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自我调养巧治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

《自我调养巧治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神经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其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据卵巢有无排卵而分为有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两种。有排卵性功血多见于流产、分娩后的生育期妇女,无排卵性功血常见青春期少女或更年期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如先有数月停经,然后大量出血)、经期延长(流血往往2~3周或更长时间不止)、血量增多,或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常伴有贫血。亦有月经频发,量多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肾虚、脾虚、血热、血瘀,损伤,冲任,不能制约经血而使其非时妄行。治疗既要重视止血之先,又要调养血止之后,切不可血止则盲目乐观,放弃治疗与调养。

(一)起居调养法

病人要解除思想顾虑,正确看待本病,避免情绪紧张、焦躁和不良刺激,因为急火内攻更会使血流妄行,病情加重;出血期间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切勿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严禁房事,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并使用干净的卫生纸垫或卫生纸,不宜坐浴;居住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冬天要温暖,夏天要防潮;急性大量出血时,应尽快去医院治疗。

(二)饮食调养法

长期或大量出血,易造成贫血,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牛、鸡肉及动物肝类,菠菜,芹菜,油菜,桃,李,杏,红枣,桔子,橙子等。属热证者,还可选食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等;属血淤者,可适当配用酒及食醋等;血热者忌吃辛辣、葱、姜、蒜、芥末、茴香花椒等动火食物;虚寒者忌吃生冷果瓜及寒凉之品。此外,还可适当食用食疗方:

(1)豆腐2块,米醋100克,煮熟,饭前服食;或将木耳炒香,加适量水煮汤,白糖调服。适用于血热型崩漏(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色鲜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2)黄芪30克,核桃肉2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服食。或用牛肉250克,当归20克,生姜15克,加水煮熟,调味后吃肉喝汤。适用于脾肾虚型崩漏(经来无期,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薄,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腰酸腿软,纳差,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而细)。

(3)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鸡蛋2个,加适量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或将鲤鱼500克,开膛去杂物,洗净,切成鱼片,放入锅内,加入黄酒煮熟吃;鱼骨烤干研成细末,晨起用黄酒冲服。适用于血淤型崩漏(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淤斑,脉弦涩)。

(三)药物调养法

1.单方验方

(1)槐花18克,焙焦研成细末,用黄酒送服。

(2)红鸡冠花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

(3)美人蕉花9克,晒干研成细末,黄酒送服。每日两次。

(4)贯众3克,炒后研成细末,醋调服,每日3次。

(5)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6)丝瓜络炭15克,棕榈炭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7)崩漏出现虚脱时,可用人参12克,浓煎取汁,一次服完。或用人参12克,熟附片10克,浓煎汁,一次灌服。

2.中成药方

(1)云南白药,每次0.3~0.5克,每日2~3次,温水送服。

(2)固经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3)宫泰冲剂,每次2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开水化服。

(5)崩漏出现虚脱时,可用参三七粉3克,温水一次吞服,每日2次。或宫血宁,每次1~2粒,每日3次。

(四)针灸调养法

(1)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出血量的作用。

(2)体针:关元、三阴交、隐白穴,崩漏初起,量多色暗者,加刺血海、水泉;伴头晕耳鸣、午后潮热者,加刺太冲、太溪;漏下日久,神疲乏力者,灸脾俞、足三里;失血过多,汗出肢冷或昏厥者,重灸百会、气海。

(3)耳针:子宫穴、内分泌、皮质下,针刺,留针15~20分钟。

(4)耳穴压丸法:取子宫穴、内分泌、卵巢穴、肾穴、肾上腺及神门穴。每日取穴4个,用针柄测得所选耳穴的敏感点,并稍加压,使之留下压痕,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5×0.5厘米的胶布上,敷于所选穴位上,边敷边按摩,直至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每日按压3~5次,两耳交替按压。

(5)灸法:取精盐适量,填满脐孔,放上姜片,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稍感灼痛即压灭,再换1壮(即一个艾炷)。每次灸6~8壮,每日或隔日灸一次,3~5次为一疗程。

(五)按摩调养法

(1)仰卧,自行用指腹揉按气海穴数次。

(2)坐起,用拇指按揉双侧三阴交、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腑卧,由家人用双手拇指捏按患者背部的肾俞穴1分钟,以有沉胀感为宜。

(4)俯卧,由家人用双手按压患者命门穴至有沉胀感,并向小腹传导,然后双手顺势下移至八髎穴处,以中等力度揉按2分钟。

(六)药熨调养法川芎15克,当归30克,炒延胡索、炒五灵脂、小茴香肉苁蓉白芍白术白芷苍术乌药陈皮半夏各9克,柴胡6克,黄连、炒吴茱萸各3克,共研粗末,瓶贮备用。取适量药末用黄酒炒热,放于布袋,热熨脐孔及四周,熨后将药末敷于脐孔,外以胶布固定,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