有人以余称『古方家』,来舍多以古书试余,然不才惟学《伤寒论》耳,因侮余甚。一日,问余曰:『鹅掌风,何以治之?』答曰:『余未知名鹅掌风者。』因问其故,曰:『手足皮痒,俗称“水虫”者。』余曰:『虽言其外状,然须按其腹证,方可言方药。』其人许诺,且云:『我治此证,百发百中也,足下不知,可传之。』翌日,引病人来,余乃候其腹,曰:『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也。』其人大叹息曰:『我之奇方即此也,世医知者鲜,初谒足下时,疑为大言者,今知误矣。』后属余门下,问医事,颇努力。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兼治遍身有疮疖,如癞风,肌肤不仁,不知痛痒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与大黄牡丹皮汤同为治肠痈之方,有轻重浅深之分,不俟论矣。彼云小腹肿痞,痛如淋;此云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彼云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云身无热。彼云脉迟紧;此但云数。可见证有轻重,而毒所结亦有浅深也。肠痈可针者,当认肌层甲错处入针。若犹豫旷日,则腐溃蔓延,脓自脐孔出,荏苒而不愈,或致不起也。审断脓之浅深,其浅者,速入针为要。『肠内』二字,宜活看。」

《方伎杂志》曰:「一女子十九岁,乞诊,视之。病人云去年麻疹后,各处皆痛,如痛风然,治疗之,止发无定,迁延之间,水气出而腹痛甚。又更医,医云:『误治矣,决不能逐水气,务宜先以补剂补元气,复精力,则水气自治矣。』虽服其药,自觉精神日衰耳。诊之,自腹迄于面部四肢皆肿,小腹之右方底部有酿脓之情形,谓之曰:『若取其脓,十日亦恐不保。』病家惊而吐舌,谓前医未有言有脓者,但以补元气,逐水气为治。于是频乞用针。谓之曰:『余知即用针于一月后,恐出脓后十日亦不能保,然死生数也。』故以铍针下寸许,则脓吹出,于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疮口插入如细笔管者,下盛以杯,虽日日出瘀脓,但精神渐脱,十一日而毙。此皆因医者辨证不明,含糊治疗,致病毒增剧,或变化为他证,而成不治者,医杀之也,岂不可叹哉?」

《橘窗书影》曰:「一人年六十余,少腹凝结,觉微痛,小便淋沥而不通快,若步行则小腹挛急,苦于汗出,身无寒热,饮食如故。邸医以为寒疝,或为淋毒,疗数旬,无效。余诊曰:『肠间有一种垒垒然之凝固物,然无疝块,无积聚,按之濡活,似肠痈状。宜温和之,以观其进退。』因与归建中汤,以温启熨熨脐下,四五日,脐中忽突出赤色,其夜,脐中喷出白脓一合余,即投薏苡附子败酱散,二三日,脓尽,小腹之块若失。」

败酱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败酱根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咸而微寒。」权曰:「辛苦微寒而酸。」时珍曰:「微苦带甘」)。

【主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产后痛。(《别录》)

治毒风?痹,破多年之凝血,能化脓为水,止产后诸病,腹痛,余疹烦渴。(甄权)

治血气心腹痛,破症结,催生,落胞。血运,鼻衄,吐血,赤白带下,赤眼障膜,弩肉,聤耳,疮疖,疥癣,丹毒。排脓,补瘘。(大明)

由此观之,则本药为消炎、解凝、排脓性之利尿药,而带有驱瘀血作用也。

天雄散之补遗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证治篇》)

天雄散方

天雄、龙骨各6克,朮16克,桂枝12克。

上为细末,以酒一回2克许,一日三回服用。或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回分服,不知,稍增之。

有此方而无证,其用途不明。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失精,脐下有动,上冲恶寒,小便不利者。又按:『失精家小便不利,脐下有动,或恶寒,或冲逆者主之』。」

是以本方以此说为主目的,参照他说运用之可也。今录东洞翁之论据如下。

《药征》曰:「天雄散,《金匮要略》载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后,而不载其证。李时珍《本草纲目》曰:『此仲景治男子失精之方也。』然则旧有此证,而今或脱也。『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下,当云『天雄散亦主之』。以余观之,时珍之见,岂以朮附为治失精梦交乎?此则观于《本草》可以知之。盖失精梦交,水气之变,故以朮为主药也。」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老人腰冷,小便频数,或遗溺,小腹有动者。阴痿病,脐下有动,或小便兼白浊者,严禁入房。服此方不过一月,必有效。作汤用反良。」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属阴寒者。一人常苦阴囊冷,时精汁自出者,此方为丸药,长服而愈。」

芎归胶艾汤之注释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尾台氏着《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条当做四段读,曰漏下也。曰半产后,续下血不绝也。曰妊娠下血也。曰妊娠腹中痛也。《金鉴》曰:『胞阻者,胞中气血不和,阻其化育也。』」

然则本方为主治子宫出血之颇甚者。流产后恶露虽尽,尚续,子宫出血不止者。妊娠中子宫出血者。妊娠中腹内疼痛者。胞阻者,子宫内有阻碍也。

芎归胶艾汤方

芎藭、阿胶、甘草各3.5克,艾叶、当归各5.5克,芍药7克,地黄11克。

上细锉,以水、酒各一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但用水煎加酒服亦可。又忌酒者,水煎亦可。

芎归胶艾汤之腹证

因方中有芍药、甘草,腹诊上虽认为腹直肌挛急,然与由于其它原因者不同。若因于瘀血者,则其挛急限于左侧,故虽似于桂枝茯苓丸证,然不如彼有桂枝,故无上冲之候。无茯苓,故无心悸,心下悸,肉?筋惕证。又与彼有桃仁、牡丹皮异,而含有芎藭、当归、艾叶,故彼治比较的实证性瘀血,而此主阴虚性瘀血也,故腹部之实状不如彼,一般软弱无力也,脐下虽有瘀血块,亦软弱微小也。虽然,因有地黄,则烦热着,且有脐下不仁证。有阿胶,为治脱血颇有力也。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漏下腹中痛,及吐血、下血者。按凡治吐血、下血诸血证者,男子与妇人无别。」

求真按:「余之经验,本方主治吐血,不如主治下血也。」

《方舆輗》本方条曰:「妊娠下血一应者,任其下可也。如不止,名曰漏胞。此证恐将胞干子死。又妊娠中有忽然下血者,不速治,必致坠胎。以上二证,虽缓急异势,皆宜芎归胶艾汤,且此汤不仅下血,妊娠杂证效用甚多。《千金》卷三,妊娠诸病篇引曰:『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顿仆失踞,胎动不安,伤损腰腹而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方。』又数坠胎者,吾师以此为保孕之药。」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伤胎、坠胎者,虽如二说,若无如上之腹证,不可轻用之。」

假令妊娠腹中痛,因下血而腹痛者,此证用胶艾汤。《千金方》已注明矣。

求真按:「本方治下血有腹痛,无论矣。即不下血,而有腹证时,亦能主治腹痛,不可偏执。」

明.薛立斋曰:「大产(求真按:『生理的分娩也』),如栗熟自脱。小产(求真按:『流产也』),如生采之,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半产后,所以有下血不绝证也,然大产后亦有下血不绝者。凡治血须看其色,紫色为旧瘀血,任其下可也。红,新血也,亟宜止涩之策。然紫者已尽,红必继之,红尽则淡,势必然也,宜斟酌治之。血如屋漏水,沉黑不红,或时来时断,或如水,或有块,淋沥不休者,虚候也,不可误与寒凉之药。如脉浮脱,宜用附子,此方载于《千金》卷三,名大胶艾汤。方后云:『治妇人产后,崩伤,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者之神方。』主治详明,却超原论。」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孕妇颠踬,胎动冲心,腹痛引腰股,或胎觉萎缩状,或下血不止者,宜用此方。胎不殒者,即安,若胎殒者,即产。治肠痔下血,绵绵不止,身体萎黄,起则眩晕,四肢无力,少腹刺痛者。若胸中烦悸,心悸郁结,大便燥结者,兼用泻心汤、黄连解毒汤。血痢不止,无腹满热实证,唯腹中挛痛,唇舌干燥者,此方间有效。」

求真按:「腹痛引腰股,或觉胎有萎缩状,身体痿黄,起即眩晕,四肢无力,腹满无热实证者,为用本方之眼目,宜精思之。」

妇人妊娠,每有堕胎者,有每产不育者,此证始终宜服此方。更能于五月以后,严慎枕席,可免不育之患。若浮肿,小便不利者,宜当归芍药散。

求真按:「习惯性流产之原因颇多,若无上记之腹证,不可用本方。」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止血之主药,故不仅用于漏下、胞阻也。《千金》、《外台》用于妊娠跌仆伤产,及打扑伤损,及诸失血。又《千金》之芎归汤、《局方》之四物汤,虽皆祖于此方,然其妙效,在于阿胶之滋血,艾叶之调经,加以甘草之和中也。是以先辈之四物汤,可谓板滞不灵矣。」

芎藭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芎藭根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求真按:「筋挛缓急者,筋肉之挛缩,或急,或缓也」),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本经》)

除脑中之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涕唾多,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去内寒。(《别录》)

腰脚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甄权)

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血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衄血,溺血,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血。(大明)

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时珍)

《本草备要》曰:「川芎,辛温,…乃为血中之气药。助清阳,开诸郁,润肝燥,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搜风,散瘀,调经,止痛。治湿气在头,血虚头痛,腹痛,胁风,气郁,血郁,湿郁,血痢,寒痹,筋挛,目泪,涕多,及痈疽疮疡,男妇一切血证。然香窜辛散,能走泄真气,单服、久服,使人暴亡。」

由以上诸说观之,本药为温性强壮药,有去贫血性瘀血之特能。

当归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当归根

【气味】苦温,无毒。(杲曰:「甘辛温,无毒。」)

【主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本经》)

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别录》)

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止崩中,补诸不足。(甄权)

治一切风,一切气,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大明)

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时珍)

主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气逆里急,…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

《本草备要》曰:「当归,甘温,和血。辛温,散内寒。苦温,助心散寒。…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血和则气降),…澼痢(便血曰澼),头痛,腰痛,心腹诸痛(散寒和血),风痉无汗,痿痹症瘕,痈疽疮疡,…气逆里急,…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及妇人诸不足,一切血证,阴虚阳无所附者,润肠胃,泽皮肤,养血,生肌(血旺则肉长),排脓,止痛,…使血气各有所归,故名。」

如以上诸说所示,本药之作用殆与芎藭无异,然强壮作用则胜之,此其别也。

艾叶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气味】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别录》)

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弘景)

主衄血下血,脓血痢。任用水煮,及丸散。(苏恭)

止崩血、肠痔、血搨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捣汁饮,治心腹一切冷气鬼气。(甄权)

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大明)

治带脉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

温中,逐冷,除湿。(时珍)

《本草备要》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太、少、厥),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安胎。治吐衄崩带、腹痛、冷痢、霍乱转筋,杀蛔,治癣(苦酒煎服),灸之能透诸经,治百病。血热病者禁用。」

由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为温性收敛性止血药,兼有强壮作用矣。

当归芍药散之注释

妇人怀孕,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怀孕者,妊娠也。?痛之?,缓缓之义也。妇人妊娠,腹内挛痛者,虽以本方为主治,然此证未必皆以本方为主治。恐「腹中?痛」之上,省略「其证」之二字。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妇人腹内有诸种之急痛者,以本方为主治也。然此证未必皆以本方为主治,亦恐省略「有其证」等字。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芎藭各1克,茯苓、朮各1.3克,泽泻2.3克,芍药4.8克。

上为细末,一日三回分服,或增量二倍以上,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但腹痛不剧,无下痢者,不增量芍药。

当归芍药散之腹证

仲景不过示本方宜用于妇人之腹痛,然本方用途不如是少也。苟有腹证,不论男女老少一切之病证,皆可用之,实一日不可缺之要方也。余由经验归纳之,本方类似芎归胶艾汤,其主治亦相似。所异者,彼有当归、川芎之外,因有地黄、阿胶、艾叶,故止血作用颇有力,此仅有当归、芎藭,其作用比较的微弱也。然反于彼而含茯苓、朮、泽泻,故有治冒眩、心悸、心下悸、肉?筋惕、小便不利之特能,是以本方能奏效于脑、神经、肌肉、心、肾、子宫等疾患也,腹证亦相酷似。然此证本因水毒停蓄,故腹部稍软弱而胃内必有停水,且他体部亦得认为停水之候,此其别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曰:「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常服之则通畅血脉,痈疡不生,消痰,养胃,明目,生津。」

【注】此血晕,脑贫血也。崩中,子宫出血也。消痰,去胃内停水也。明目,治弱视也。

《元和纪用经》云:「本为六气经纬圆,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邪热、温瘴、时疫。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药,后仲景增减之(求真按:『增减用量也』),为妇人怀孕腹痛之本方。」

【注】补劳,本方治肺结核疑似证也。使润泽容色者,此方治贫血之结果也。而陈言谓退邪热,散温瘴、时疫,然由余之经验,本方解热作用不显著,仅能治有微热耳,此说不可妄信。

《续建殊录》曰:「某人患腹痛,来谒先生。自手按其腹,良久,曰:『余得斯疾,医索四方,吐下针灸,无不极尽其术,然百治无效,迁延七年矣,今请公赐诊,虽死无怨。』先生诊之,自脐旁至胸下,挛急?痛,日夜无间,乃与当归芍药散,三日,沉疴顿去。」

求真按:「吾国用此方,殆自南涯氏始。余用之者,亦氏治验之赐也。」

妇人年二十三,左脚挛急百日许。一日上攻,吐而不能言语,医作脚气治不效。先生诊之,胸腹有动,自小腹至胸下挛急,小便不利,乃作当归芍药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之煎剂」)与之。二帖,上攻稍弛,言语复常,腹痛依然,因与硝石丸(求真按:「是大黄芒硝之丸方也)」。食顷,二便通快,尿色如血,诸证渐除,月余痊愈。

求真按:「自小腹至胸下挛急,是左腹直肌挛急也。尿色如血者,瘀血自泌尿器排泄之证。」

一妇人足趾疼痛,不得步行。一日,腹中挛急,上冲于心,绝倒不知人事,手足温,脉数,两便不通,与当归芍药散,小便快利,色如血,诸证顿除。

求真按:「是仲景所谓厥阴病,即脑贫血之剧者。」

《成绩录》曰:「一男子,腹痛七年,上迫胸背,请先生治,与当归芍药汤,服十五六帖,下黑血而愈。」

一男子,六七年来,病腹痛,汤液丸散,镵石蹻引(求真按:「镵石,用于治疗之砭针也。蹻引,与导引同,按摩也」),无所不至,未见小效,遂来求治。先生诊之,腹中挛急,不能俯仰,痛引胸背,其腹如刺,胸背如啮,与以当归芍药汤,时调下消块丸,以渐而愈。

一人病鼓胀,一医以大黄剂攻之,其胀自如,短气腹痛倍于前日。先生诊之,胀自胸肋起,波及于心下、小腹,其气沸腾抢胸,势如激波,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咳,或眩,饮食如平日。使塾生诊之,皆曰:「其治一在大黄、芒硝。」先生与以当归芍药散,告曰:「若日散莞蓄之气,疏滞瘀之血,则病必愈。」病者买药去,服之三日,泻下数回,约去水五六升。数日,胀减半,然迫气未除,仍用前方兼消块九,未几而愈。

求真按:「实证有虚候,虚证有实候。若不达自得之域,则往往易失正鹄,学者不可不勉焉。」

一妇人,日食三十余次,每食不过一二口,脚以下不遂,已二年许,胸下挛急,时迫心下,先生与以当归芍药散而愈。

一男子,眩而不能立,胸下急痛,肩背强,大便秘结,饮食如故,先生投以当归芍药汤,诸证顿治。

求真按:「肩背强急,必非葛根汤之主治可知。」

一贾人,当行路时,人误踏其足,遂为跛躄,众皆以为脚气。因延先生诊之,无短气倚息证,腹痛上迫,时时上窜,神气将乱,乃用当归芍药汤,小便通快,色如皂角汁,躄亦随愈。

《险证百问》曰:「两脚或一脚,乍大酸痛,不能步行,如是凡二三日,或十日许,用药即止,不用亦止,然或每年一二发,遂成沉疴矣。师曰两脚或一脚,大酸痛云云。…顷有一妇人患此证,不能步行,数月遂痛近胸腹,而腹挛痛,饮食俱吐,小便不利,唇口干燥,气息短迫,人事不知,自心下至小腹,手不可近。医以为脚气,投药数剂无寸效。余诊之,胸中无动悸,短气有缓急,非脚气冲心证也。乃以当归芍药散,作汤液与之,服三帖,痛退,腹中雷鸣,小便快利,其色紫黑,忽知人事,好饮不吐。翌日,腹满,大便不通,兼以消块丸,大便下黑血,腹满顿退。服煎剂十余日,行步如常。」

《青州医谈》曰:「当归芍药散之腹候,脐旁有拘挛,其痛推右移左,按左移右,痛彻心下或背之七八椎也。」

求真按:「青州氏为南涯翁之门人,故于仲景学说多有心得,虽未可悉从,然其言可味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妊娠,产后,下利腹痛,小便不利,腰脚麻痹无力者,或眼目赤痛。若下利不止,恶寒者,加附子。若不下利大便秘者,加大黄。」

求真按:「下利不止,虽恶寒者,不可轻加附子。」

有妇人经断,已三四月。诊之,腹中挛急,胎不应手,或腹中?痛,类于血瘕,孕否难决者,用此方加大黄,则二便快利,不过十日,腹中松软矣。若怀孕者,胎气速张。又怀孕已累月,胎萎缩不长,腹中拘急者,亦宜此方。

妇人血气痛,小便不利,有宜此方者。

求真按:「妇人之胃及子宫痉挛,有宜用本方者,多奇效。」

眼目赤痛证,其人心下有支饮,头眩涕泪,腹拘挛者,又宜此方。

求真按:「此眼赤痛证,只赤痛流泪耳,非炎证之剧者可知。」

脱肛肿痛,出水不止者,有奇效。

求真按:「脱肛若为胃肠肌弛缓之一分证,即水不出来者,亦可用本方,有奇效。」

黄土汤之注释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主吐血、衄血。(《金匮要略》)

【注】

消化器或泌尿器之出血,先有大小便,而后出血者,为由深部之出血,以本方为主治也。然出血不问自深部或浅部,若存下记之腹证,皆可用之。余尝用本方,治痔出血也。治吐血、衄血、血尿、子宫出血,亦然。

黄土汤方

甘草、地黄、朮、附子、阿胶、黄芩各5克,灶中黄土12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黄土汤之腹证

本方证,因里虚而阴阳相半,故腹部软弱无力。心脏及腹部大动脉虽虚悸(黄土证),心下虽痞满(黄芩证),然脐下不仁而无力(地黄附子证),外表则烦热、恶寒,或烦热(地黄证)与恶寒(附子证)交互,四肢,殊以手掌足跖烦热厥冷交代,尿利减少(地黄、朮、附子证),泻下颇易,殆常现诸种之出血(地黄、阿胶、黄芩、黄土证),概在诸病之经过中或出血持久后致成此证者,故一般有贫血衰弱之候,脉亦准之多沉弱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本方主治曰:「下血,四肢不仁,或冷痛者。下血,手足烦热,心烦,不得眠者。吐血、衄血,若有前证,则以此汤主之。」

《续建殊录》曰:「有一妇人,两脚酸痛,自腘至膝膑,见紫色筋,妇云:『有时脐下悸,上突胸间,剧则精神变乱,此时紫色处倏隐倏现。』先生使服黄土汤,因是下血,而苦疾全解。」

求真按:「止血剂反变驱血剂,可谓神妙矣。」

《成绩录》曰:「一男子,年二十余,喘咳数日,时时咯血,胁下结硬,旁有动。先生诊之,与黄土汤。四五日,血止,咳未解,乃与小柴胡汤,诸患已愈。后复发咳,于是作芩甘姜味辛夏仁汤与之而愈。」

求真按:「与小柴胡汤,误治也。」

一男子,久咳数月,胸中痛,时少吐血,巨里动甚,微盗汗出,且下血亦二三次,面无血色,羸瘦骨立。先生与黄土汤兼赤石脂散而愈。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妇人崩血不止,男子下血久久不愈,面色萎黄,掌中烦热,爪甲干色(求真按:『干色,恐为褪色之误』),脉数胸动,或见微肿者,得效。是禁血之剂,不可漫投。」

求真按:「一切方剂,不可漫投,况附子剂乎。」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舌色刷白,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又治脏毒、痔疾,脓血不止,腹痛濡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日渐羸瘠,或微肿者。」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伤寒数日不解,一日,下血数行,或如豚肝,或时漆黑,数块脱下,四肢厥冷,汗出喘鸣欲绝。余与黄土汤,下血止。」

一妇人,暑疫数日不解,虚羸烦热,脉微细,手足微冷,不能饮食,仅啜米饮少许耳。…元气稍复,食少进,一日,下黑血过多,舌上干燥,而身发热,精神恍惚,殆至危笃。余作黄土汤使服之。一昼夜,下血止,精神爽然矣。

求真按:「上二治验,为肠伤寒之肠出血之剧者。然本方有如是之速效,西医以为何如?」

黄土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伏龙肝,(重涩。调中,止血,燥湿,消肿)。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痈肿(醋调涂),催生,下胎,为釜心多年之黄土。」

《腹证奇览》曰:「有传欲得黄土之真物,须由山野僻地之民家,以不杂他土之生土作灶,烧用不断。凡廿余年,其色紫者,水干七次,去砂石灰,澄清用之。上黄土一味,名龙肝散,功能如下。

龙肝散之功能,可用于心痛、反胃、中恶等证。腋臭,小儿脐疮,频涂亦可用之。小儿重舌,和醋涂。又产后恶血攻心而痛者,以酒服二钱。崩漏带下,吐血咳血,及催生,下胞衣,有大效。」

子玄子《产论》曰:「病候曰逼心下,呕吐者,治法曰以虎翼饮、伏龙肝汁煎服。」

一妇临月,呕吐不止,请子为之,且说以坐草,子先与伏龙肝汁,不复呕矣。

由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为温性收敛药,有镇呕止血之特能。

少阴病篇

少阴病之注释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但』字之下,脱『恶寒』二字,宜补之。因原文所说『但』者,示无他事之辞也,如『但头汗出,余无汗』、『不恶寒但热』、及『温疟身无寒但热』等语可见。少阴病岂得以『但欲寐』之一证尽之乎?若以『但欲寐』为少阴病,则所谓『太阳病十日已去,脉微细而嗜卧』者,亦名少阴病耶!其为缺文也明矣。但恶寒者,所谓无热恶寒者是也。故麻黄附子细辛汤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通脉四逆汤条云:『少阴病,反不恶寒。』可见无热恶寒,乃少阴之本证也。凡外邪之中人也,其人属实热者,则发为太阳;其人属虚寒者,则发为少阴。寒热虽不同,然均是外感之初证耳。故太阳篇辨之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二『发』字是示其初证也。今邪从虚寒之化,故其脉微细,但恶寒而欲寐也,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求真按:『山田氏谓麻黄附子甘草汤者,云少阴病有表证之处也,非谓治少阴病之全体也,不可误之』)。」

上说甚是,本条宜作「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恶寒欲寐也。」故假令一切之病证,苟有此证候时,皆宜作少阴病而施治之。以下所载诸方,亦不外此义,然其证剧者,不无兼发厥阴病,不可忘之。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伤寒论》)

【注】

本条似非仲景之正文,然能示少阴病之病形,故列之。凡阴病者,为新陈代谢机能之沉衰,若此病渐达高度时,更使其机能衰减,因使尿中少固形成分,故尿中清白也。

附子汤之注释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注】

《医宗金鉴》曰:「背恶寒者,为阴阳俱有证。如阳明病,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白虎加人参汤证也。今少阴病,但欲寐,得之二三日,口中不燥而和,其背恶寒者,乃少阴阳虚之背恶寒,而非阳明热蒸之背恶寒也,故当灸之,更主以附子汤也。」

魏荔彤曰:「『少阴病』三字中,含有脉沉细而微,与但欲寐之见证,却不发热,只该背恶寒,此为少阴里证之确据也,全篇亦视此句为标的。」

求真按:「二说虽俱是,然口中和者,是味觉与平常无异也,宜附加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注】

太阳病之身体骨节痛,必脉浮。今虽身体骨节痛,然手足寒而脉沉,则以少阴病之本方为主治也。

附子汤方

附子5克,茯苓、芍药各7克,人参5克,朮9.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曰:「附子汤,治身体挛痛,小便不利,心下痞硬,或腹痛者。」

求真按:「治身体挛痛者,附子芍药朮也。疗小便不利者,附子茯苓朮也。医心下痞硬者,人参作用也。」

附子汤方是真武汤之去姜加参者也。真武汤条下有心下悸、头眩、身?动证,则此汤证有脱证也明矣。

求真按:「本方虽不可无心下悸、头眩、身?动证,然不过是客证,故仲景不言及之。」

《方机》本方主治曰:「脉微细,其背恶寒者,身体痛,手足冷,骨节痛,脉沉者(应钟),身体痛,小便不利(仲吕),心下悸,或痞硬者。」

《成绩录》曰:「一男子两脚疼痛,不得屈伸,手足寒,腹拘挛,食颇减,羸瘦尤甚,时时痔血二三升,他无所苦。先生与附子汤,疼痛退,拘挛缓,食亦进,能行步,唯有痔血,乃投黄连解毒散而止。」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僧年三十六,请余诊治,曰:『贫道二十前后,患淋疾二三年,愈后诸证杂出。此后腰下冷,如在冰雪中,虽盛夏,须覆重絮,每发时心腹?痛,而手不得动,腰脊痛,痉而不得反侧,甚则不能息,又忽忽少气,终夜不安席,大抵每夜必发,且自幼即有痔漏,自初患至今,经十四年矣。』余诊以心下悸,痞硬,腹皮拘挛,乃使饮附子汤及平水丸,时时以紫圆攻之。服半岁许,诸证痊愈。」

一妇人,年五十余,患胸痹,饮食无味,身体尪羸,半岁许不愈。余诊之,心下痞硬,心悸,小便少,即作人参汤及三黄丸使饮之,二十余日未见其效。病者欲速,乃更他医。医视之,率尔灸脐旁,忽心腹切痛,下利数十行,臭秽不可近,殆至欲死。于是复召,余乃以大承气汤下之。五六日,诸证顿退,饮食倍前。七八日,小便不利,遍身浮肿,心下痞硬,腹皮拘挛。余又用附子汤及平水丸,三十日,诸证痊愈。

一十岁儿,脊梁曲而伛偻,两脚挛急不能起,已二年矣。余以此方及紫圆使饮之,两月痊愈。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水病,遍身肿满,小便不利,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身体痛,或麻痹,或恶风寒者。」

《金匮?妊娠病篇》曰:「妇人妊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张,腹痛恶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按扇,扉也。《正字通》曰:「户之开合,犹如鸟羽之翕张,故从户从羽。」今验之妊娠六七月间,小腹时时缩张而为痛者,多发热恶寒,小便不利。若用附子汤、当归芍药散,则小便快利,胀痛速瘥。又按「愈张」者,恐为「翕张」之误,此条似张氏之口气,用之即有效,学者试之。

真武汤之注释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擗地』二字,诸说纷纭。按…《字典》云:『擗,音僻。』《类编》:『仆也。』《正字通》云:『?与辟通。』又《字典》「擗」字注云:通做「辟」,合考之,「?」、「擗」、「辟」三字通用,所谓擗地者,即?地也。盖字以音为本,形则亚之。若音既同则互相通用,而不泥于字义。又按《脉经》作『仆地』,字异而义同。《宋版》注云:『擗,一作僻。』是亦同音,故通用耳。…此条谓太阳病,以麻黄、青龙辈大发其汗,其人充实者,当汗出复常矣。若虚弱者,汗出,表证罢,病仍不解,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欲仆地者,此因汗出多亡阳故也,虽有发热,非表不解之发热也,乃虚火上炎之发热也,即后世所谓真寒假热者是也。心下悸者,胃阳虚,水饮停蓄也。头眩者,头中之阳虚也。《灵枢?卫气篇》所谓「上虚即眩」是也。身?欲仆者,经中之阳虚也(求真按:『头眩,身?欲仆者,由阳虚者无论矣,然水毒之侵袭与大有力焉』),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条所谓『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是也。此为表里上下俱虚之候,故与真武汤以复其阳,行其水也。」

求真按:「患太阳病者,身体虚弱或误发其汗,或身体壮实因误汗,虽汗出病犹不去,病者续发其热(此非表证之发热,少阴之发热也),心下悸,身体亦肉?筋惕,震颤而欲倒地上者,为表里俱虚。若已陷于少阴者,则以本方为主治也,与『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相似。而有阴阳虚实之别,不可误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

【注】

尾台氏曰:「《玉函》『或小便利』,作『或小便自利』。按『或下利』者,当作『或不下利』,否则与上文『自下利』语不相应故也。或下四证,亦皆为本方所治也。」

此说是也。「或」以下,宜看作「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不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余不及解。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2克,朮7克,附子3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伤寒绪论》曰:「不得眠者,皆为阳盛,切禁温剂。惟汗吐下后,虚烦,脉浮弱者,因津液内竭,则当从权,用真武汤温之。」

《医史?撄宁生传》曰:「宋可与之妻,暑月身冷,自汗,口干,烦躁,欲卧泥水中。伯仁诊其脉,浮而数,内之,豁然而虚数。曰:『…此为阴盛格阳,得之于饮食生冷,坐卧风露者。』煎真武汤,使冷饮之。一进汗止,再进烦躁去,三进而平复如初。」

《易简方》曰:「真武汤,不惟阴证伤寒可服。若虚劳之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皆宜服之,因易名为固阳汤。」

求真按:「虽虚劳之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然不认为阴证,则不可漫然服本方。」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下悸,身?动,振振欲擗地,腹痛,小便不利,或呕,或下利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腹痛(消块),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咳,或呕者。心下悸,头眩(应钟),身?动,振振欲擗地者。舌上干燥而生黑苔,口中有津液,身热,头眩,手足振振,或下利者(紫圆)。」

求真按:「阳证舌之黑苔,以舌上干燥,口中亦干燥,而决无津液者。阴阳虚实,宜判别之。」

《成绩录》曰:「一僧年三十许,胸中烦闷数日,吐下黑血,诊之脉沉微,腹满,小便难,手足浮肿,沉重不仁,大便日二三行,默默不欲饮食,食即停滞胸间,入腹则气急,腹满殊甚,其状如世所谓黄胖病者。先生与真武汤,百患悉治。」

一妇人腹痛,硬满挛急,时时发热,小便不利,手足微肿,微咳,目眩已百余日。一医投大柴胡汤,诸证日甚,热亦益炽。先生诊之,与以真武汤。一二日,热退利止,经五六日,小便快利,而肿随去,食亦渐进,腹已不痛,目亦不眩,但硬满挛急如故,兼以当归芍药散,诸证痊愈。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一男子,年四十二,患下疳疮后,左半身不遂,手足颤掉,欲掷地,且兼发痫,十日五日必一发,食时使人代哺之,仰卧蓐上已三年矣。余诊之,自小腹至心下硬满,心悸而拘挛,乃作此方及三黄丸与之,时时以备急圆攻之。服一月,痫不发。又作七宝丸服之,每月一次,凡七次而痊愈。」

求真按:「自小腹至心下硬满者,即右腹直肌挛急之谓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痿躄病,腹拘挛,脚冷不仁,小便不利,或不禁者。腰疼,腹痛,恶寒,下利日数行,夜间尤甚者,此称疝痢,宜此方。又久痢见浮肿,或咳,或呕者,亦良。产后下利,肠鸣,腹痛,小便不利,肢体酸软,或麻痹有水气,恶寒发热,咳嗽不止,渐成劳状者,尤为难治,宜此方。」

《方伎杂志》曰:「某人年四十,乞诊云:『二三年来,气分非常不舒,而食无味,夜不安眠。』诊之,面色青黑,一身无滋润气,少有水气,舌色刷白,声嘶息迫,脉不浮不沉,但无力如绵,所谓游魂行尸状,重患也。余说明之,使病人有所觉悟,先与真武汤。半岁许,少有气力,息迫亦缓,声音渐出矣。冬月腰痛,自脚至少腹麻痹而息又迫,转八味丸料,通计一年而全快。因思纵令难证,而尽力治之,亦有得效者,医人之于术,不可不勉焉。」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内有水气为目的,而与其它附剂不同。此因水饮,心下悸,身?动,振振欲擗地,或觉麻痹不仁,手足牵引,或水肿,小便不利,其肿虚濡而无力,或腹以下有肿,而臂、肩、胸、背羸瘦,其脉细,或浮虚而大,心下痞闷,而饮食无味者。或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用之有效。方名宜从《外台》,及《千金翼》,作玄武也。」

《橘窗书影》曰:「一人旅行后,婴瘟疫,医疗之,数十日不解。微热,水气,脉沉微,四肢微冷,精神恍惚,但欲寐。余诊曰:『病在少阴。』因与真武汤加人参,二三日,精气大复,微热已解,而食大进,调理数旬而愈。余每逢此等证,不论热之有无,与真武加人参,每每奏效。或难曰:『异于仲师之旨也。』余曰:『唯认其为少阴病,与真武汤、附子汤等之正方耳,况发热一证,真武汤中具载耶!』」

一妇人年垂七十,自春至夏,头眩不止,甚则呕逆欲绝,脉沉微,两足微肿,医二三疗之,不愈。余与真武汤兼用妙香散,数日,目眩大减,起居得安矣。

通脉四逆汤之注释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之病证山田正珍曰:「此亦少阴兼病厥阴者,寒邪太盛,阳气虚脱也,是四逆汤证之更剧者。『反不恶寒』四字,对少阴病言之,此证外虽发热,然非表有实邪也,乃后世方书所谓无根之虚火上泛也,若以此汤救其虚脱,则瘥矣。『或』字以下,则为所兼之客证耳。『里寒外热』四字,说其因也,非谓其证也。」

虽为四逆汤证之更剧者,然所穷极者,不外为该汤证之急迫虚脱皆剧也。故亦如四逆汤,主用甘草,且增量干姜之本方以应之。中医之强心疗法,缓和无害,同时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腹痛、干呕等,亦皆治愈矣。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亦少阴病兼厥阴病者。汪氏云:「下利清谷者,为里寒也。外热者,为身微热,兼汗出也,此为真阳之气,外走欲脱也。」

因虚脱而脱汗者,则有脉微欲绝之候也明矣。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干姜各4.8克,附子2.4克

煎法用法同四逆汤。

先辈之论说

《心法附录拔萃》曰:「附子理中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中风无汗而身凉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通脉四逆汤,比诸四逆汤,则其证更剧,『面赤色』以下则兼证也。疑『其人』之下脱一『或』字。」

《霍乱治略》曰:「下利甚,呕,腹中水鸣,或腹痛,小便不利,四肢冷,或挛痛者,真武加半夏汤(真武汤、小半夏汤之合方)。下利不止,厥冷烦躁,四肢转筋,腹拘急,面青肉脱,眼凹声嘶者,四逆汤,随证宜用四逆加人参汤(宜用直根人参)。下利转筋益甚,厥冷过臂膝,精神衰弱,脱汗缀珠,脉微细,或沉伏不见者,通脉四逆汤。前证,心胸气闭,干呕甚,或发呃逆者,宜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无猪胆时,可用极上熊胆),此证多死。若下利干呕皆止,厥冷烦躁,转筋自汗,呃逆不止,小便不利者,宜茯苓四逆汤,此证亦多死。然用此方,而小便通利,至于大便带黄色,诸证渐退,有回生者。」

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之注释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伤寒论》)

【注】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可与白通汤。服此汤,尚下利不止,四肢厥逆,脉沉微而难触,干呕烦躁者,为白通加猪胆汁汤之主治也。服此汤后,脉暴出者,则必死,微现持续者,回生也。尾台氏曰:「按,疑此条『下利』之下,脱『腹痛』;『利不止』下脱『若』字。」此方证比四逆汤证,则下利稍缓,且无清谷大汗,四肢拘急等急迫证,故不用甘草也。葱白,陶弘景曰治伤寒头痛,陈子良曰止阴毒腹痛。此说是也,可从之。

白通汤方

葱白6.8克,干姜、附子各2.8克。

煎法用法同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6.8克,干姜、附子各2.8克,猪胆或熊胆0.8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和猪胆,顿服。以上二方,原方加人尿(童便),今去之。

先辈之论说

《活人书》曰:「病人有谵语者,有郑声者。郑声为虚,宜用温药,白通汤主之。谵语为实,须调胃承气汤主之。」

求真按:「谵语者,未必以调胃承气汤为主治。」

《名医方考》曰:「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求真按:『此即白通加猪胆汁汤』),久坐湿地则伤肾,肾伤则短气,腰痛,厥逆,下冷,阴脉微者,宜此方。」

东洞翁此二方定义曰:「白通汤,治下利腹痛,厥而头痛者。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白通汤证而厥逆,干呕,烦躁者。」

《餐英馆治疗杂话》白通加猪胆汁汤诀曰:「一切大吐泻后,面色眼彩,属于虚寒而厥冷。其冷发自指里,完全不背虚寒,而心下有膨满烦躁证,夏月霍乱亦间有之,脉微欲绝,或全绝。世医于此证,虽知用附子理中等回阳药,然忘治心下之膨满,故药无效。此时宜用此方,有十倍参附理中之效。夫大吐泻后,何故心下痞塞乎?究其病源,因大吐泻后脾胃暴虚,气与余邪相搏结而聚心下,故用此方。以附子、干姜回阳,以猪胆汁压痞塞,以葱白温下元,用人尿镇坠下行之品,引肾中欲飞腾之阳气而归源。以一方而四能备,仲景之制方,其精密如此,如何世之庸盲者,岂不知耶?且此方不仅有效于霍乱吐泻证,凡中风卒倒,小儿慢惊,及其它一切暴卒病,脱阳证等,亦能建奇效。总以心下为目的而用之为要,今仅举其效能之一隅耳,圆机活法,存乎其人。」

葱白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葱,生者辛散,熟而甘温。…故发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阳气。治伤寒腹痛,…阴毒腹痛,益目睛,利耳鸣,通二便,气通则血治,故治吐血、衄血、便血、痢血、折伤出血、乳痈风痹。通乳安胎。妇人妊娠伤寒,以葱白一物汤,发汗安胎,加姜亦佳。通气故能解毒,解药毒、鱼肉毒、蚯蚓毒,涂猘犬伤。」

由此观之,则本药为温性兴奋药,而有杀虫杀菌作用。

熊胆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熊胆,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瘛瘲。通明者佳,性能辟尘,扑水上尘,投胆米许,则豁然开矣。」

《一本堂药选》曰:「熊胆,疗症瘕、疝痞、痃癖、心胸痛、腹痛、伤食不吐不下、癫狂、疟疾、痢疾。杀虫,止呕吐,发痘疮。疳疾、惊痫、妊胀腹痛、产后腹痛、催生,点眼去翳,涂痔止痛,用于一切之急病,以唤起元气,开通蔽塞。」

由以上诸说及余之实验观之,则本药为有力之兴奋药,而有镇痉、镇痛、解毒等之特能。又有时现镇呕、催吐、缓下之作用。实医家不可一日或缺之要药也。

桃花汤之注释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之病证汪氏云:「此条乃少阴中寒,即成下利证。下利便脓血者,虽协热者多,然今谓少阴病下利,则必脉微细,欲寐,而复下利也。下利日久,至于便脓血者,乃里寒滑脱也。」

钱氏曰:「见少阴证下利者,为阴寒之邪在里,湿滞下焦,大肠受伤也。故皮折血滞,变为脓血,滑利下脱,故以温中固脱之桃花汤主之。」

尾台氏云:「便脓血者,是肠垢(求真按:『是指黏液』)与血同出也。《病源?痢候》中所谓脓涕耳,肠痈与下利真脓血不同。」

如上所言,为大肠黏膜(下行结肠以下)糜烂破溃,下痢黏血便,因而有衰弱,脉微细,但欲寐之病情也。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之病证钱氏云:「自二三日至四五日,为阴邪在里,气滞肠间,故腹痛也。下焦无火,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且下利不止,则小便随大便频出,膀胱不得潴蓄,小便不得分利也。下利不止者,气虚不固,而大肠滑脱也。便脓血者,邪在下焦,气滞不流,而大肠伤损也。此属阴寒虚利,故以涩滑固脱,温中补虚之桃花汤主之。」

腹痛者,因肠溃疡面为病的异产物刺激而引起。小便不利者,因下利不止,消耗体液也。下利不止者,因于肠管麻痹,故用温性收敛剂之本方以治之也。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金匮要略》)

桃花汤方

赤石脂6.4克,干姜0.4克,粳米4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纳赤石脂末4克,顿服之。若一服愈,余勿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腹痛下利,便脓血者。」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用于脓血痢,久不止者。便脓血,痛在小腹者,良(求真按:『本方证为大肠黏膜溃疡,故其痛在下腹部也』)。盖脓血痢,有阴证阳证之别,阳证有柏皮汤(求真按:『是后世方也』)、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阴证有桃花汤、柏皮汤已如前粗辨之矣。桃花(求真按:『是略汤字』)、赤禹(求真按:『是赤石脂禹余粮汤之略也』)。痛在小腹,此与素有里热者,痛及小腹之下,而已成里寒肠滑等时,乃桃花汤之阴证也。因是痢疾痛在小腹者,纵令有里热,亦以赤石脂、阿片之类止之为良(求真按:『有里热时,虽纵令痛在小腹,不可用赤石脂、阿片也』)。此时热势大减,不渴,只脓血甚者,用桃花汤,其利脓血不甚,而下利尚不止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此时若误阳证之柏皮汤,而用此阴证之桃花、赤禹,则更加腹满,或为气肿,或为气块,或为痿躄、鹤膝诸证,宜细辨之,不可有误。此余所试验也,后阅《本事方》,已有载之,且为丸用,但效验迟钝,故不如从论煎汤也。若有嫌恶此汤者,宜随分以轻剂服,较为有利。」

痢疾经久,如阴证者,其痛在大腹,是理中、四逆、白通等方之所也,不可用赤禹之类。又经久无肠滑,只下真脓血者,桃花汤之正证也(求真按:『此方以黏血便为目的,非主真脓血也』),以常下血,无脓,无痛,亦可知之。下重亦有里寒者,非一概热证也。盖痢有始终不痛者,逐毒乎?止利乎?决其可止者,有后重(谓但有下重者),又遗尿也(遗尿者,谓十次有二三次也),故有后重,亦有遗尿者,当遏止之。大概属阳证者,赤物多白物少,若系里寒,用赤石脂者,多带白物。此谓肠滑,而非后重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按,干姜分量甚少,可疑。《外台》载阮氏桃花汤,作赤石脂八两,粳米一升,干姜四两,余多用此方。吴仪洛曰:『服时再加末方寸匕者,以留滞固肠胃也。』痢疾累日后,热气已退,脉迟弱,或微细,腹痛下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此方。若身热脉实,呕渴,里急后重等证犹存者,当先随证以疏利之剂,驱逐热毒,荡涤肠胃也。若执腹痛下利便脓血证,而用此方及禹余粮汤等方者,犹关门养盗,其患宁可测耶?学者思之。」

求真按:「此说有理,可信。」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千金》为丸用,至极便利也。脓血下利,非此方则治。若有后重,则非此方之所主也,宜用白头翁汤。后重而大腹痛,用之则有害。又此方与禹余粮汤稍有不同,病专下焦。称肠滑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也。」

赤石脂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赤石脂,甘温,故益气,生肌,调中。酸涩,故收湿,止血,固下。疗肠澼泄痢,崩带遗精,肠痔,溃疡,收口,长肉,催生,下胞。本药不外于过格鲁儿铁,故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然无益气,生肌,催生,下胞之能,故不可不取舍之。」

赤石脂禹余粮汤之注释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

【注】

在人参汤条。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禹余粮各6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幼科发挥》曰:「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宜禹余粮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

《方机》本方主治曰:「下利,小便不利者。小腹痛,小便不利者。若下利者。」

《百疢一贯》曰:「有一种肠滑证,续下而肠胃失固者,此证无毒,以脐下微痛为目的,用赤石脂禹余粮汤。」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肠澼滑脱,脉弱无力,大便黏稠如脓者,若腹痛干呕者,宜桃花汤,又合用二方亦妙。」

禹余粮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禹余粮,甘平性涩。…能固下,治咳逆下痢,血闭,血崩,又能催生。」

由此说观之,则本药有收敛作用也明矣。

厥阴病篇

厥阴病之注释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论》)

【注】

厥阴病者,吉益南涯曰:「厥者,谓其病之暴迫也。血气暴迫,上攻内位者,谓之厥阴。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能食,此其候也。阳明与厥阴,均是暴急者也,厥起上行,直在内位,外不循气,四肢厥逆,此为阴气暴剧之状,因名曰厥阴。阳明者,阳气明实,故曰阳明,而不曰明阳也。厥阴者,厥而有阴状,故曰厥阴,不曰阴厥也。」

吉益羸齐曰:「里极,而无实状也。先于表里之位,血气不行,而成厥状。内之血气,不循于外而上迫,极则血气不得止,却反下行,而现下利,致成阳状也。故设厥阴篇,示其极后不实而上迫,有见阳状者。」

如上所述,因阴证之极,病毒迫于上半身而及头脑,致现消渴(渴虽饮水,然尿利不增进者),心中疼热等证,且虽感空腹,然不欲饮食,强食时,则吐蛔虫,若误下之,遂致下痢不止也。一言尽之,此因阴虚证而致上热下寒之剧者是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伤寒论》)

【注】

本条山田正珍云:「『伤寒脉迟』句下,当有『发热』二字,可与下文『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语相应。盖黄芩汤本为治太阳少阳合病之方,岂可用于不发热者耶!『彻』与『撤』通,除去也。经典通作『彻』。…除中者,谓中气翦除也。…除中反能食者,胃气将绝,引食以自救也。」

如上说,脉迟发热者,为阴证之发热,所谓真寒假热证是也。误与黄芩汤除去其热,致腹中冷却,不能饮食,至当也。今反能饮食者,称为除中,恰如灯火将灭,一时反加明者,必死也。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者,谓血气痞塞,不能升降,所谓天地不交,否者是也。尝考《和兰解体书》,人身血行有二:一起心脏,以顺行周身,是谓动脉;一起动脉尽处,受动脉之血逆行,还入于心,是谓血脉(求真按:『静脉也』)。更出更入,如环无端,若有痞塞,则出者不入,入者不出,厥逆于是发,脉道于是绝,乃至于死也。所谓阴阳二字,盖动脉、血脉是也。」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伤寒论》)

【注】

本条解如《金鉴》曰:「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者,是大腹不满,惟小腹满,按之痛也。」

《论》中有小腹满,按之痛,小便自利者,是血结膀胱证。小便不利者,是水结膀胱证。手足热,小便赤涩者,是热结膀胱证也。此则手足冷,小便数白,知是冷结膀胱证也。

程氏曰:「虽发厥不结胸,然小腹满,作实结痛者,则似可下矣。然下焦结多冷,不比上焦结多热也。况手足厥而上焦不结,惟结于膀胱关元处耶,故曰冷结也。」

钱氏曰:「关元者,任脉穴也,在脐下三寸。」

求真按:「本条是暗示厥阴病,冷结膀胱者,不可泻下之所以也。另示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之瘀血结在膀胱者,大黄甘遂汤之水与血结在膀胱者,大承气汤之热结膀胱者之鉴别法也。」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伤寒论》)

【注】

阴证之极,里寒外热,下利厥逆,加躁不得安卧者,必死也。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伤寒论》)

【注】

厥不止者,谓服药无效,则至死必然也。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不利便者,当作小便不利。有阴无阳故也,六字系后人之言。」此说是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濡』,程应旄改作『满』,是也。若腹濡脉虚而厥,则皆无可下之理,而曰不可下,则为无谓矣。」此说亦是,可信。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以灸挽回阳气,继以四逆辈可也。」此说亦可信。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趣,《成本》作趋。(《伤寒论》)

【注】

本条山田正珍曰:「此乃心下有水,渍入肠中,为利之兆。盖承『厥而心下悸』条(求真按:『伤寒厥而心下悸者,指先宜治水,宜服茯苓甘草汤条也』)而发也。俚语有之,肠鸣者必下,盖喻事必有前兆也。此条之意与一百五十七条生姜泻心汤证曰:『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同是有水而雷鸣也。《金匮》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附子粳米汤主之。』此条亦宜用粳米汤,不可用生姜泻心汤也。水虽则一,然证有痛与不痛之别也。」

自患伤寒四五日,腹内疼痛,水鸣自上方下走于下腹部者,必为下利之先兆也。附子粳米汤证,虽如山田氏说,然此汤与生姜泻心汤,不但有痛与不痛之差,且有阴阳虚实之别也,不可不追加之。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伤寒论》)

【注】

本条宜作「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服白通加猪胆汁汤,而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下利清谷者,为里寒甚,宜与四逆汤温之。虽有表证,不可发汗,汗出,则表里俱虚,中气不能宣通,故令人胀满(求真按:『胀满,即腹胀满也』),亦四逆汤证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频率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不还之下,《玉函》、《千金》有不温二字,是也。)(《伤寒论》)

【注】

本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服通脉四逆汤,晬频率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者死也。晬时者,《证类本草》弘景云:「晬时,周时也。」即今旦至明旦也。方有执云:「晬,音醉,晬时,周时也,即一昼夜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伤寒论》)

【注】

《金鉴》曰:「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则正气虚矣,其脉当虚。今反实者,邪气盛也,正虚邪盛,故主死也。」

山田正珍曰:「《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皆难治。』」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伤寒论》)

【注】

《金鉴》云:「心烦而呕者,内热之呕也。渴欲饮水而呕者,停水之呕也。今呕而有脓者,此内有痈脓,故曰:『不可治呕,呕俟脓尽,而自愈矣。』此是体内有化脓性疾患,而有呕吐脓汁者,决不可镇吐,而以适方排脓,脓尽时,则呕吐自治矣。」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伤寒论》)

【注】

因呃逆而腹满者,视病者之前(小便)后(大便),知因何者不利,以适方利其不利,则呃逆腹满,皆自治矣。然哕而腹满,恐是「腹满而哕」之误。何则?有因腹满而呃逆者,然未有因呃逆而腹满之理也。又,若非腹满为主,呃逆为客,则下文「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数句全无意义矣。

乌梅圆之注释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圆主之,又主久利。(《伤寒论》)

【注】

成无己曰:「藏厥者死,阳气绝故也。蛔厥者,虽厥而烦,然吐蛔已则静,不若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人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出,因而吐蛔,与乌梅丸温藏安蛔。」

希哲氏曰:「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十字,为一句。…藏寒者,胃寒也。古书有指府为藏者,不可拘泥也。」

《医宗金鉴》曰:「伤寒脉微而厥者,厥阴之脉证也,至七八日不回,手足厥冷,更加通身肤冷,躁无暂安时者,此为厥阴。阳虚阴盛之藏厥,非阴阳错杂之蛔厥也。若是蛔厥,其人当吐蛔,今病静而复时烦者,不似于藏厥之躁无暂安时,则知为蛔上入膈,故其烦须臾复止也。得食而吐又烦者,是蛔闻食臭出,故又烦也。得食蛔动而呕,蛔因呕吐出,故曰其人当自吐蛔,主以蛔厥之乌梅圆也。又主久利者,此药之性味酸苦辛温寒热并用,故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也。」

喻氏曰:「脉微而厥,可知阳气衰弱矣,然未能定其为藏厥、蛔厥也。惟肤冷而躁,无暂安时者,乃为藏厥,用四逆汤及灸法,而厥不回者,则死矣。」

参照上之四说,可知本条之义矣。

乌梅圆方

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各12克,干姜20克,黄连32克,当归、蜀椒各8克。

上细锉,以蜂蜜及米糊为丸,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先辈之论说治验

《内科摘要》曰:「乌梅丸,治自胃府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圣济总录》曰:「乌梅丸,为产后冷热剂,治久下不止也。」

《方舆輗》本方条曰:「吐蛔证,先哲已有论之。或为寒,或为热,其治法由此丸分出。虽似各有确见,然余以此药由寒热各性,错综成方,即是立方之妙旨,故余常守故规,不为一味之去加,而屡得巧验,兹举一二例以证之。一人年二十余,久患虫积腹痛,更医数人不效,上呕下泄,羸困颇甚。余以此丸为料,用之十余帖而痊。以此丸为料用,不载于书,又不见世医为之,顷读陈复正《幼幼集成》『以乌梅丸方为末,水煎十分之一亦可』,此说可谓先得我心矣。」

《百疢一贯》曰:「以乌梅圆煎剂亦有效,蛔证虽有脏寒、热病之分,病末吐蛔,多难治而死,此处后世有用理中安蛔汤者,即古方之乌梅丸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胃反、噤口痢,间有宜此方者,以生姜汁汤送下为佳。」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之蛔厥,全冷者也。痛、烦,有休发者。轻证起时,有厥者。柯琴谓不仅蛔厥,概为厥阴之主方,又厥阴多寒热错杂证,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外,运用此方多能奏效,故虽别无蛔厥之候,亦用于胸有刺痛者,又反胃之坏证,以半夏干姜人参丸料,送下此方,有奇效。又能治久下利也。」

乌梅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乌梅

求真按:「由梅实熏制而成也」。

【气味】酸温,平涩,无毒(杲曰:「寒,忌猪肉」)。

【主治】下气除热。…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本经》)

去痹,利筋脉,止下痢。(《别录》)

治伤寒烦热。(弘景)

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逆霍乱,除冷热痢。(藏器)

治虚劳骨蒸,消酒毒,…治休息痢,有大验。(大明)

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漏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时珍)

由此等说观之,本药为清凉性收敛药兼有杀虫、杀菌、赘肉腐蚀作用矣。

当归四逆汤之注释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和久田氏曰:「平素气虚之人,外邪袭入于心胸,正气为之抑压,自四肢厥逆,脉细欲绝者,以此方排心胸间之寒邪,导下水气,舒畅正气,则厥寒复温,脉带阳气而愈矣。与三味之四逆汤不同,彼已在内,有下利清谷证,故于四肢谓厥冷。冷者,自内冷也,属于内之词也。寒者,自外来也,属于外之词也。此证在心胸间,非腹内之变也,故变文而书厥寒,示其异也。细者,脉幅如丝也,故曰欲绝也,可以想见其情矣。」

下利,脉大者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注】

和久田氏曰:「脉大者,所谓洪大无伦也。浅按则大,虽有幅,然重按则细如蛛丝之脉也。革者,谓弦大而芤之脉也。芤者,中空,如葱之切口也。此为虚寒之候,但此言下利脉大者,为虚之一语,例也。『以强下之』以下,谓此方证也,谓凡下利脉大者,虚寒之例也。今病人以强下之故而胃肠衰,设脉浮革者,则不可以实论也。因尔者,因强下也。因强下,虽不下利,然脉浮革,而肠中水鸣者,当为虚寒,此方主之也。此证与前章『脉之细大』如相反,其归一也,而此脉较彼更虚也。余按凡虚寒证,脉浮大者,腹候时,其动气迫于心下,有浮大之状也,不可误为阳证。又案三味之四逆汤,因下而致下利清谷者,此方因下而但肠鸣脉有虚证者,亦内外之不同也。」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大枣各5.5克,甘草、通草各3.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伤寒六书》曰:「伤寒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其血,或自口鼻耳目中出,名曰下厥上竭,为难治。又咽喉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蜷卧而不能自温。又脉弱者,不可发汗,发之则寒栗不能自还,皆以当归四逆汤主之。」

《幼幼集成》曰:「当归四逆汤,治小儿血虚体弱,寒邪伤荣,以致眼目翻上,身体反张,盖太阳主筋病故也。」

求真按:「本方虽非主治太阳病,然不去于桂枝汤之去加方。」

《续建殊录》曰:「一童子年十余,有寒疾,初二三日,虽服药,发汗,然不解,而热反倍于前日,眼中赤,短气,躁烦,手足厥冷,大便秘涩。众医皆谓元气虚,曰若非参附及白朮等,则不能补其虚。因与理中汤,得汤疾弥进。因求先生治,诊之曰:『此所谓厥阴证血气内迫所致。』乃与桃仁承气汤,翌日下利如倾盆。续服数贴,后厥冷甚,殆将如死状。更与当归四逆汤,厥冷即愈,再用前方,疾痊愈。」

求真按:「下利如倾盆,厥冷甚,殆将如死者,是以桃仁承气汤强下之。则已存之本方证突然发现也,与前述之仲景原文对照,可明此旨。」

《方舆輗》曰:「当归四逆汤,用于下纯血痢之血便耳。伤寒下血,虽为恶候,然非痢疾之下血,可以此汤愈之。」

和久田氏曰:「腹皮拘挛,似桂枝加芍药汤及小建中汤之腹状,且左脐旁天枢(求真按:『天枢者,脐作一寸宽,由其端左右各一寸之处也』)上下有挛痛者,似当归建中汤、当归芍药散证,于右小腹腰间有结聚,手足冷,脉细无力者,当归四逆汤证也。按此方为桂枝汤方中去生姜,代以细辛,更加当归、通草而增大枣也。下焦之寒气,上在心下,正气抑塞,不充肌表,不及四肢,血脉涩滞,无决流之势。细辛能散中焦之冷气,排除抑塞胃口之水气。通草能引其水而利小便,通关节,便导其阳。余为和血脉,滋达正气者,桂枝汤之方意可知矣。但以当归为主,和以芍、甘二味,能解腹中之结血挛引者也。」

《百疢一贯》曰:「休息痢(求真按:『此谓下痢与便秘之交代性者』),有因疝来者,此时有用当归四逆汤等者,黑便与血交下,当归四逆汤有效。」

五更泻(求真按:「谓昼不下利,深更有之」),有用当归四逆、真武等者,二方无效,死证也。

译者按:「未尽然也。五更泻,有因于伏暑者,作伏暑治,都效。」

《餐英馆治疗杂话》本方条曰:「此方证,以热手按之,则如蛙鸣,又腹中或左或右,病人自觉有冷处,或自腰至足股处,或左足全体觉冷证,是用此方之标准也。此证属慢性,有历五年十年不愈,时发时止者,但起居形态不衰,精神疲惫耳。」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疝家,发热恶寒,腰腹挛痛,腰脚拘急,手足寒,小便不利者,兼用以消块。治妇人血气痛,腰腹拘挛者。治经水不调,腹中挛急,四肢酸痛,或一身习习如虫行,日头痛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虽为治厥阴表寒之厥冷药,然原系桂枝汤之变方,故用于桂枝汤证之血分闭塞者有效。是以先哲谓不仅厥阴病,亦可用于寒热胜复而手足冷,又加吴茱萸生姜汤,为后世疝积之套剂。阴?(求真按:『此阴?,鼠蹊小肠气也』),轻者以此方治之。」

清川玄道曰:「冻风,俗谓冻疮。《外科正宗》云:『冻风者,肌肉寒极,气血不行,肌死之患也。』冻风证,诸家有种种之治方,虽未必皆无效,然未闻有神方也。余壮年西游时,访远州见付驿古田玄道翁,翁笃信仲景(着有《伤寒论类辨》),伤寒勿论矣,即其它杂证,皆以《金匮》、《伤寒论》为规矩。见翁治冻风,用当归四逆汤,奏速效。余问其所以,翁云:『《伤寒论.厥阴篇》不云乎?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余因大有所得,别后殆将三十余年,于冻风每用此方,必见效。庚辰二年,一妇人年三十许,左足拇指及中指,紫黑溃烂,自踵趺上及脚膝,寒热烦疼,昼夜苦楚,不能寝食。一医误认为脱疽之类证,虽种种施治而无效。因是主人仓皇,邀余治,余诊曰:『去年曾患冻风乎?』曰:『多年有之。』余曰:『决非脱疽之类,是冻风也,完全误治矣。』乃与当归四逆汤,外贴破敌中黄膏等,一月余,痊愈。此为冻风之最重者也,若平常紫斑痒痛者,仅用前方四五帖,效如桴鼓也,可谓神矣。」

因云:「当归四逆汤,如《伤寒溯源集》、《伤寒论注》以下诸注家,疑方中无姜附,而有区区之论说,然余以为皆拘泥四逆之方名,而误其病候也。盖厥寒者,为寒在表,候之外冷,其人自觉寒也。厥冷者,寒在里,候之冰冷,其人自不觉也。夫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由太阴所分歧也。太阴第二条(因于宋板之名号)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以其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辈。』此由太阳中篇第十条小青龙汤所岐分也(小青龙汤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利』)。由是观之,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加减之方,专以外发寒邪,非如他四逆汤,专救里寒之剂也,岂可怪方中无姜附耶?余今不敢诽谤古人,是欲活用仲景师之方剂,可治万病,此不过其一端耳。」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之注释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伤寒论》)

【注】

参照下说可解本条之义。

和久田氏曰:「久寒者,非水毒之寒也,乃下焦之虚寒、疝毒、宿饮之类,集于胃口,抑塞阳气,而妨饮食克化之利,是也。此证但谓久寒,不详其证,或虽有指吐利者。然由余所试验,或因宿饮滞于中焦而成吐酸、吞酸等证者。或因冷气冲逆,迫心下,攻胸胁,干呕,吐涎沫者。或为腹痛,或为吐利,或成转筋。妇人冷积血滞,经水短少,腹中拘挛,时迫心下胁下,肩背强急,头项重痛之类,概因久寒之所致。审其脉证而得手足寒,脉细者,若用本方,无不效也,不仅吐利一证也。吴茱萸、生姜、细辛,尽力以排除胸膈之宿饮停水,豁胃口,散冷气,下冲逆,使利其用也。一老翁患转筋,其证胸腹拘急,背膊强,头脑痛,口舌干燥,若弄舌濡唇,则忽转筋,强直欲死。使门生处方,虽进桂枝加芍药汤或瓜蒌桂枝汤无寸效,因服鸡屎白二钱亦无效。近邻有汤村生者,诊之曰:『脉涩转筋,宜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其口舌燥者,由于舌筋不转,血分动而津液干,不宜作热候也。』乃作本方使服之,且加针治,病热稍减,续服一昼夜,翌夕愈而复常,翁大称叹汤村生之伟效。」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大枣各3.5克,甘草、通草各2.5克,吴茱萸12克,生姜9.5克。

上细锉,以水、酒各一合三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或如当归四逆汤,水煎,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四逆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乱多寒,手足厥冷,而脉欲绝者。」

《续建殊录》曰:「某人一日患头痛,状如感冒。及次日,谵语烦躁,不得眠,翌日周身厥冷。于是求治于先生,诊之脉微细欲绝,眼中赤,四肢强直,口不能言而呕,乃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食顷,呕止,诸证稍瘥,但心下如石硬,按之则痛,不欲以手触之,更与桃仁承气汤二帖,大便快通,硬痛顿除。于是复与前方,数日而痊愈。」

一丈夫,恶寒身热而呕,腰痛,口干燥,一日,振寒发热,汗出而渴,如疟状,朝夕皆发,脉缓,恶寒,后呕止,身热,腰痛,口干燥如故,五六日,振寒再发,其状如初,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诸证少退。八九日,发悬痈,痛不可忍,与大黄牡丹皮汤,脓溃,数日而愈。

一男子,初患头痛,恶寒,手足惰痛,恍惚如梦,微渴,微呕,胸肋挛急而引胸下痛,咳嗽吐痰血,处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兼用解毒散(求真按:「此即黄连解毒散之略也」),服之,诸证得以痊愈。

《成绩录》曰:「一男子,寒热六七日,谵语,不大便,至八九日,昏冒不能言,舌上黑,腹硬满,按之痛不可忍,干呕而食不下,四肢疼痛,不得屈伸。先生诊之,与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兼用桃仁承气汤,大便快利,大下黑物,黑苔去,神气复,诸证乃已。」

一丈夫患疫,四肢惰痛,身热恶风,干呕不能食,头汗出,腹挛急,按之即痛。先生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经五六日,不大便,小便日夜仅一行三四合许,谵语烦闷,喘咳潮热,心下硬满,舌上有黑苔,于是与大柴胡加芒硝汤,遂得全治。

《方舆輗》本方条曰:「内有久寒者,男子为疝瘕,妇人为带下之类是也。此病痛引脐腹腰胯者,此汤甚良。戴氏《证治要诀》曰:『治阴?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余以为可疗一般之疝瘕。阴?已至大者,犹蚍蜉之撼大树,是此方等不能敌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当归四逆汤证,而胸满呕吐,腹痛剧者。治产妇恶露绵延不止,身热头痛,腹中冷痛,呕而微利,腰脚酸麻或微肿者。」

《方伎杂志》曰:「水?(求真按:『此即阴囊水肿也』),以针取水,是为上策,然有一度治者,有取二度三度而愈者。肠疝(求真按:『此即小肠气也』),则不宜用针,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大黄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合方之类,至小腹柔软为佳。然?下成惯性者,不能治之。若施纽带,虽为姑息之事,但可救其苦痛。如?下在左,则步行起居如常人。」

求真按:「本方未必为小肠气之特效药,不可妄信。」

《橘窗书影》曰:「一女子年十九,患伤寒,尼崎医员高井玄益疗之,十余日,精神恍惚,舌上无苔而干燥,绝食五六日,四肢微冷,脉沉细,按其腹,自心下至脐旁之左边拘急,重按则如有痛,血气枯燥,宛如死人。余以为厥阴久寒证,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求真按:『此即本方加附子』),服一日夜,心下大缓,始啜粥饮,三日,精神明了。始终服一方,其人痊愈。」

一妇人,数年患头痛,发则吐苦清水,药食不下咽,苦恼二三日,头痛自然止,饮啖忽如故,如此一月二三次,两医交治之,无效。余诊曰:「浊饮上逆,头痛也。饮留则发,饮涌则止,所以休作也,宜制其饮。」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兼用半硫丸(求真按:「是半夏、硫黄二味之丸方也」),服一月病不发。继续二三年,积年之头痛得愈。

通草(木通)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通草(《释名》木通)

【气味】辛平,无毒。(甄权曰:「微寒。」)

【主治】除脾胃之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去恶虫。(《本经》)

疗脾疽常欲眠而心烦,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齆鼻息肉,坠胎,去三虫。(《别录》)

治五淋,利小便,…治人多睡,去水肿,脉浮大。(甄权)

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大明)

利大小便,宽人心,下气。(藏器)

主诸瘘疮,喉痹咽痛,浓煎含咽。(珣)

通经,利窍,导小肠火。(杲)

《本草备要》曰:「木通(古名通草),甘淡轻虚。上通心包,降心火,清肺热,化津液;下通大小肠膀胱,导诸湿热,自小便出,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治胸中烦热,通身拘痛,大渴引饮(中焦之火),淋沥不通(下焦之火),耳聋目眩,口燥舌干,喉痹咽痛,鼠齆失音,脾疽好眠,除烦退热,排脓止痛,行经下乳,通窍催生。汗多者禁用。」

由以上诸说观之,本药为消炎性利尿药,兼有镇痛、排脓、通经作用矣。

四逆加人参汤之注释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虽列于霍乱病篇,然不外于厥阴病,故载之。《金鉴》云:「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如利止亡血,如何可用大热补药乎?」

此说甚佳,则本条当作「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者,亡阳故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复利者,如山田正珍云:「复利者,其利暂止而复利也。」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4.8克,干姜3.6克,附子、人参各7克。

煎法用法同四逆汤。

先辈之论说

《景岳全书》曰:「四味回阳饮(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卫生宝鉴?补遗》曰:「四逆加人参汤,治伤寒阴证,身凉,额上手背有冷汗。」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四逆汤证而心下痞硬者。」

求真按:「以此说,可知本方之腹证矣。」

《方机》本方主治曰:「下利恶寒,脉微,手足厥冷,或心下痞硬者。」

《方舆輗》本方条曰:「血脱,及于手足逆冷者,…宜亟与四逆加人参汤,若迟延即不救。」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主因下利脱证,茯苓四逆汤主汗下脱证,然医者不必拘泥,唯能操纵自在,诸方莫不如是。按,此条疑有脱误。」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亡血、亡津液为目的,后世一名参附。然仲景阳虚主附子,阴虚主人参。」

茯芩四逆汤之注释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由下说可解。

《金鉴》曰:「大青龙证,为不汗出之烦躁,乃未经汗下之烦躁,而属于实也。此条为病不解之烦躁,乃汗下后之烦躁,而属于虚也。然脉之浮紧与沉微,自当有别。」

山田氏曰:「发汗或下之后,仍不复常,反生烦躁者,为亡阳假热(求真按:『亡阳假热,作阴虚为佳』)之烦躁,与干姜附子汤之烦躁同(求真按:『宜作与干姜附子汤之烦躁相似』),而与干姜附子汤相比,则其证稍异。大青龙汤条所谓汗多亡阳,遂虚而恶风烦躁者是也,非实热之烦躁也,宜与茯苓四逆汤而回复其阳气。按干姜附子汤条,是汗下俱犯证,此则或汗,或下,仅犯其一耳,观『若』字可知,成无己作汗下两犯解,非也。此盖四逆汤证(求真按:『宜作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兼烦躁耳,何谓四逆汤证乎?曰:『下利清谷,或下利腹胀满,或自利不渴,或大汗出,腹内拘急,四肢厥逆而恶寒,或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膈下有寒饮干呕,或大汗大下利而厥冷之类是也。若夫言脉,则或浮而迟,或弱,或沉,或脉微欲绝之类是也。』」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4.8克,人参1.2克,甘草2.4克,干姜7.8克,附子12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圣济总录》曰:「平胃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乱,脐上筑悸者。」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悸者。」

求真按:「宜作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有茯苓证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而烦躁者。肉?筋惕,手足厥冷者。心下悸,而恶寒,腹拘急,下利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动,烦躁者。」

求真按:「此说较东洞翁之定义,则更具体矣。」

霍乱重证,吐泻后,厥冷筋惕,烦躁,无热,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脉微细者,宜用此方。服后小便利者,得救。治诸久病,精气衰惫,干呕不食,腹痛溏泄而恶寒,面部四肢微肿者,产后失调,多有此证。治慢惊风,搐搦上窜,下利不止,烦躁怵惕,小便不利,脉微数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以茯苓为君者,以烦躁为目的也。《本草》云:『茯苓,主烦躁也。』四逆汤证(求真按:『宜作四逆加人参汤证』),汗出,烦躁不止者,若非此方则不能救。」

《橘窗书影》曰:「一女子患疫八九日,汗大漏,烦躁不得眠,脉虚数,四肢微冷,众医束手。余诊,投以茯苓四逆汤,服一二日,汗止,烦闷去,足微温。」

一妇人四十许,经水漏下,一日,下血块数个,精神昏愦,四肢厥冷,脉沉微,冷汗如流,众医束手。余与茯苓四逆汤,厥愈,精神复常。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之注释

吐下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伤寒论》

【注】

吐下已断者,吐下已尽而自止也。吐下自断,汗出而厥者,殆因吐下,体液尽后,更由脱汗亡失之,益使血液浓稠,障碍其循环,故致厥冷也。四肢拘急不解者,四肢肌肉之挛急,服通脉四逆汤后,尚不解也。脉微欲绝者,即上血行障碍之应征也。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干姜各4.8克,附子2.4克,猪胆或熊胆0.8克。

上细锉,先以水一合五勺,煎三味,成五勺,去滓,纳胆,和之,顿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通脉四逆汤证,而干呕,烦躁不安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霍乱吐泻太甚后,脱汗如珠,气息微微,厥冷转筋,干呕不止,烦愦躁扰,脉微欲绝者,死生系于一线,若非此方,则不能挽回。服后脱汗烦躁俱止,小便利者为佳兆。若无猪胆,则以熊胆代之。」

诸四逆汤证,无不危笃,而此为最重极困之证,宜查照参究,以了其义。

子炳曰:「慢惊风危笃者,此方有效,可信。然云猪胆代以水银、铅丹、金汁等,反有效者,误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通脉四逆汤及本方条曰:「二方皆治四逆汤之重证,后世虽用姜附汤、参附汤等单方,然其妙旨在有甘草,有混合姜附多量之力,所以名通脉也。分布地、麦(求真按:『地黄、麦门冬之略』)之滋润,所以名复脉,非漫然也。」

补遗篇

此篇名,余所定也。本篇虽为仲景之方剂,然临床上不紧要者,及疑非其方者,集录之。

葵子茯苓散之注释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洒淅恶寒者,如被注水之恶寒也。起即头眩者,为茯苓之主治,似于苓桂朮甘汤证,然无如彼之上冲证,唯眩晕而已。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20克,茯苓12克。

上为细末,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小便利则愈。若增量二倍以上,作煎剂亦可。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小便不利,心下悸而肿满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妇人妊娠,每有因水肿而坠胎,若难用其它逐水剂者,宜煎服此方。喘咳者,合甘草麻黄汤为良。」

葵子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云:「冬葵子,甘寒淡滑,润燥利窍,通营卫,滋气脉,行津液,利二便,消水肿,通关格,下乳,滑胎。」

由此观之,则为黏滑性利尿药,兼有缓下作用也。

蒲灰散之注释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金匮要略》)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金匮要略》)

蒲灰散方

蒲灰10.5克,滑石12克。

上为细末,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蒲灰之医治效用

本药为香蒲草之烧灰存性者,兹列原植物之医治效用于下。

《本草纲目》曰

香蒲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去热燥,利小便。(宁原)

补中益气,和血脉。(《正要》)

捣汁服,则治妊妇之劳热烦躁,胎动下血。(时珍)

由此观之,则本药为消炎性利尿兼止血药矣。

滑石白鱼散之注释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金匮要略》)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乱发霜、白鱼(今以鲤鱼代之)各4克。

上为细末,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乱发霜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发(一名血余),发为血之余,味苦微寒,入于少阴、厥阴,补阴消瘀,治诸血疾(能去心窍之血),烧灰吹鼻,止衄,合鸡子黄煎为水,疗小儿惊痫,合诸药为膏,凉血,去瘀,长肉。」

据此说观之,则本药为清凉性止血药。

鲤鱼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鲤鱼

甘平,下水气,利小便,疗喘嗽脚气,肿胀黄疸。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鲤鱼汤。治脚气上气而渴,脉大者。水肿亦用之,治一切水肿有光艳者。」

生鲤鱼(一尺者去肠洗净)

上以水六合,煮至三合,去鲤,服一合,日二夜一,凡服,用漆器,随好,加生柚皮、独活芽、山椒等,以避腥臭。

《方舆輗》曰:「一人病痨病中脚气肿满,诸药不应,众医皆不能治。余亦诊之,笃疾交加,真无生理,然肿病则我将消之,须戒慎口味耳。与鲤鱼汤,小便稍长,肿胀渐消,病家大喜,过十余日尿复短少,余不解其所以然,反复问之,且究侍病妪。妪沉思稍久曰:「病人养护,无异于前。但现今因煮过鲤鱼,弃之可惜,再用豆油煎为下饭耳。」余曰:「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食药不得法,岂得无害乎?」因是益慎口腹,仍进前方,小便复利而肿全消。此人及水病愈,而向患之劳病,亦乌有矣!岂非奇事乎?」

据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为一种之利尿药矣。

茯苓戎盐汤之注释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金匮要略》)

【注】

和久田氏曰:「茯苓戎盐汤,治小便淋沥难通,或小便闭者,渴而好盐味者,此方为妙。」

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24克,朮6克,戎盐7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先煎二味,为一合,去滓,纳盐,一日三回分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

戎盐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戎盐(《释名》胡盐、青盐。)

【集解】当之曰:「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凝,着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赤。」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助水脏,益精气,除五脏症结、心腹积聚、痛疮疥癣。(大明)

据上说观之,则本药为一种解凝性利尿药。

麻黄醇酒汤之注释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

【注】

虽仲景以之治黄疸,然甚漠然。东洞翁下此定义为治喘而发黄,或身微痛者,此说有理,可信。

麻黄醇酒汤方

麻黄36克。

上细锉,以酒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半夏麻黄丸之注释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证治篇》)

【注】

心下悸者,未必以本方为主治也。东洞翁定义为治心下悸,喘而呕者。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各等分。

各为细末,以蜂蜜为丸,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赤丸之注释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仅寒气厥逆,不甚明了。东洞翁以本方治心下悸而有痰饮,呕而腹痛,恶寒,或微厥者为定义。

赤丸方

茯苓、半夏各8克,乌头4克,细辛2克。

上为细末,纳真朱为色,以蜂蜜作丸,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以酒服用。

先辈之论说

《方机》本方主治曰:「治厥逆恶寒,而心下悸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疝家,胁腹挛痛,恶寒,腹中辘辘有声,呕而眩悸,其证缓者,常用此方为佳。若不能酒服者,可以白汤送下。」

蜀漆散之注释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牡疟,为「牝疟」之误。其意疟疾发作时,发热少而恶寒多者,名曰牝疟,即以本方为主治也。

蜀漆散方

蜀漆、云母、龙骨各等分。

上为细末,于发作前,以水和醋少许,顿服2克。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寒热发作有时,脐下有动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牝疟七八发或十余发后,病势渐衰者,于未发前一时许(求真按:『古之一时,即今之二小时也』)以酢水等分,或新汲水,服一钱匕(当今之4克)则吐水而愈。按『牡』为『牝』之误。」

云母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云母,甘平,入肺。下气,补中,坚肌,续绝。治劳伤疟癖,疮肿痈疽。」

据此说以观,则本药有多少之杀虫杀菌作用矣。

矾石汤之注释

矾石汤,治脚气冲心。(《金匮要略》)

【注】

仲景曰:「治脚气冲心。」只用外治恐不能奏效,为辅佐内治之剂耳。

矾石汤方

矾石16克。

上锉细,以水一升二合,醋三合,煎,浸脚。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脚气痿弱不仁,及入于上而抢心者。」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脚气肿满之类,或脚痛、中风、痛风、或腰痛之类,皆以此汤浸洗其脚,或可为腰汤。」

矾石之医治效用

矾石为明矾之别名,有收敛、消炎、催吐、防腐诸作用也明矣。

硝石矾石散之注释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病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本条《杂病辨要》云:「色欲内伤,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者,名曰女劳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者,硝石矾石散主之。」

则本方不仅此证已也,全身贫血,腹部膨满,恰如腹水之剧者,而排出黑便,且时时缓下痢者,亦所能治,不可以狭义解也。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矾石等分。

上为细末,以大麦粥汁,服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一身悉黄,腹胀如水状,大便黑,时溏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苏恭曰:『疗腹满。黄胖病(求真按:『此即一种之贫血证也』),腹满有块,胸膈跳动,短气不能起步者,宜此方加铁粉为丸,亦良。』」

硝矾散证,痰喘咳嗽,气急息迫,不能卧起,面身有煤黄色者,为极恶之候,宜撰麻杏甘石汤、木防己汤等与此方交互用之,能食者可起。

硝石之医治效用

硝石,不外于硝酸钾,故有消炎、利尿、解凝作用也明矣。

矾石丸之注释

妇人经水闭而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金匮要略》)

【注】

沈淋云:「脏,即子宫也。『止』字,当作『散』。坚癖不散者,子宫有干血故也。白物,世谓之白带。」

甚是,故本条宜作「妇人经水闭而不利,脏坚癖不散,而下白物者,中有干血故也,矾石丸主之。」脏坚癖者,子宫内有坚硬瘀血块也。然本方仅治白带下,不能作用于其原因之干血,故必并用内服药也。

矾石丸方

矾石5克,杏仁5克。

上为细末,以蜂蜜作球,插入--。剧者,日再插之。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经水不利而下白物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矾石丸、蛇床子散二方相合加樟脑,和炼蜜,作小指大,长一寸,更用白粉为衣,盛绵囊内,纳阴中,为良。」

求真按:「随此法,以炼蜜代可可豆脂为--球,反便也。」

蛇床子散之注释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为坐药。(《金匮要略》)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为细末,加白粉、粉锡、铅粉少量,如前方,为--球用,自然温。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下白物而阴中痒,或有小疮者。」

求真按:「此说是也。据此与仲景论,可以运用本方矣。」

蛇床子仁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蛇床子,辛苦而温。…散寒,祛风,燥湿。治阴痿囊湿,女子阴肿阴痒,子藏虚寒,…带下脱肛,喉痹齿痛,湿癣恶疮,风湿诸病。煎汤而浴,去风痒。」

据此说,则本药为温性的收敛的消炎药。

苇茎汤之注释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金匮要略》)

【注】

烦满者,胸腔内有充满之自觉而烦闷也。

苇茎汤方

苇茎14.5克,薏苡仁11克,瓜瓣(今以冬瓜子代之)8.5克。

上细锉,先以水六合,煎苇茎成三合,去滓,入余药,煎一合,一日三回分服,再服,当吐如脓。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当以吐脓血臭痰为目的。然非多日多服,则难见效,且每过七日十日,用白散或梅肉丸取吐下为佳。瓜瓣,今用冬瓜子。胸中甲错者,胸膈之肌肤枯蜡,血液不滋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平淡,而有意外之效。当以微热与胸中甲错为目的。胸中甲错者,有蓄血故也,无蓄血,亦宜有咳血。」

苇茎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芦(《释名》苇、葭)茎叶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霍乱,呕逆,肺痈烦热,痈疽。(时珍)

治金疮,生肉,灭瘢。(徐之才)

参照上说,则本药为消炎性排脓药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之注释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老人疝痛,妇人血气痛,属于血燥液枯者,宜此方。与乌头附子剂判然有别,诊时宜注意。」

羊肉难得,可代用朝鲜产之朝牛肉。

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金匮要略》)

【注】

本方之主治,酷似当归芍药散,惟彼兼有水毒,而此不兼之差耳。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5.5克,生姜9.5克,羊肉或牛肉29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柏叶汤之注释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吐血不止者,服他止血剂,尚不止也。

柏叶汤方

柏叶、干姜各3克,艾6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千金方》曰:「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此方,即本方加阿胶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咳血干呕,烦热腹痛,脉微无力者。又能止衄血。」

柏叶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侧柏叶,苦涩微寒。…最清血分,为补阴之要药,止吐衄崩痢,及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生肌杀虫。」

据此说观之,则本药为收敛性止血药矣。

拾掇篇

此篇名,亦为余所定,诸方概选自东洞翁所著《古方兼用》丸散方者。

巴豆鹧鸪菜丸

巴豆5克,大黄8克,鹧鸪菜10克(必须为霜存性)。

上三味,各别为细末混合之,以米糊为丸,顿服0.4~1克。

【主治】治因蛔虫时时心腹急痛,大便闭者。

疥癣折药

巴豆、大黄、蓖麻子、黑胡麻各等分。

上四味细锉,麻布包,渍热酒,数拍患处,至半时一时许,如麻疹之发于肌表,发则以汤水洗之,不禁。如此六七日许,而浴以汤,则疹尽白而愈。

【主治】疥癣不问新久,拍之必有奇效(面部、两乳及前后阴边,不可拍之)。

前七宝丸

轻粉、牛膝各10克,土茯苓5克,鸡舌香2.5克(鸡舌香,丁子也。丁子难作末,须入白米七八粒同研,即成末矣),大黄4克。

上五味,各别为细末,以米糊调匀为丸,如绿豆大,日服1~1.5克,三回分服。

【主治】治疮毒(求真按:「梅毒也」)之骨节疼痛(求真按:「骨及关节疼痛也」)等陈痼之毒。

续七宝丸

水银3.5克,矾石、芒硝各6克,盐2克。

上四味,先碎矾石、芒硝,乃合四味,纳瓦盆中,以茗碗覆之,以泥封之,安架火上,自下烧之。半日许,既而取其所附着于茗碗之霜,以枣肉为细丸,用量同前。

【主治】治用前七宝丸而无功者。

先辈之治验

《建殊录》曰:「某商人,患梅毒,瘥后,鼻梁坏陷,殆于两颊等,先生作七宝丸使服之,鼻反肿胀,三倍于常人,及尽二剂,则稍收缩,再见全鼻矣。」

《续建殊录》曰:「一男子患大头痛,心下坚满,按之则痛,时时欲呕,眼中赤眩,不能见物,舌上有黑苔,不大便十余日,不欲饮食,与大柴胡汤,大便通快,诸证稍退,然头痛如故,后兼用七宝丸而痊愈。」

求真按:「因兼用七宝丸而头痛愈观之,则此证为脑梅毒也明矣。」

《生生堂治验》曰:「某人年三十,患梅毒,两耳聋塞,咽喉赤烂,其会厌左边有一窍,臭脓不绝口。曾治百余方皆不验,亦惟待死而已。会闻师名,不远千里而来,乞治曰:『多年误治,至于如是,死固不爱,倘得蒙先生诊治,亦于泉下无悔焉。若万一有生路,感何如之!』先生诊之脉沉实,曰:『若非巴豆、轻粉,则不能治。』其人有惧色,故舍于先生之塾中,使视服轻粉而无害,于是以七宝丸如法服之,诸证稍减,复以续七宝丸下之(求真按:『续七宝丸非下剂,恐为后七宝丸之误,而后七宝丸由巴豆、鸡舌香各5克、大黄8克而成之丸方也』),或以四贤丹洗口内(求真按:『四贤丹为治汞毒性口内炎之含漱剂也』),凡月余而痊愈。」

《霉疮治方论》曰:「某妇,初患咽痛肿塞,数日渐快,尔后尚患咽喉烂痛,凡食有盐味者,则痛苦难忍,且不能热饮,虽冬月以冷水沃饭。诸药无效已五年矣,请余诊。乃作七宝丸(每服三分,日二夜一服)服之,凡七日口中腐烂,吐涎数升,更作后方丸(求真按:『后七宝丸之略也』),泻下其动摇之毒。出入四十日许,诸患脱然,后食盐酱酢酒及热饮等如常人矣。」

生生乳

水银5克,砒石3克,硝石16克,矾石12克,绿矾18克,云母、食盐各15克,青盐3.5克。

上各别捣筛为末,以次调和之,纳瓮中密封之,蓄积凡十旬以上,取出烧之,但一烧石之药末,为八十瓦许。烧法、丸法如续七宝丸法,制如胡麻子大,以辰砂为衣,砂糖汤送下,一丸或二丸也。

烧生生乳法,如方药为末,其云母须用中国云母,渍盐水中,晒干为末,七味和合,入于乳钵。其入水银时,吐唾液不止捣研之,则水银易与诸药调和,若不用唾液,梅酢亦可,研至不见星为度。由是移入于烧壶而押实之,置五六十日,诸药气味融和坚硬时烧制之,时候以五六七月为佳。

烧壶者,以泥壶烧成花钵形者,高约鲸尺四寸许,口径三寸五分许,其盖边有指口,中有三孔,缚以铜丝,封以盐泥。待干后掘庭上之土,而倒填其钵,底微露出,置炭其上,约用炭五百两许,掘出,倒壶待冷。然后去土,取盖,其乳如束针之附着,约有十二三两,如细末者,亦有十二三两。卖物所制,将水银增量,以取乳多,所以不甚有效也。(据《方伎杂志》)

译者按:「日本尺分为直尺、曲尺二种。直尺,即鲸尺,据各国度量衡比较表,合0.946969部尺。」

【主治】治肺痿,肺痈,瘰疬,诸疮毒结于胸膈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生生乳,不仅治下疳,凡噎嗝,中风,水肿,脚气,劳瘵,血积,寒疝,疾喘,小儿马脾风等,及其它难证,配用之皆有奇验,难以胜数。只与梅毒相违,瞑眩而速,先有发热眩晕等,即用冷水可解其毒,分量约用二三厘许。又有间日入盐梅者。」

《霉疮治方论》本药条下曰:「坎谨考此方,能破逐沉潜固滞之毒,故传曰:『治所谓肺痿,肺痈,或梅疮之坏证及诸痼毒,或所谓积聚疝,或所谓癞风者。』」

一人患所谓肺痈,百治无效,请余治。诊之脉沉迟,喘咳上气,日吐脓沫数升,羸瘦特甚。余作生生乳丸使服之,有一医生诘余曰:「噫!何不仁之甚耶?此病虽属不治证,命在旦夕,今妄用此剧药,恐徒促其命期耳!且生生乳为治梅家之主药,非治他病之品乎!夫医,仁术也。子徒少年任气,不审因、不察证,妄投刻毒之剂,杀人于刀圭之间,不仁之事,更有大于此乎?」坎虽不敏,笃信古方,深重比语,是故不忍坐视因疾病而致死者,且子以生生乳特为梅毒之要药,何拙乎?夫乳之能也,盖有熔化沉潜固滞之毒耳,故东洞先生曰:「治肺痿、肺痈、及诸疮毒之在胸膈者。」且《矾石传》曰:「活死肌,除胸中热,止消渴,疗心腹积聚,饮食不下。」以是可知生生乳之效矣。不仅为湿毒家之主药也,唯熔化沉潜固滞之毒耳。子其察诸,使服之不已,凡十日而停服,作桔梗白散,隔日攻之。出入七十日许,诸证痊愈,今已强健如常矣。

化毒丸,熔化积滞之毒,故治梅疮结毒,坏败之证,兼疗偏枯反胃,一切之痼毒,腹痛不已,所谓积聚疝症等证。

求真按:「化毒丸,为山胁东洋《裁酌霉疮秘录》方,由熏陆(三钱),大黄、雄黄、乱发霜(各九钱),生生乳(三钱)而成。生生乳实为其主药,故化毒丸之医治效用,即本药之医治效用也。」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化毒丸,用此方所以治毒气之强剧者。凡结毒痼疾,毒气轻者,用端的丸(求真按:『端的丸由川芎、黄芩、槟榔、大黄、黄柏、檞木、忍冬、土茯苓、荆芥、连翘、乌蛇、苦参、白物、朱砂而成之杂驳丸方也』)。疮毒虽云初起,毒气颇剧者,必用此方,或用轻粉剂反骨痛者,皆可用此方。」

《栗园杂纂》曰:「用化毒丸之目的是病毒凝结将成痼疾,腐败难治者。七宝丸用于其毒散漫成块物等者(求真按:『块物者,护谟肿之类也』)。此二方之辨别也。」

所谓自膝以下之骨高,有成饭柜形馒头样证,此化毒丸之所治也。

梅肉散

轻粉、巴豆各1克,干梅肉、山栀子各2克(此二物为霜,则能解恶肉恶血)。

上四味各别为末,合为散。若不能散服者,糊丸亦佳。用法用量同巴豆鹧鸪菜丸。

【主治】治恶毒难解者(见一方云:「治诸恶疮、结毒及下疳疮者」)。

先辈之论说治验

《百疢一贯》曰:「先生曰:『淋之重证,莫如轻粉。中神(求真按:『中神,指中神右内也』)用梅肉丸云。』」

《方舆輗》本方条曰:「疳疮毒猛痛剧者,宜以此散急峻下之。若有迟疑,恐寇仇深入,不可防御也。惟此剂峻烈,病者不耐或用度失法,则贻意外之害也,其余诸结毒,可运用者甚多。」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梅肉散,用于诸疮毒连绵不愈者,下是也。凡?疮或阴疮等而成大疮,连绵不愈者亦用之。如梅毒不愈用此方,翌日必出如砂仁疮而赤者,风毒肿等之余毒脓汁出者及疳疮,亦用之。」

一人患梅毒,服五宝丹数剂而瘥,后一年许,固毒再发,再服前剂,诸证渐退。独结喉之左,旋人迎腐烂脓漏,臭不可近已六年矣,请我治。因先作葛根加朮附汤,运动其痼毒,别作伯州散,使服之,时时以梅肉散攻之。出入百有余旬而愈,亦不再发。

《栗园杂纂》曰:「苦疳疮痛甚,血出不止者,宜贴鸡卵左突(求真按:『膏药名』),以梅肉丸峻下之,不然则生种种之变也。若用粉剂(求真按:『轻粉剂之略』),有余毒,则宜用大剂。」

梅肉丸,便毒初起,其人壮实,起胀难者,宜内消诸方。若其毒势猛烈连小腹者,以此方下之,预防后患为佳。

龙葵散

轻粉、巴豆各3克,龙葵(为霜)10克。

上药制法、用法、用量同梅肉散。

【主治】治一身发疮而痒痛或疼痛者。

先辈之治验

《方伎杂志》曰:「某儿禀赋脆弱。家人云:『五七日以来,不稍饮乳,但甘薯、鸡蛋之类则能食之,是以能保生命。』然小儿不能问其所苦,近处医生亦不知为何病,是以请诊何故不能饮乳也。诊之不见何种异状,精思之,想因会厌凝滞,气道开合不能如常之敏捷,故不能饮急咽之乳。甘薯、鸡蛋之类可以缓咽,故能适合会厌之开合也。闻其家人之言,恐小儿不能多服煎药,故用龙葵丸,日日下四五次。本病本肿而不痛,现时其肩凝滞如强急,但过四五日,即已如常矣。」

解毒散

川芎、大黄各20克,甘汞4克,金硫黄5克。

上各别为末,混合之,一日三回分服1~1.5克。

【主治】本方为亡师和田先生之创制,治梅毒性诸证有奇效,而此与类方所异者,以其平和稳健,通用于阴阳虚实各证,无汞毒性口内炎等之副作用。

伯州散

反鼻霜、津蟹霜(求真按:「今以鼹鼠霜代之」)、角石霜(求真按:「今以鹿角霜代之」)各等分。

上各为细末,混合之,一日二回乃至三回,服用2~4克许。(但酒客,宜以酒服用)

【主治】治恶毒难以发出者(见一方云:「治一切之打身、疟疾、疮毒疼痛、或诸疮内攻者。」又见一方曰:「治毒肿或有脓者」)。

求真按:「此散为兴奋性之温药,故内脏有急性炎证者,假令虽有以上之适应证,亦决不可用,若误与之,则反助长炎证也。宜注意之。」

先辈之论说治验

《德本遗稿》曰

排脓黑散

鸡(去肠中秽物,肉、骨、腹背之霜,五钱),五八霜(二钱五分),花(二钱五分,以水银、硫黄制者),鹿角霜、鼹鼠霜、蘩萋草霜(各二钱)。

【主治】宜于诸痼废疾,梅毒结毒,或恶疮,痔漏,瘰疬,鹤膝风,痘疮黑陷者,内托排脓有神效。

求真按:「此散有效于诸证者,本药与有大力焉,以是可想见其作用矣。」

排脓散

反鼻、鹿茸、鼹鼠(各黑烧各二钱),土茯苓(五钱)。

上四味为散。

【主治】诸肿毒顽疮,无名恶疮,俱宜排脓散。

求真按:「此散所主者,即本药也,以是可知其效用矣。」

《松原家藏方》曰:「沉香解毒散,治痈肿。一切痈肿,不问脓之已成未成,若与此药则能解毒,消肿,止痛,成脓,生新肉,止腐溃。」

求真按:「沉香解毒散,为本药加沉香(加沉香者,附与香气为目的),其作用有如是之多,以是可知本药之性能矣。」

沉香解毒散,肠痈溃后,小腹胀痛不瘥者主之。

沉香解毒散,痔漏久不瘥,薄脓不止者,及腐牙痈主之。

《方舆輗》曰:「超世散(一名黑龙散。求真按:『此散与沉香解毒散同方』),此方于痈,历试历效,妙不可言。又疔疮、痘疮、乳疮、下疳、便毒、脱疽、瘰疬等及一切无名肿毒,皆可用之有大效。此是本邦上古所传之神方,即大同《类聚方》中所称之伯耆药也。又有常言伯州散者,但诸家所传,仅有津蟹、角石、五八霜三味而无沉香,有沉香者为四味。又有加白芷等为七味者,《泷伯耆守家传》等有传说,皆经验方也。此散吾门试效繁多,比世医所用则更有效,故特名曰超世散。」

《百疢一贯》曰:「鹤膝风,有以绵包足仍冷者,膝边之上,发肿如肿物然,有宜芍药甘草附子汤,兼用伯州散者。又湿毒后有足趺冷者,亦用上方兼伯州散,湿毒经久,足发肿物,若用伯州散,则溃而愈矣。」

伯州散,可兼用于一切之疮疡,已成脓者则溃脓,未成脓者则内消,实可谓外科之圣方也。乳痈、乳岩、瘰疬之类,亦兼用之。

《霉疮治方论》曰:「下疳初起,阴头生细疮者,为渐渐变证矣,葛根汤主之。苦于烂痛,或痒者,葛根加大黄汤主之。若脓汁出者,葛根加桔梗汤主之,兼服伯州散。所谓鱼口者,随证与大黄牡丹皮汤或葛根加大黄汤兼用伯州散,时以梅肉散攻之。」

《温知堂杂着》曰:「所谓外科倒者,本名伯州散也,散药之异称。由疡科肿、烂之故,附其理由而异其称也,至后可了解之。伯州散之名由伯州医学会所称,余兹演述之。本方由四味配合而成,实以反鼻为主药,是以反鼻可谓外科倒之骨髓矣,盖特种之药宜有特种之功用,请申述之。反鼻又称饭匕,疑即现今萨隅地方所称之波布,与反鼻似同音,波布当为反鼻之一种,反鼻亦云饭匕者,取其形似也。本名为蝮蛇,即真虫是也。本品实属奇药,余见识不广,未见中医书籍多载之,惟《本草纲目?蝮蛇条》云:『溶化于酒,以治癞疾、诸瘘、心腹痛,又恶疮、瘰疬、皮肤顽麻、半身枯死等证。』且载服用法,取活蛇一枚投器中,以醇酒一斗封定,埋于马溺所,周年取开,蛇已消化,酒味犹存。有患诸证者,不过服一升以来,当觉身体习习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顿服云。其主治与今所用相合,其心腹痛及瘰疬,麻痹不仁者,余未试(求真按:『如上证,若为阴虚证,则本药有奇效』),如阴虚诸瘘证,反有害也(求真按:『用本药有害者,因用于有急性炎证者,非药之罪也』)。癞疾古来以大枫子配以乌蛇、白蛇,虽为特效药,不如以反鼻为伍也。然余治癞疾无多,故无经验,除此酒制之外,医籍寥寥也。使用本品多而功效广者,实系近世之医师,如吉益东洞、山胁东洋、松原才助等数家(求真按:『先于此辈者,甲斐之德本已多使用本药矣』),皆二百年前人也。就中多用伯州散,名声啧啧者,以东洞翁为最。今摘东洞翁之治验数则于下,以供参考。」

一人时有左臂痛,俄顷而凸起,甚则痛彻指头,昼夜废寝食,殆不自胜,每发或三日或五日而止,止则凸所亦消散如平人矣,如是数年不已。先生诊之,其色红赤如血瘤,乃作大黄牡丹皮汤及伯州散使饮之,服一百剂而痊愈。此等案其奏效之最著者,并用大黄牡丹皮汤者,东洞派之惯用手段也。虽有一理,不必并用之(求真按:『若有大黄牡丹皮汤证则并用之,不然则不宜并用之,此东洞翁所熟知也,决非惯用之手段。藤田氏之说极非,不可从之』),其奏效实宜归功于反鼻也(求真按:『反鼻之功虽伟大,其奏效不可尽归其力也』)。伯州散为角石、津蟹霜、沉香、反鼻四味等分之散药也。其奇效有如是之多,故京师之人惊叹之,谓之东洞之外科倒,于是伯州散之异名为外科倒矣,为日本外治之常用药。余亦多经验之,催脓消散颇效,今之外科疗法虽在精巧时节,然尚信不失倒之之名实。《松原方函》伯州散,名沉香解毒散,治痈肿及一切疮肿,不问脓之已成未成,若与此药,则能解毒消肿,作脓止腐溃云。片仓玄周《霉癞新书》伯州散条云:『此方本出于伯耆国民间,旧名黑龙散,主治痈疽、疔肿、瘰疬、乳痈、下疳溃烂难愈及痔漏、脱疽等证。众人屡试有验,故世人泛称为伯耆妙药,而不云其方名,即黑龙之名亦已空矣。余于肿、下疳、痔漏等未之试,或与大脱疽,其人发狂后意觉过敏,谓因此药毒入周身,而不续服,不知宜于酒制,所谓周身觉习习也。其后未遇脱疽,难以再试,惟待将来耳。』一医谓伯州散为乳之妙药,其言不虚,诸证皆有速验。癌证余亦未试之。山胁发明再造散与赤小豆汤二方,但二方皆引用汉方而加反鼻,非山胁之新制方也。再造散为郁金、皂角刺、大黄、牵牛子、反鼻五味之散剂,其主治为大风及梅毒,久麻等证。大风者,癞病也。麻余亦未试。今用于肌肤腐烂者有奇效,经久者,反有速验也(求真按:『经久反有速验者,是急性炎证已去,移行于慢性故也』)。赤小豆汤为赤小豆、商陆、麻黄、桂枝、大黄、生姜、反鼻八味之煎剂(求真按:『用赤小豆汤,不如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反鼻,为佳』),治诸疮,尤其是疥癣内攻之水肿,有利水之速效。又余在浅田宗伯之门时,有一患者,其证俗名印金顽癣,蔓延全身,肢体无余,经治数年不愈云。师诊之与活血解毒汤加反鼻(求真按:『用活血解毒汤者,变则也。用葛根加反鼻大黄汤与桂枝茯苓丸之合方,或以葛根加大黄汤、桂枝茯苓丸之合方兼用伯州散,为正则』)使服之,仅五周间而痊愈。」

活血解毒汤者,为浅田之家方,用于癞病之药也。一女子十二三岁,周身发如钱之顽癣,兼以头疮,日久不治,上嵨龙冲翁与东洋赤小豆汤,有不日痊愈之事。又《浅田氏治验录》一男子失心狂走,妄语骂詈治后,继发健忘证,神志默默,终日如木偶人。使服反鼻交感丹,不日而痊愈。本方为茯苓、香附子、干姜、反鼻四味之煎剂,其主治为失心健忘,亦为日本之制方,而颇有效之药,是别于外科以外之效用也。

又原南阳之《医事小言》痘疮条云:「酿脓以反鼻为最,古书所不载,今加于葛根汤有神验。又治诸恶疮,痈疔,兼用伯州散,胀陷之效极速,因发书于四方友人而报告之,非他药所可及也。」

余亦有二三奇验。其人年二十余,右大腿外侧发肿痛,请治于中西医者,殆三十日无少效,反增苦恼,遂求余诊。其人禀质本虚弱不足,加以数日之烦恼,而身体大羸瘦,见贫血证,脉力软弱,且试其患部,腿之外侧颇漫肿,毫无赤色,当深底处觉少有流动,应于指下(求真按:「流动,波动也」),是将成脓之兆,至难证也。然不使脓早泄而迁延之,恐终陷于危险,是以治法催其酿脓外无他策。以补益剂(托里消毒散)加反鼻,使煎服之(求真按:「宜随证撰方加反鼻,或兼用伯州散,无托里消毒散之必要」)。七八日,反于目的不成脓而更肿痛,其它诸证日渐轻快,仅二十余日而痊愈,可谓意外之幸福矣,盖亦反鼻之功也。

未几,又得一相似之患者,一男子年十八,性格虚弱,腰骨部近横腹处发漫肿,焮热疼痛,诸药无效。经二十日许,脉虚数,身热疲劳,舌苔微黄,食味不进,时时恶寒,发热盗汗,肿上稍隆起而痛加甚,殆将成脓之兆。衰弱证而呈此候,颇属危险。偶思前例,出强壮一方(桂耆汤)加反鼻(求真按:「宜随证撰用适方,无桂耆汤加反鼻之必要」)。二三日,肿痛渐减,四五日,发热盗汗亦止,渐渐轻快。十余日仅有肿势耳,故去反鼻,仍与前方。七八日后,患者对余云:「近日毫无消散之效,何也?」余思再加反鼻,又四五日,顺快而愈。余从来之用反鼻,主以催脓为目的,今由此二人之经验,而知有消散肿疡之效焉。

去年夏,又有一患者,年三十余,自右颈部耳下至结喉间,焮热肿痛甚,身亦有热,不想其可能消散也。与伯州散,使不日化脓,数日,于颈动脉前部之最甚处,欲以针破之,但先试压之,筑动至甚,想部位外及脓中无有动脉之理,或受颈动脉之波动乎?但无论如何必有多少之恶影响,是以踌躇下手焉,且皮肤少有皱缩,是脓气未充满也。于是再问其经过,彼云:「此前日渐次软低矣。」暗想消散亦难测乎?与前方使归而不再来。数日后,其舅送谢礼来云,怖于破针,幸不自溃,未几即消散而不遗瘢痕,诚幸福也。可谓侥幸矣,实亦反鼻之功力也。尔后凡以消散为目的者,无不屡试屡验。大人之腋疡及小儿之股疡,虽属轻证,然可消散,而恐用针者,最便利也。又便毒未呈赤色者,使连用再造散,消散后无少有残害者,既起焮赤者,有催脓之速效也(由求真之经验,横玄未呈赤色者,及已起焮痛者,用葛根加大黄汤,或大黄牡丹皮汤兼用伯州散时,多数不至于化脓而消散,故余否认用再造散之必要)。

又皮肤各部糜烂甚者,亦有效(求真按:「此证亦可用伯州散也」)。有一妇,年三十许,右脚发肿痛,初受余亲友某君治,截割后,大轻快,然其后转医,且闻苦恼事。一日,此妇突来乞膏药,且曰曾经数医治,一旦如有效,未几屡复发,全治之望已绝,且贫困不能继续治疗,已多日放置矣,然颇不快,欲贴附膏药,少免其苦耳,且云发病已年余矣。余深悯之,详为诊视,焮肿已退,而自右膝部至髁骨边,殆全脚腐烂浸淫,脓疮泌出,臭气不可当,少有疼痛,且时搔痒不可忍云。余恳切告之曰:「此证余虽不能知其是何毒性,然如是之恶疮,仅洗与贴膏,是必无效。余有一案,曾使服药有效,谢仪可勿忧也。」使服东洋再造散仅十余日,已有应验。其妇亦云此次干处之肤色,与前日大异,而淡薄且甚觉轻快,必为痊愈之兆。仍服前方不怠,不过月余,久时之患苦,初觉如忘,尔后亦不再发。其它经验虽不少,然大概相同,故不再赘。

据以上之经验与古人诸说考之,反鼻效用之结果,盖有起死回生之功,诚稀有之良药也,而「外科倒」之名,真不虚矣。因是益欲扩充其功用,然余未治化学,自憾不能尽述,且不能详说之,真有隔靴搔痒之感。以后之发明穷理,是有望于阅者,若能深加研究,而使完全其功用,得救众人之苦厄,实生民之幸福也。

伯州膏

伯州散、黄柏末(各等分),硼酸软膏(适宜)。

上调和为膏药,外用之。

【主治】本方,余新制之,贴用于创伤面及糜烂溃疡部,能现镇痛、止血、排脓等作用,且促进良性肉芽之新生。

雄黄散

雄黄末0.6克,乳糖(适宜)。

上分三份,一日三回服用。

【主治】治毒性虫蛇等之咬伤有奇效,其轻微者,外用之亦良。

腋臭折药

轻粉2克,炉甘石、矾石各4克。

上三味,先将矾石、炉甘石为末,乃合轻粉,涂腋下。

芎黄散(一名应钟散)

大黄10克,芎藭6克。

上二味各别为末,合为散。(服法:每服2.4~2.8克,以酒服之,不知加至4克,以下为度。又随病证,宜每夕服之)

【主治】治转变不可治者(转变者,病证转变,而不可治者也。又见一方,治疮及头上之毒)。

先辈之论说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出处不明,《杨氏家藏方》有名芎黄圆者,恐即原方也,药品仅二味,而大有妙义。艮山翁(求真按:『指后藤艮山也』)大叹赏此方之组合,凡头痛、赤眼痛、一切头面颈部诸毒,及下疳、便毒、脓淋或打扑之类,用之无不效。或治酒?鼻、鼻痔、鼻疮等,此方加百草霜(求真按:『不必加之』)十钱,清酒或美淋酒送下,当甚有奇效。上部有毒证,芎黄散之所主也。」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应钟散,治难治诸证,而上冲不大便者。此方所谓芎黄散也,主治难以确据(求真按:『此主治,指前记东洞翁之主治也』)。此方治诸毒上冲而难治(求真按:『此上冲似桂枝之上冲而非也』),大便不通者。方中之大黄必当酒制而用之,生用者误也(求真按:『宜生用,不必酒制也』)。」

承气丸

大黄4克,芒硝6克。

上二味,各别为末,糊丸(服法:如梧桐子大,每服3.2~3.6克许,以枳实2.4克、厚朴4克,煎汤服之,即大承气汤也。大黄、芒硝为丸,是使病者易服也,且不仅易服已也,则陈久之病,亦易解矣)。

【主治】治腹中有坚块,而大便不通者(是大黄硝石丸也。又见一方曰:『治腹满或燥屎不通者。』求真按:『是芒硝与硝石混同也,其非已辨于前,不可从之』)。

先辈之论说

《德本遗稿》曰:「里证,潮热秘闭,黑苔谵语,发热无寒,胸腹满痛,大渴烦躁,下利臭秽,自汗恶热。」

凡脉沉数者,里证也。如若身厥冷而欲除衣者,热入骨髓也。病在里者,无寒时,或腹满按之痛,或大便结,或下利臭秽,或面色如醉,谵语发狂,舌苔黄黑者,是宜顺气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与解毒丸(求真按:「此即黄连解毒丸也」),和服之。

三物浮石丸

大黄、浮石(浮石,海中之浮石也。味咸者,真也。不咸者,是火山焦石流出河海也)、桃仁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为末,糊丸。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

【主治】治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者。又治腹中(腹中二字,当作小腹)坚块,脓血者(求真按:「腹中坚块以下之主治,本为浮石丸(大黄、赤石脂、浮石三味等分)之主治,然亦得为本方之主治,故揭之」)。

硝石大圆(一名夹钟圆)

大黄80克,芒硝60克,甘草、人参各20克。

上四味,各别为末,以食醋三合,先煮大黄减二合,纳甘草、人参,更煮如饴状,下火,纳芒硝,搅之为丹。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腹中结痛,心下痞硬者。

人参大黄丸(一名大簇丸)

大黄10克,黄芩、人参各5克。

上三味,各别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心下痞硬,大便难者。

铁砂大黄丸

刚铁砂、荞麦各6克,大黄12克。

上三味,各别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发黄,短气者(求真按:「发黄,非黄疸,是一种贫血也」)。

薏苡仁圆

大黄5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10克。

上三味,各别为末,蜂蜜为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小儿头疮及胎毒诸疮,大人亦可用之(疮毒杨梅,发于头上及于一身者,加轻粉1.6克或2克,用之数人,有奇效。又小儿头疮胎毒者,加轻粉0.4克或0.8克而全治之,不可不知)。

平水丸(或名蕤宾丸)

甘遂1~2克,芒硝、芫花各3克,商陆4克,吴茱萸5克。

上五味,各别为末,糊丸,顿服2克。

【主治】治水肿,小便不利,胸中烦而喘及下疾者(见一方曰:「治脚气肿满,不大便者」)。

先辈之论说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蕤宾丸,治脚气而痛,小便不利,不大便者。此方所谓平水丸,专去脐以下水之药也。故阴囊肿,或足大肿腰重者,皆用之。但用此方,则必腹痛,宜于其先预告之。」

滚痰丸(或名南吕丸)

甘遂2克,大黄8克,黄芩、青礞石各5克(烧礞石法:「以礞石、芒硝各等分,置于土锅,自下烧之,见黄金星为度。火力当炽,否则效劣。今药铺称金礞石者尤良,《万病回春》称金星礞石者」)。

【主治】治胸中苦烦痰喘者。

先辈之论说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此方加减所谓滚痰丸之方也(求真按:『指万病回春之滚痰丸也』)。用姑洗丹时,其饮(求真按:『饮谓水毒也』)虽不剧,然凝滞于心下,有痞硬之气味,而不痞硬也。虽凝滞,然无掣痛也,唯以凝拒心下而喘咳者为目的。」

控涎丹(或名姑洗丹)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为末,蜂蜜和为丹,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痰喘,胸中不了了,或背痛者。

先辈之论说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姑洗丹,治有毒在胸膈,喜吐涎沫,咳唾掣痛者。」

此药所谓控涎丹,亦去胸膈间有毒之药也。其证喘急,或胸膈间掣痛,或心下硬满,或咽喉如水鸡声,吐涎沫,如反胃者,皆饮所作,故此方亦可用于水肿也。水气多集,则必发喘,故喘者未必皆可主以此方。但用此方之证,必以吐痰为的,则用药有效也。不吐者亦能速吐其痰,最易吐痰而喘或咳为的,故哮喘亦用之。

如神丸(或名仲吕丸)

大黄6克,牵牛子、甘遂各3克。

上三味,各别为末,糊丸,用法用量同前。

【主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者。

先辈之论说

《春林轩丸散便览》曰:「仲吕丸,治肿满,小便不利,不大便,腰痛者。」

此方所谓如神丸也,用于实肿之胀满,腹部有物,二便不通,或有腰痛等证者。普通水肿,多属实肿,腹部有物,大便十日不通者,用此方下之,有功。然腹不痛,不得已急欲拔其水时,先用姑洗,腹痛甚用蕤宾,或用此方亦佳。故妇人转胞,用此方甚佳也。

五物解毒汤

大黄、川芎、桂枝、地黄、甘草各7.2克。

上五味,细锉,以水四合,煮取二合。一半,一日三回分服,一半,浸指(去甘草、川芎,加茯苓、黄芩、桔梗、石膏,能治口舌腐烂或牙齿疼痛者,甚有奇效。或云去大黄,名六物桂枝汤)。

【主治】治世俗所谓瘭疽者。

桃花大黄汤

桃花8克(宜用今年者,去年者不宜用之),大黄4克。

上二味,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顿服。

【主治】治水气有停滞,小便不利,身肿胀者。

先辈之治验

《生生堂治验》曰:「一男子,年五十余,身体浮肿,短气,小便不通,脉沉有力,与桃花加芒硝汤,泻下如倾。翌日,肿减过半,三十余帖而痊愈。」

求真按:「桃花加芒硝汤者,不过本方之大黄代以芒硝也,以是可以推想本方之治效矣。」

一妇人年七十余,患胀满五年,其硬如石,弹之有声如鼓。师诊之,沉紧,乃与桃花加芒硝汤,下利二十日,满稍平。为俗医所间而停药,五日胀满如故。于是初信师,谨服不已。五六月许,腹皮渐作皱。

一人年三十余,两脚以下发紫斑,一医灸下廉等穴,两脚麻木,紫斑不退,惧而告之,乃谓瞑眩也。灸火益不止,遂不能立。延师治之,与桃花汤三帖,峻泻数行。翌日省之,则已病愈出外矣。

一男子,年三十,病下血旬余,其人常嗜酒,身体尤肥丰。师脉之,颇有力,按其心下悸,乃使服桃花汤一帖,泻三五行而瘥。

求真按:「甘遂,主治瘀血已全化水,而凝结于一处也。桃花,主治未全化水,而散漫于全身也。此本方之治下血兼肥胖病之理由,所以不与甘遂也。」

石膏黄连甘草汤

石膏20克,黄连4克,甘草3.2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去滓,顿服。

【主治】治心烦大渴者。

先辈之治验

《建殊录》曰:「一老妇人胸中烦闷,短气而渴,且其脊骨自七椎至十一椎痛不可忍。众医皆以为虚,作独参汤使饮之,凡六日,无效。先生诊之,作石膏黄连甘草汤使饮之(每帖重三十五钱),一服尽,痛即已。出入五十日许,痊愈。」

某男,年三十许,发狂叫唤,妄走不避水火,医生皆尽其术救之,无效。于是闻先生名,详录证候,恳求治方。其略曰:「胸膈烦闷,口舌干燥,欲饮水,无休时。」先生乃作石膏黄连甘草汤及滚痰丸赠之,服百余剂而痊愈。

《成绩录》:「某妇人胸中热如烙,发作有时,发则如狂,贮水以渍胸,须臾即觉水暖矣。先生诊之,与石膏黄连甘草汤而愈。」

蓖麻子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蓖麻子

【气味】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水症,以水研二十枚,服之,则吐恶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瘥则止。又主风虚寒热,身体疮痒浮肿,尸疰恶气,榨取油涂之。(《唐本》)

研敷疮痍疥癞,涂手足心,催生。(大明)

治瘰疬,取子炒熟,去皮,每卧时嚼服二三枚,渐加至十数枚,有效。(宗奭)

主偏风不遂,口眼喎斜,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针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经络关窍,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时珍)

本草原料不外于蓖麻子油,有泻下作用也明矣。然由上说观之,则更兼有刺激诱导,杀虫杀菌作用矣。

黑胡麻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胡麻

甘平,补肺气,益肾气,润五藏,填精髓,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利大小肠,逐风湿气,凉血解毒。生嚼敷小儿头疮,麻油滑胎,疗疮,熬膏多用之(凉血、止痛、生肌)。皮肉俱黑者,胜。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强壮性黏滑药,兼有缓下解毒作用,外用之则有消炎治创之能力。

轻粉之医治效用

本药不外于格鲁儿化水银,故有杀虫、杀菌、解凝、驱梅作用也明矣。

牛膝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牛膝

苦酸而平。…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症结,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产难,喉痹齿痛,痈肿恶疮,金疮伤折(以上皆散恶血之功)。…然性下行滑窍,梦遗失精及因脾虚下陷,腿膝肿痛者禁用。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一种之驱瘀血药矣。

土茯苓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土茯苓

甘淡而平,为阳明(胃大肠)之主药,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利。利小便,止泄泻,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解凝性利尿药矣。

水银之医治效用

本药有杀虫、杀菌、解凝、驱梅作用,无俟辨矣。

砒石及绿矾之医治效用

砒石之主成分,为砒素、绿矾,不外于硫酸铜,宜就《药物学》,可知其作用。

食盐之医治效用

宜参考《药物学》。

梅肉之医治效用

本药之作用与乌梅大同小异,宜参考之。

龙葵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龙葵苗

【气味】苦,微甘滑,无毒。

【主治】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唐本》)

治风,补益男子元气,妇人败血。(苏颂)

消热,散血。(时珍)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一种之强壮性消炎药矣。

甘汞及金硫黄之医治效用

二者皆可据《药物学》而知其效用,唯金硫黄,即五硫化安质母尼(Antimony)。砒素与之同属,略与安质母尼(Antimony)之硫化物同效异质,不可不记。

反鼻霜之医治效用

由余之经验,本药为兴奋强壮性之温药,兼有镇痛镇痉,止泻止血,排脓治创等诸作用,应用范围颇广。然本属温药,有炎证助长性,于其外表,暂置之。内脏有急性炎证(有舌苔、发热等候)必须禁用。

鼹鼠及鹿角霜之医治效用

此二药之治效,与反鼻霜虽大同,然其作用比较的缓弱,为小异耳。

雄黄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雄黄

辛温有毒。…杀百毒,辟鬼魅,治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澼痢、泄泻积聚。又能化血为水,燥湿,杀虫,治劳疳、疮疥、蛇伤。

本药不外于硫化砒素,其作用与砒石虽无大异,然较彼则毒性稍微弱,为小异。而以上记之治效为主者,为其杀虫、杀菌作用之归结也。

炉甘石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炉甘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与龙脑同点,去目中一切诸病。(时珍)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收敛性消炎药矣。

浮石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浮石(一名海石)

咸润下,寒下火。色白,体轻入肺,清其上源(肺为水之上源),止渴,止嗽,通淋,软坚,除上焦之痰热,消瘿瘤结核。为水沫日久结成。海中者,味咸更良。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一种之消炎性利尿药矣。

铁砂之医治效用

参考《药物学》可知。

荞麦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荞麦

甘寒,降气宽肠,治肠胃沉积,泄痢带浊。…脾胃虚寒人,勿服。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冷性缓下药矣。

青礞石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礞石

甘咸,有毒,体重沉坠,色青入肝。制以硝石,则为平肝、下气、治惊、利痰之圣药。气弱脾虚者禁服。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沉降性利水药(由消化管)矣。

白芥子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白芥子

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开胃,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治咳嗽反胃,麻木脚气,筋骨诸痛。久嗽肺虚者禁用。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温性刺激药而兼有利尿作用者。

牵牛子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

牵牛

辛烈有毒,属火善走,入肺经,泻气分之湿热。…通下焦之郁遏及大肠之风秘、气秘,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杀虫坠胎,治水肿喘满,痃癖气块。湿热在血分者及脾胃虚弱之人禁用。

由上说观之,则本药为峻下药(主泻水)兼有利尿作用者。

桃花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桃花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杀疰恶鬼,令人好颜色。(《本经》)

悦泽人面,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别录》)

治心腹痛及秃疮。(孟诜)

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研末,敷头上肥疮、手足疡疮。(时珍)

由上说及余之经验观之,则本药为峻下剂(主以泻水)明矣。

引用书目

张仲景着《伤寒论》

同上《金匮要略》

同上《玉函经》

葛洪着《肘后百一方》

张子和着《儒门事亲》

吴有性着《瘟疫论》

李时珍着《本草纲目》

徐灵胎着《兰台轨范》

同上《医学源流论》

汪昂着《本草备要》

陈言着《三因方》

陈实功着《外科正宗》

北山友松着《医方口诀集》

吉益东洞着《医断》

同上《医事惑问》

同上《类聚方》

同上《方极》

同上《方机》

同上《建殊录》

同上《药征》

同上《辑光伤寒论》

同上《东洞遗稿》

同上《古书医言》

同上《东洞家配剂抄》

松原闲齐着《松原家藏方》

永富独啸庵着《漫游杂记》

同上《霉疮口诀》

同上《吐方考》

福岛喜又着《芳翁医谈》

山胁东门着《东门随笔》

同上《养寿院方极》

香月牛山着《牛山治套》

吉益南涯着《续医断》

同上《续建殊录》

同上《成绩录》

同上《医范》

同上《气血水药征》

同上《观证辨疑》

吉益羸齐着《六名解》

邨井大年着《续药征》

六角重任着《古方便览》

和久田寅叔着《腹证奇览》

原南阳着《丛桂亭医事小言》

贺川子玄着《产论》

贺川玄迪着《产论翼》

有持桂里着《方舆輗》

中神琴溪着《生生堂医谈》

同上《生生堂治验》

同上《生生堂杂话》

和田东郭着《蕉窗杂话》

同上《方意解》

同上《导水琐言》

同上《百疢一贯》

龟井鲁道戴着《病因备考》

华冈青州着《青州医谈》

同上《青州治谈》

同上《青州治验录》

同上《疡科琐言》

同上《丸散便览》

同上《疡科方筌》

雨森宗真着《松荫医谈》

片仓鹤陵着《产科发蒙》

同上《霉疠新书》

同上《静俭堂治验》

同上《青囊琐谈》

荻野元凯着《荻野家口诀》

同上《刺络篇》

天羽友仙编《二神传》

丹波元简编《脉学辑要》

同上《伤寒论辑义》

同上《观聚方要补》

丹波元坚着《伤寒论述义》

同上《金匮要略述义》

加古坎主水着《吐方撮要》附《霉疮治方论》

平田笃胤编《医宗仲景考》

山田正珍着《伤寒考》

同上《伤寒论集成》

拥鼻老人着《用方经权》

贺川子静着《产科议要》

著者不明《餐英馆治疗杂话》

本间玄调着《疡科秘录》

同上《续疡科秘录》

中川成章着《证治摘要》

著者不明《飨庭家秘录》(百方口诀外传)

山边笃雅着《产育论》

三浦贞固着《痘疹救逆方》

大仓着《麻疹一哈》

尾台榕堂着《类聚方广义》

同上《方伎杂志》

同上《榕堂翁疗难指示前录》

同上《榕堂翁疗难指示后录》

同上《霍乱治略》

同上《医余》

著者不明《自准亭处剂录》

浅田宗伯着《伤寒辨要》

同上《杂病辨要》

同上《伤寒杂病辨证》

同上《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同上《治瘟编》

同上《医学智环》

同上《后刍言》

同上《橘窗书影》

同上《栗园杂纂》

桑田立齐着《爱育茶谈》

今村亮着《三病考》

著者不明《杏坛漫录》

羽佐间芝瓢着《老婆新书》

著者不明《柏木流眼疗秘传书》

博济病院编纂《博济堂脚气提要》

和汉医学讲习所辑录《温知医谈》

藤田谦造着《温知堂杂着》

齐藤贵编《德本翁遗方》

小松带刀编《德本遗稿》

同上《德本传》

和田启十郎着《医界之铁椎》

小泉荣次郎编《和汉药物考》

同上《黑烧之研究》

月野七五郎、一色直太郎合着《和汉药物学》

森岛库太着《药物学》

桂秀马着《外科总论》

此外书籍犹多,与本书无重大关系者,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