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六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六·

[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刺要者。刺之要法也。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道者。血气循行之道路也。盖脉肉筋骨之间。各有浅深之理路。随病之浮沉而取之。无使其过与不及也。)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刺过其道。则内动五脏。不及其理。则妄伤其外而生壅。壅则血气不行。而邪气从之矣。)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不得其浅深之法。反为大害矣。皮伤则内动肺。肉伤则内动脾。后生温疟腹胀。心痛之大病矣。)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此论形层之有次第。而针刺之有浅深也。夫皮肉筋骨。内合五脏。肾主之骨。而有髓之深。肺主之皮。而有毛之浅。是针刺之道。由极浅而至于深也。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从大小分肉。而至于肌理皮毛之间。皆三焦通会元真之处。毫毛腠理者。鬼门元府也。谓气之理路。内通于脏腑。外出于毫毛。虽极浅而可以致气者也。卢良侯曰。刺毫毛腠理无伤皮者。即诊要篇之所谓以布着之。乃从单布上刺是也。)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然寒栗。(音素。刺毫毛腠理。刺之极浅者也。肺主秋收之令。秋时阳气下降。阴气外出。

妄动其肺。则收令化薄。阴阳之气。反相得于外。而为温疟矣。逆流而上曰。然者。气上逆而寒栗也。动谓动其脏气也。)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肉为脾之合。脾土寄王于四季月。各一十八日。共为七十二日。妄动其脾。则脾伤而不能运转水谷。是以所主之日。病胀烦而不嗜食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脉在肉中。肉有分理。不知其道。则伤脉矣。脉乃心之合。心主夏令。故至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筋深于脉。刺过其道则伤筋。筋乃肝之合。肝主春令。故动肝则肝气虚而春病热。筋伤则弛纵矣。)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筋生于骨。骨深于筋矣。

骨为肾之合。而主冬令。动肾气则所藏者少。故当病虚胀而腰痛。腰乃肾之府也。夫五脏主藏者也。经云。有故无殒。

无故而动之。则虚其所藏之气。故至其所主之时则病矣。)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酸。体解然不去矣。(髓者骨之充。刺骨太过则伤髓。髓伤则销铄而酸也。解、懈惰也。灵枢经云。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卢良侯曰。骨穴多在节之交。节交会处有髓道。故刺太过。则伤髓矣。按针刺之要。首忌太过。故曰。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而此篇先论其太过焉。)

[卷六]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齐者。所以一之也。言刺有浅深一定之分。无使其太过不及。)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前四句言宜深者勿浅。后三句言宜浅者勿深。所谓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

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

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此申明刺宜深者。勿浅而去也。刺骨无伤筋者。言其病在骨。刺当及骨。若针至筋而去。不及于骨。则反伤筋之气。而骨病不除。是刺骨而反伤其筋矣。盖皮肉筋骨。各有所主之气。故必当至其处。而候其主病之气焉。卢良侯曰。脉在肉中。肉有溪谷。脉有脉道。理路各别者也。所谓至脉而去。不及肉者。谓刺在皮肤络脉之间。

不及里之筋骨。非针从脉而再入于肉也。是以略去刺脉无伤肉句者。使后学之意会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

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此言无过其道也。病在皮。针入皮中以候皮气。不至于肉。则不伤其肉矣。如病在肉。针过肉而中筋。则伤其筋矣。此谓刺之反也。卢良侯曰。

皮肉筋骨。是属一道。而各有浅深之分。络脉经脉。另属一道。而亦有浅深之分。)

[卷六]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数、几也。言所当禁刺之处有几也。)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五脏有紧要为害之处。不可不细察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主东方乙木。肺主西方辛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左东而右西。是以肝左而肺右也。曰生曰藏者。谓脏体藏于内。脏气之从左右而出于外也。)心部于表。肾治于里(部、分也。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肾为阴脏而主水。水性寒凝。故肾气主治于里。张兆璜曰。心部于表。故出于七节之旁。肾治于里。故止注于俞也。)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容。故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肓音荒。膈、膈膜也。内之膈肉。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腹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肓者即募原之属。其原出于脐下。名曰脖。夫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水火者。阴阳之兆征。中有父母者。谓心为阳脏而居膈之上。肾为阴脏而居肓之上。膈肓之上。其间有阴阳水火之神藏焉。张兆璜曰。

肓、膏肓也。膏之原出于鸠尾。肓之原出于脖。是膏在上而肓在下也。)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小、微也。细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不可逆刺以伤其心也。盖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

是以脏腑之气。皆从膈而出。惟心气之上出于俞也。)从之有福。逆之有咎。(从之者。顺其脏气之所出。神转而不回者也。逆之者。逆其脏气回还。而有回则不转之咎矣。若刺伤其脏气。则有死亡之大患焉。盖腑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

如逆刺其心气则伤心。逆刺其肝气则伤肝。非针之中心而中肝也。故诊要经终篇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避五脏者。

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所谓膈处者。谓内膈前连胸胁之处。及背之膈俞处也。所谓脾处者。

膈肉之下连于腹胁处也。所谓肾处者。十四椎之间。肾注之俞处也。是肝胆之气出于左胁。肺脏之气出于右间。脾气出于腹。心气出于俞。肾气之注于十四椎也。故所谓从者。知脏气之从此而转。不知而反逆之。则有死伤之咎矣。张兆璜曰。脏腑之经俞。皆属于背。脏腑之气。从膈气而转。故曰中膈者。皆为伤中。)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日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环转一周而死。动者。伤其脏真而变动也。心在气为噫。噫则心气绝矣。)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肝在志为语。语则肝气绝矣。夫声合五音。五日者。五音之数终也。)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阴终于六。

六日者。肾脏之阴气终也。夫肾为本。肺为末。其动为嚏者。肾气从上泄也。)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脏真高于肺。主行营卫阴阳。刺中肺。故死于天地之生数也。肺在气为咳。咳则肺气绝矣。)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十日者。阴数之极也。吞、吞咽也。盖脾主涎。脾气绝而不能灌溉于四旁。故变动为吞也。夫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三者皆为阳脏。故死于一三五之奇。肾为阴中之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故死于六十日之偶。

夫天为阳。地为阴。天主生。地主成。故阳脏死于生数之始终。阴脏绝于成数之始终也。)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胆汁泄者呕苦。呕则胆气绝矣。夫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是胆为脏腑阴阳生气之始。故中胆者。一日半死。盖一者奇之始。二者偶之基。一日半者。死于一二日之间也。按阴阳终始之道。有变有常。理路不一。学人当随文体会。触处贯通。不宜胶执于胸中。而反谓经语之不合也。卢良侯曰。阴阳别论。论五脏不得胃脘之阳。而脏真渐绝。故死之缓。

此篇论刺中五脏之真气。而真脏受伤。故死之速。)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此中伤胃气而死也。跗上、足跗之上。足阳明之冲阳处也。大脉、大络也。胃为脏腑气血之生原。血出不止。原将绝矣。)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此中伤小肠之脉而为盲也。溜脉者。脉之支别。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经曰。中于阳则溜于经。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谓邪中于面颊皮肤之阳。从支络而溜入于经。故曰溜脉也。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循颈上颊。至目内。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故中手太阳之支别而为盲也。曰不幸者。言刺浮浅之溜脉。而犹有不幸之盲也。夫刺避五脏者。必以布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如刺深而误逆其脏气者死。刺脉而中大络。血出不止者死。今刺浮浅之脉。而犹有不幸之误。

以戒用针者之慎毋太过也。即有宜于深者。其要害之处。所当避忌。勿妄忽也。)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此言头颈骨空之间。而更不宜深刺也。脑户、督脉穴名。督脉从脑户而上至于百会囟会。乃头骨两分。内通于脑。若刺深而误中于脑者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此刺任脉太过而为喑也。舌下、廉泉穴也。灵枢经云。会厌者。音声之户也。舌者。音声之机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是以刺任脉而血出不止则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此论泻冲脉血不出而为肿也。冲脉者。经血之海。邪入于经。则血有余而当泻。血不出则气亦不行。故为肿矣。王冰曰。

布络、谓当内踝前足下空处。布散之络。正当然谷穴分也。络中脉则冲脉也。冲脉者。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也。然刺之而血不出。则任脉与冲脉气。并归于然谷之中。故为肿。)刺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同隙仆音付。

此刺膀胱之脉太过而为仆也。、浮也。足太阳之脉。循于腰者。下贯臀。至承扶浮委阳。入中之委中。所谓浮者。其脉浮于分肉之隙间。所当浅刺者也。若刺之太过而中大脉。则伤太阳之气矣。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暴厥则为仆扑。气伤则脱色也。经云。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气街者。谓胫气之街。经云。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气街、即足阳明之气冲穴。在鼠上一寸。承山、足太阳穴。在下分肉间。

鼠仆、谓肿于鼠仆参之间也。鼠在横骨尽处。仆参在承山以下踝骨之间。盖气街与承山之踝上以下相交。故直及于踝以下之仆参也。此言刺在上而证见于下。经云。上下之相通也。)刺脊间中髓为伛。(髓、脊骨之髓。伛、偻也。经云。

刺骨无伤髓。刺脊骨之间。深而中髓。则髓销铄而为伛偻不伸之病。)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蚀食同。乳上之穴。

名曰乳中。其内为乳房。其下为乳根穴。皆属足阳明胃经。刺乳上误中乳房则肿。其下为乳根者。有如虫食之痛痒也。)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缺盆在喉旁两横骨陷中。若缺盆然。故以为名。缺盆之中央。任脉也。在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人迎之旁。手阳明也。名曰扶突。刺缺盆中者。刺手阳明大肠脉也。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

络肺。下属大肠。内陷气泄者。脉内陷而气反泄于内也。针经曰。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

而圆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盖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若脉内陷而气反下泄。则为咳喘之逆证矣。经云。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病在大肠。盖大肠为肺之府也。)刺手鱼腹。内陷为肿。(鱼腹在手大指下。如鱼腹之圆壮。手太阴之鱼际穴也。肺主气而与大肠为表里。脉内陷则血不得散。气不得出。故为肿。以上论手足头项胸背。皆有要害之处。)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此论要害之外。而又有禁刺之人也。饮酒大醉。卫气先充络脉。先行皮肤。刺之则令人气乱矣。怒则气上。刺之则逆其气矣。

大劳则阳气外张。刺之则泄其气矣。饮食未进则络脉调匀。新饱者。谷气盛满。营卫未舒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饥则脉道虚涩矣。水入于经。而血乃成。渴则血液燥竭矣。惊则气乱。必定其气。而后可刺之。夫针刺之道。通其经脉。

调其气血。是以神气不定。血气不调者。皆当避忌者也。)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阴股、足少阴经脉所循之处。

大脉、大络也。夫血气始于先天足少阴肾。生于后天足阳明胃。刺中大脉血出不止。则血气皆脱矣。是以刺跗上与阴股。

误中大络而血不止者。俱死。谓其生始之原绝也。愚按先辈注疏。皆谓阴股为脾脉。按伤寒论平脉篇曰。少阴脉不至。

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盖谓少阴之虚气奔逆于上。上之阳热。乘虚而下归于阴。与阴相搏。以致少阴之生气不出而为尸厥也。再按足少阴之脉。

出于然谷。上股内后廉。在足三阴之后。循足内之鱼腹股上。故曰阴股。卢良侯曰。上节首言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中以无刺大醉节问之。而此节复首提曰。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节文先后序次。皆有意存。俱当着眼。)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当漏为聋。(客主人、足少阳胆经脉也。内陷中脉。谓客主人内之脉也。盖手足少阳之脉。盘错于耳前目侧。浮浅之内。而又有陷中之深脉也。足少阳之脉。有从耳后入耳中者。手少阳之脉。亦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病则耳聋。浑浑。此言刺客主人太过。则误中内陷交过之脉。而为耳内漏而聋也。卢良侯曰。浮浅者为络脉。深者为经脉。而经脉之内。又有深隧之大经。所取之脉。而内有交过之陷脉。是以刺跗上阴股太过。则中大经。刺客主人太过。则中交过之脉。当知经脉之内。而又有经脉之交错也。)刺膝髌出液为跛。(髌、膝盖骨也。膝乃筋之会。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液脱则筋无以濡养。屈伸不利而为跛矣。)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臂太阴。

肺脉也。肺者。主行营卫阴阳。出血过多则营卫不续。所以一息不运。则穹壤判矣。)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足少阴。肾脉也。肾虚而复出其血。是为重虚。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故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胸前之两旁谓之膺。足阳明之俞在膺中。肺经之脉。亦循膺中之云门中府而出。若刺膺中之脉。陷而入深。误中肺脉。

则令人喘逆仰息。盖因无故而伤之也。卢良侯曰。此与客主人内陷中脉同义。盖谓经脉所循。有浅深而同道者也。)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肘中、手太阴天泽穴也。内陷者。不能泻出其邪。而致气归于内也。气不得出。则血不得散。故不能屈伸也。按灵枢经云。肺心有邪。其血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脉之所游。邪气恶血。故不可留住。留住则伤络脉骨节。

机关不得屈伸而病挛也。杨君立曰。络脉者。所以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阴股下三寸。足少阴之络也。夫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内陷者。气不至而反陷于内也。肾开窍于二阴。故令人遗溺。卢良侯曰。

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穴会。)刺掖下胁间内陷。令人咳。(肺脉从肺系横出腋下。刺肺脉而气反内陷。则气上逆而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膀胱居少腹之内。刺少腹而误中膀胱。则胞气外泄。

故溺出而少腹虚满也。)刺肠内陷为肿。(肠、一名鱼腹。俗名腿肚。如鱼之腹。故以为名。张介宾曰。肉浓气深。

不易行散。气反内陷。故为肿也。)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匡、目匡也。陷骨中脉。匡骨上之陷脉也。经曰。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刺脉而伤其目系。则泪流不止而为漏。视无所见而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关节者。骨节交会之机关处也。液者。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故液脱者。骨肉屈伸不利。按以上要害之处。有误中而立死者。有刺之而计日死者。有为跛为伛为喑为盲之痼疾者。针刺之道。本为救人而反杀人。行针之时。当战战。

如临渊履冰。慎勿以人命为轻忽也。)

[卷六]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形归气。气生形。形气之宜相应也。反此者。谓气盛身寒。气虚身热。皆为寒暑之所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是以谷之多少。与气之盛虚。宜相应也。反此者。

谓谷入多而气少。谷不入而气多。亦为邪病之所致。)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者血之府。故虚实之宜相应也。反此者。或因饮中热。或风气留于脉中。亦因病之所致也。夫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

和喜怒者也。是以营卫调。志意和。则筋骨强健。腠理致密。精神专直。身不受邪。如形气谷气之相反。血脉虚实之变常。皆缘志意不和。以致邪气从之。故名之曰刺志论)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

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盛者。实也。少者。虚也。脉盛者。

脉大也。脉少者。脉小也。按此节当有气盛身寒。此为反也八字。或古文之简脱与。抑经语之错综耶。)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此申明形气虚实之相反者。为邪气之所伤也。气盛身寒者。邪气实也。气虚身热者。形气虚也。寒伤形。故气盛身寒。暑伤气。故气虚身热。)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淫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夫肾为生气之原。胃为血气之海。谷入多而气反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盖脱血者。阴气下泄。

湿居下则下焦受伤。以致生原亏损而气少。病不在上。故谷入多也。夫上焦主纳。中焦主化。邪在肺胃。则不能纳化水谷。而谷入少矣。谷入少而反气多者。生气之原不伤也。此言气之发于下焦也。卢良侯曰。凡下病者。下行极而上。此言下焦受病。不及中上。故曰居。)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经云。水入于经。而血乃成。又曰。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热者。心火之气也。饮中热。则饮皆化赤而为血。故血多。脉中之气不盛。故脉小也。风气乘于脉中。故脉大。水浆不入。则血无所资生。故血少也。此言血之生于中焦也。卢良侯曰。经云。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又曰。始浅刺。以去阳分之邪。再深刺之。以去阴分之邪。按此篇帝问虚实之要。而伯所答者。皆为邪病所伤。盖邪实则正虚矣。然取邪气之浅深。在用志之专一。故曰刺志论。张兆璜曰。邪气去则正气自复。泻实之中。而有补虚在焉。)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夫虚者须其实。气入则实矣。实者须其虚。气出则虚矣。此言气之开阖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虚者补之。针下热则实矣。实者泻之。针下寒则虚矣。此言阴阳之气至也。)入实者。右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针空者。容针之空处也。凡用针之法。右手持针。左手掐穴。方其入针泻实之时。以右手开针空以泻之。方其入针补虚之时。以左手闭针空以补之。开针空则气出。闭针空则气入。所谓补泻之时。与气开阖之相合也。张兆璜曰。开阖者。三阳之气发于下焦。营卫者。中焦水谷之所生也。用针取气。在于营卫。而此篇独论气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气。出入开阖。以行补泻之法。又一法也。然三阳之气。发原于肾脏水腑。肾主藏志。故曰刺志论。)

[卷六]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按针经首篇。论九针虚实之道。而小针解有未尽之义。故帝复有此问焉。)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菀音郁。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候其阳气隆至。针下既热。乃去针也。盖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

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候其阴气隆至。针下已寒。乃去针也。盖气虚乃寒也。菀、积也。陈、久也。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盖以恶血积久于脉络之中。所当除去之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言诸经有盛者。皆当泻其邪。出针之时。

勿按其。令邪气之随针而外泄也。)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徐而疾则虚者。谓针已得气。乃徐出之。针既出穴。则速按之。使正气不泄而实。此补虚之法也。疾而徐则虚者。言邪气已至。乃疾出之。针既出穴。则徐按之。使邪实可泄而虚。此泻实之法也。按此论与小针解不同。小针解曰。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盖以针之出入分疾徐也。本篇之所谓疾徐者。论出针之疾徐。按之疾徐也。故名之曰针解者。解小针解之未尽也。夫刺之微在迟速疾徐。而两经各尽其妙。所谓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始备。)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言实与虚者。谓针下寒而气少者为虚。邪气已去也。针下热而气多者为实。正气已复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气之虚实。若有若无。当静守其气。疾则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夫病有标本。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故当知病之先后。察其应后者后取之。应先者先取之。)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补泻之法。当守而勿失。若有得若有失者。是失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九针之用。热在头身宜针。取分肉间气宜圆针。

取气出邪宜针。刺痈热出血宜锋针。刺大痈出脓热宜铍针。调阴阳去瘫痹宜圆利针。去寒热痛痹宜毫针。取深邪远痹宜长针。人气留于关节宜大针。为其各有所宜也。)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气来谓之开。可以迎而泻之。气去谓之阖。可以随而补之。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合。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凡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九针之名。有圆锋之殊分。九针之形。有大小长短之不等。各尽其所当补泻之用而制之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留针所以候气也。阴气隆至。

针下寒也。阳气已退。实者虚矣。阳气隆至。针下热也。元气已复。虚者实矣。俱当候其气至。而后乃可去针。)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更改也。(针已得气。慎守而勿失。勿使其气有更改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志者。心之所之也。病在外者宜刺浅。病在内者宜刺深。当属意病者。知所取之处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刺之或浅或深。虽有远近不同。然俱以得气为期。故其候相等无二也。)如临深渊者。不敢惰也。(行针之际。当谨慎之至。)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持针如握虎。欲其坚定而不怯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患。无左右视也。(行针之道。贵在守神。静志以观病患。以候其气。无左右视。以惑乱其神志焉。按小针解云。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此篇先论守己之神。以合彼之神。所谓神乎神。耳不闻。昭然独明。若风吹云。)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下针之法。义不容邪。故当端以正。)必正其神者。欲瞻病患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正其神者。定病患之神也。瞻病患之目。无使其邪视。制彼之神气专一。令病者之气易行也。按以上诸节之上句。与九针篇相同。下句则与小针解各别。

盖复解九针虚实之道。以补未尽之义。)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跷足独陷者。

下廉者。陷下者也。(三里在膝下三寸。跗之者。足跗上之冲阳脉也。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

自三里循上廉下廉而至跗上冲阳之动脉。皆属足阳明胃经。独举此胃经而言者。言针之候气。候阳明所出之营卫也。故针经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又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如迎夺太过。则反伤其性命。是取气在阳明。而绝命亦在阳明矣。故特举此以令民之勿犯也。卢良侯曰。针经云。迎之五里。中道而止。本经云。三里在膝下三寸。盖三里五里。皆阳明穴。然当先定足经而上合于手也。)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夫九针之应。已详悉于针经。故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然应于人之身形。及用针之法。有未尽焉。故曰。

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是以伯所答者。与针经之多有不同。后之学人。当合而参之。针道始备。斯可以为常法。)人皮应天。(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人皮以应天。)人肉应地。(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人脉应人。按此三者。与针经之理论相同。盖天地人三者不易之道也。)人筋应时。(四时之气。皆归始春。筋乃春阳甲木之所生。故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之发声。以备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合气者。六脏六腑。阴阳相合而为六也。以六气之相合而应六律。卢良侯曰。律吕应十二月。六气应十二经。可分而可合者也。合则为六。故曰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七者星也。人面有七窍。以应七星。灵枢经曰。天有列星。人有牙齿。)人出入气应风。(人气之行于周身。犹风之遍于六合。)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有九野。人有九窍。九野者。九州之分野也。

人之三百六十五络。犹地之百川流注。通会于九州之间。)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

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一至五针。刺形层浅深之次序。人之声音。

由肾之所发。故五针骨也。阴阳二气。分而为三阴三阳。故六针调阴阳气。阴精七损。故当益之。八风为邪。故当除之。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故九窍节气。闭者通之。实者除而去之。此之谓九针之各有所主也。夫圣人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盖以针应数也。是九针之道;。一中有九。九九八十一以应律数。若谓一针在皮。六针调气。又不可与言针矣。)人心意应八风。(八风不常。而心意之变动如之。)人气应天。(天运不息。而人气之出入如之。)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发齿耳目共六。齿又为六六之数。而发之数不可数矣。律吕之数。推而广之。可千可万而万之外不可数矣。此又反复言之者。谓天地人之相应。通变之无穷也。)人阴阳脉血气应地。(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水循地行。脉随气转。)人肝目应之九。(肝开窍于目。

九窍之一也。一之九者。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也。)九窍三百六十五。(六节脏象论曰。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士五节。以为天地久矣。是人之经脉有三百六十五穴。孙络有三百六十五穴。溪谷之分。

亦有三百六十五穴。节之交亦有三百六十五会。皆外通于九窍。内本于九脏者也。)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之以候发母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简烂文。义理残缺。莫可寻究。而上古书。姑且载之。以伫后之具本也。按王冰乃隋唐时人。为唐太仆令。注素问八十一篇。年八十余。太宗幸其宅。自唐至今千有余岁。一百二十四字中。又亡一字矣。卢良侯曰。一百二十四字。连九窍三百六十五七字在内。然其间尚有成句可意会者。惜乎蠹损之文。

不模传也。按此亦见太素卷十九。杨注已谓章句难分。)

[卷六]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按针经刺节真邪篇曰。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朦。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故曰刺家不诊。谓用针之妙。神而明之。不待诊而后知之也。按此篇无问答之辞。

而曰论者。乃伯承上章。复补论刺节篇之未尽。而后人记之也。故曰长刺节论。玉师曰。诸阳之气在头。三阴之俞在背。

病者言头痛。则知病在阳而取之头。病者言发寒热。则知病在阴而取之背。至如腹有积而取之腹。筋挛痛而取之筋。肌肉痛而刺其肌。骨重酸而刺及骨。皆随病取刺之法。不待诊视而后知病之所在。故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此望切之外。

闻问之法也。)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此阳气大逆。故疾痛在头也。

藏、隐也。谓隐针而藏刺之也。盖头之皮肉最薄。易至于骨。故刺至骨而无伤骨。浅之而又无伤皮。盖皮者。针之道路也。针必由皮而进。浅则伤之。深则伤骨。在浅深之间则伤肉。此言浅深在意。而头刺之更难也。能难其所难。则易其所易矣。按灵枢刺节真邪篇。首章言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盖阳气从胸膈而上升。或逆满于胸中。或上逆于巅顶。故曰补灵枢之未尽。而以下诸病。大义相同。)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此论刺寒热之法也。治寒热者。阴刺之。阴刺之法。正入一。

旁入四。若深而专者。此病在脏。当取大脏以治之。刺大脏者。当迫于脏而刺背。盖脏俞之在背也。刺其俞而迫于脏。

则脏气与针会。而腹中之寒热去矣。与刺之要同法。发针而浅出其血焉。按灵枢官针篇曰。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今此篇以阴刺而取少阴之俞。用扬刺之法以治寒热之病。所谓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又一法也。

扬君立曰。此亦补十二节之未尽。)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腐肿者。谓肿中肉腐。故为脓血者。刺其腐上当视其痈肿之大小而浅深之。腐肿之大者。多脓血。浅刺之而脓血易出也。

小者。毒内陷。而尚未外溃。故当深之。必端内针。以取脓血。盖恐有坏良肉。为此故当端内其针。刺至血处而止。又按刺节真邪篇曰。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圆利针。与此论亦少有别。)病在少腹有积。刺皮ht以下。至少腹而止。

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骼音格音醪。此论刺少腹积之法也。ht作盾。肌浓也。

谓下至少腹间。视皮之肌浓处。即下针取之。盖腹内有积。则外见于皮间。故循于少腹之上下。至少腹而止。是其处也。

挟脊两旁四椎间。乃膏肓穴处。肓之原在脐下也。髂为腰骨。两髂季胁肋间。乃足少阳经脉之所循。盖少腹之积。邪在肝肾。故取少阳之经。导积热从针下而出也。)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踝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炅炯同。此厥阴寒疝之为病也。肝主疏泄。肝气逆。故不得大小便也。此为寒疝。故少腹痛而上连于腹也。少腹两股及腰踝骨间。为厥阴肝脉之所循。刺而多留之。俟其尽热而病自已。)病在筋。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此论刺筋痹之法也。诸筋皆属于节。

故筋挛节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名曰筋痹。痹者闭也。痛也。故者因也。为因于筋。故当刺在筋。筋在分肉间。而生于骨。故当从分肉内针。而不可中骨也。筋舒而病起。筋热而病已。即当止其针。)病在肌肤。肌肤尽痛。

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此论刺肌痹之法也。邪痹于肌。是以肌肉尽痛。此因伤于寒湿。盖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也。宜刺大小分肉之间。分肉之间。有三百六十五穴会。故当多发针而深取之。盖溪骨属骨。故当深之。而又无伤于筋骨也。伤筋骨者。则痈发而若有所变矣。候其气至。而诸分肉尽热。则病已而可以止针矣。按脉要精微篇。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如刺伤筋骨。而筋骨肿痛。有若风寒之变。故曰痈发若变。)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此论刺骨痹之法也。骨重难举。骨髓酸痛。而寒气至者。肾主骨而寒水主气也。病在骨。故当深刺之。以候骨气。为因其针道。在于大小分肉之间。故当从其道。而无伤脉肉也。候骨气至而针下热。病即已而可止其针。)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夫邪并于阳则狂。邪之中人。始于皮肤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在肌腠之阳邪。而入于阳脉。所谓重阳则狂矣。血气相乘。是以在阳脉。分肉之间。俱且寒且热也。当先刺其脉。使在脉阳实之邪已虚。而复出于肌肉。视其分肉尽热。是邪从肌肉而外散矣。)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此论刺癫疾之法也。朱永年曰。癫疾。久逆之所生也。故有病初发而岁一发者。不亟治之。则月一发矣。又不治之。则一月四五发矣。当取诸分肉诸脉之有过者而刺之。夫重阴则癫。故当候其寒气外至。其无寒者。以针调之。卢良侯曰。寒者须其热。热者须其寒。候邪正阴阳之变易也。病在阳者候其热。病在热者候其寒。取邪气之外出也。此用针机变之妙。不可不知。)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

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故且寒且热也。如热时汗出。

一日数遍者。先刺诸分理络脉。如汗出而且寒且热。是寒热之邪。将与汗共并而出。故当三日一刺。至百日而病已矣。

盖病而汗出者。因邪气相搏而汗出也。刺而汗出者。取汗而邪出也。)病大风。骨节重。堕眉隋。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

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大风、厉风也。从肌肉而直伤于骨髓。故骨节重。在肌肉而伤冲任之血气。故须眉堕也。因邪从肌肉而入。故当先刺肌肉。取汗出而至百日。复刺骨髓。取汗出而亦至百日。凡二百日。俟须眉生而止针。夫风之在分理络脉而为寒热病者。百日而已。大风而深入骨髓者倍已。盖百日者。气数之大周也。卢良侯曰。刺骨无伤髓。今厉毒入深而刺髓。百日不致销铄。所谓有故无殒。在知病外内之不惑也。此与风论之厉疡因证。少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