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新生儿溶血病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亲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主要有两类血型不合,一类为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胎儿为A或B型,这类溶血病症状轻,第一胎婴儿就可得病;另一类为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多数第一胎不发病,第二胎才发病,症状严重。

严重的病例在胎内已有溶血、贫血、浮肿,但多数溶血病在出生后36小时之内出现黄疸和进行性贫血。黄疸出现早,病情进展快且严重。血胆红素超过342微摩尔/升提示病情严重,将来有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患儿嗜睡、厌食、甚至抽痉。

在家庭分娩的孕妇,分娩后应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24小时出现黄疸者需送医院。对估计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例如上一胎患过溶血病),怀孕后期应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效价,如超过正常,就应按高危孕妇处理,应住院分娩,对娩出的新生儿应加强临床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对Rh阴性的产妇在娩出Rh阳性的婴儿后3天之内,肌肉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300微克来预防下一胎Rh阳性胎儿发生溶血病,但此方法对已致敏的产妇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