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时病论歌括新编>(三)温病

《时病论歌括新编》(三)温病·

温病之原,因冬受寒气伏而不发,久化为热,待来年春分之后,天气温暖,阳气弛张,伏气自内而动,一达于外,则表里皆热也。其症:口渴引饮,不恶寒而恶热,脉形愈按愈盛。不比春温外有寒邪,风温外有风邪,故初起时,寒邪可用辛温,风邪可用辛凉。而温病表无寒风,最忌辛散。若误表之,则变症蜂起,切当注意。如初起无汗,只宜用清凉透邪之法。有汗则用清热保津法。如脉象洪大而数,壮热谵妄,此为热在三焦,宜以清凉荡热法。若脉象沉实,口渴谵语,舌苔干燥,此为热在胃腑,宜用润下救津法。总之,凡属温病均忌辛温发汗,若误汗之则狂言脉躁,不可治也。然大热无汗则为死象;得汗反热,脉躁而盛者亦为死象;大热而脉反细小,手足厥冷者亦为死象;痉搐昏乱,脉见促结沉代者亦为死象。皆当注意。

『歌括』

温病之原冬受寒,伏至春分化热然。

阳自内动达于外,表里皆热渴饮干,

脉形愈按而愈盛,身但恶热不恶寒,

不比风温春温症,风温有风春温寒。

勿用辛温解表法,若误表之生变端。

清凉透邪施无汗,有汗清热保津安。

壮热谵妄洪大数,清凉荡热三焦宣。

沉实苔燥谵语渴,腑热润下救津堪。

若用辛温必狂躁,大热无汗凶象占。

得汗反热躁甚死。大热细厥死必干。

促结沉代昏痉搐,俱死之症医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