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自我调养巧治病>感冒

《自我调养巧治病》感冒·

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患,民间又俗称“伤风”,是由于受风受寒后,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或细菌所致。常见表现有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流泪、恶寒、发热、周身不适或伴有轻微咳嗽等。症状严重,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者,称为“流感”。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所致。大致分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两类,若咽喉肿痛再加以上症状者,多为风热感冒,若咽部虽不适但不红肿热者,多为风寒感冒。

感冒一般病程为5~10天,预后良好。但也不尽然,如年老体弱或先天不足者,往往容易患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需配以精心调养。儿童患者若失治或误治,则易变生他病。如并发扁桃腺炎、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以至肾炎等。病虽小,宜重视。

(一)起居调养法

感冒多在气温骤降、受寒、淋雨或身体疲劳、大病后体虚时容易发生。故感冒后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同时应多休息、多饮开水;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再染他病;忌用力擤鼻涕。

(二)饮食调养法

感冒期内应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蛋汤、豆浆、瘦肉汤、面片汤等清淡的菜、食均可,另要多喝白开水,勿用饮料代替。下面介绍几个食疗方。

1.风寒感冒

(1)生姜适量,切细末,冲开水一杯,并加红糖或白糖适量,趁热一次服下。

(2)大蒜生姜各15克,切细末,冲开水一杯,并加红糖或白糖适量,趁热一次服下。

(3)生姜炒米粥:生姜30~50克,切细末,炒米(即大米入锅中略炒)50克,共煮成粥,加适量食盐及葱食用。

2.风热感冒

(1)生梨2~3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蒸服。

(2)菊花(杭菊)30克,泡水服。或用市售菊花晶适量泡水饮用。

(3)白萝卜250克,洗净切片,加水三怀,煎至两杯,加白糖少许,趁热服下一杯,半小时后再服一杯;或取萝卜洗净切片,加白糖适量,一夜后溶水,分次饮服。

(三)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大白菜根3个(切片)、葱白7根,香菜30克(切),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生姜3片、葱白10根、香豆豉6~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适用于风寒型感冒。

(3)板蓝根25~100克、大青叶15~60克、连翘9~15克、拳参15~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适用于风热型感冒。

2.中成药方

风热感冒咽痛明显者,可用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伴微咳,可用桑菊感冒片。若为风寒感冒,鼻塞流涕严重,可用清热感冒冲剂2袋,加速效感冒胶囊2粒,一次服用。若高烧不退,则需到医院就诊。

(四)针灸调养法

1.针刺法

针刺主穴合谷穴,单用提插法即可,至患者前额微汗出为止。偏风寒者配风池、列缺、外关等穴;偏风热者配风池、大椎、曲池等穴;头痛重者加印堂、太阳(放血);鼻塞重者加迎香。均毫针浅刺,用泻法。

2.拔罐法

(1)在大椎、肺俞、风门穴处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或留罐5~10分钟。体虚者可于肾俞穴处再加拔罐。

(2)取太阳、大椎、百会、少商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于大椎穴上用酒精闪火法置罐。

3.艾灸疗法

病人俯卧,在其大椎穴用艾条温和灸,每次20分钟。或用隔姜灸,每次三五壮,每天2~3次,应防皮肤灼伤。

(五)按摩推拿调养法

(1)按摩耳轮法:双手呈护耳状,以大小鱼际压住整个耳轮、上下移动,稍用力而不觉疼痛为度,至发热止。

(2)按摩迎香穴法:双手半握拳,食指按迎香穴,由内向外旋转按揉10分钟,或沿鼻旁两侧从迎香至上迎香穴,上下往复按摩,以局部酸沉发热感为度。

(3)按摩风池穴法:屈肘五指并拢,食、中、无名指紧贴风池穴,由外向内旋转按摩,以局部酸胀或上下走窜感为度。

(4)按摩太阳穴法:两手扶额头部,以两手拇指在两眉外尾端凹陷中的太阳穴进行揉法,每次约20~30次。

(六)其它调养法

1.药熨调养法

(1)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威灵仙10克、木瓜6克、桂枝6克、生姜3片、葱白10根,捣碎后分装两纱布袋中,水煎,用药汁熏洗,再用药袋热熨颈项,肩背等处,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适用于风寒型感冒。

(2)鲜生姜一块,切成薄片,煨热贴在前额及两侧太阳穴,盖上毛巾,用热水袋敷其上热熨,直至感到身暖、微汗止。

2.电吹风吹鼻法

用电吹风对准患者口、鼻吹热风,每天数次,每次吹5分钟,不多时,感冒症状即可消除或减轻。

3.蒸气熏面法

一杯自来水,用加热器加热,使蒸气大出时熏面,每次约3~5分钟,一天数次。注意远近适度,勿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