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中药学>橘皮(附:橘络、化橘红)

《中药学》橘皮(附:橘络、化橘红)·

【药用】云香科小乔木橘Citruereticulate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行气除胀满,燥湿化痰,健脾和中。

【临床应用】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

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橘皮陈皮、广陈皮、新会皮(洗净,晒干,切碎用)、炒橘皮(麸皮拌炒)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1.橘络:及橘瓤上的筋膜。(是橘的中果及内果皮之间的维管束群)。性味苦,平。功能化痰理气通络,适用于痰滞经络,咳嗽、胸胁作痛等症。一般用量一钱至钱半,煎服。

2.化橘红:及云香科植物柚的果实。性味苦、辛、温。功能燥湿化痰,理气,消食。适用于痰多咳嗽,以及食积、脘腹胀痛等症。一般用量3--10g,煎服。

【按语】1.橘皮味辛苦而性温,气芳香而入肺脾。辛散行气滞,是乃肺气壅滞、脾胃气滞的要药;苦温而燥湿,故而湿阻中焦、痰多咳嗽,卓有奇功;且能和中以治呃逆,并能健脾等。

2.橘皮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刚目》称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然而所治病症无非肺脾两经,而其效用则兼理气燥湿、化痰健脾也。

3.古人对橘皮的应用有橘红橘白之分,橘红橘皮之外层色红者,以燥湿化痰之功为胜;橘白为内层色白者,无造烈之弊,而能化湿和胃。现在上海地区以不再区分。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其至百并总是取棋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哪元气知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

《本草经疏》:「辛能散,苦能泻,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嗽止,胸中瘕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之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凿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疗矣。」

《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