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本症疗法(添加)

《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本症疗法(添加)·

自吴氏温病条辨、王氏温热经纬二书行世,而医家始知伤寒自伤寒,温热自温热,然皆言新感温暑居多,而于伏气温热之理由,尚未发明尽致。兹将历代前哲言伏气温热之因、症、脉、治,一一详述于后。

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尺肤热甚,脉盛躁者,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故病温,虚甚死。经又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热病,太阳之脉,色荣颧骨,……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少阳之脉,色荣颊前,……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热病七八日,动喘而弦者,急刺之。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半日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骨髓,死不可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甚,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而静者生。凡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大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噤 也。此九者,不可刺也。当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廉按∶此二句实治温热之总诀)。此轩岐之论温热也。

秦越人难经曰∶湿温、温病、热病,……其所苦各不同。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又曰∶……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廉按∶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枕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此谓八会,为当时治热病者取穴用针之法)。此扁鹊之论温热也。

张长沙伤寒论(张石顽云∶仲景温病、热病诸例,向来混入伤寒六经例中,致使后世有以黄芩白虎汤误治伤寒者,有以黄芩白虎证误呼伤寒者;良由混次不分,以致蒙昧千古。今将温热诸条,另析此篇,俾学人知伤寒论自有温热症治也。)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半夏生姜汤主之。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廉按∶陆氏云∶心中懊 三句,语意当在汗下温针之上。)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廉按∶陆氏云∶白虎汤主之,语意在汗下之上。)伤寒脉浮滑,此表有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口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以上三阳发温热例)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喉中痛,虽尔,今复下利。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汤。(以上少阴发温热例)(廉按∶张石顽曰∶温热自里达表,故三阳合病最多。

发于三阳者易治,发于三阴者难治。然发于三阴者,必有所因,或因冷酒伤脾,或因郁怒伤肝,或因色欲伤肾,皆元气先伤,伏邪乘虚而发,设用甘温调补,岂不助邪转炽;若行苦寒峻攻,真元立致消亡,虽长沙复起,恐难为力矣。)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廉按∶丹田有热是伏邪,胸中有寒是新感寒湿,此湿痹之偏于热者,即是湿遏热伏之一证。但头汗出,亦是湿热上蒸,惟背强欲得被复向火,确是新感寒湿。

然必兼一身尽痛,关节烦疼。若纯是寒湿,误下必下利不止而死矣。实因湿未化燥,热未成实,医者下之太早,故哕而胸满,小便不利矣。张氏石顽主用黄连汤和解其上下之寒热,却是湿温救误之良法,故余仿其例,引为长沙论湿温之症。)此仲景之论温热也。

王氏伤寒例曰∶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廉按∶异气者,谓伏邪将发未发之际,又感别异之时气,引发伏邪而出也),当根据两感症病而治之。如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瘟气,变为温疫。此叔和之论温热也。

巢氏诸病源候论曰∶……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温热病者,皆由其冬时触冒之所致。有冬月触冒寒毒,伏至春暖始发病者;有冬月天时温暖,人感其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发泄,至夏遇热,温毒始发者。皆由表里受邪,经络损伤,脏腑俱病也。其候多端,姑言其要∶(一)温病发斑候∶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发斑;温毒发出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纹也。

(二)温病烦候∶此由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瓦斯在于心府而烦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而绕脐痛也。

(三)温病狂言候∶邪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阳盛故妄言骂詈,不避亲戚,大热遍身,狂言而妄闻视也。

(四)温病嗽候∶邪热客于胸府,上焦有热,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上乘于肺,故令嗽。

(五)温病呕候∶胃中有热,谷气入胃,与热相并,气逆则呕;或吐下后,饮水多,胃虚冷,亦为呕也。

(六)温病哕侯∶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气虚冷,亦令致哕。

(七)温病渴候∶热气入于肾谖,肾脏恶燥,热盛则肾燥,肾燥则渴引饮。

(八)温病变成黄候∶发汗不解,温毒瓦斯瘀结在胃,小便为之不利,故变成黄。身如金色。

(九)温毒咽痛候∶热毒在于胸府,……上攻咽喉,故痛,或生疮。

(十)温病毒攻眼候∶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乘虚上冲于目,故赤痛,重者生疮翳也。

(十一)温病衄候∶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

(十二)温病吐血候∶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有瘀血积,故吐血。

(十三)温病下利候∶风热入于肠胃,故令洞泄;若挟毒,则下黄赤汁及脓血。

(十四)温病脓血利候∶热毒甚者,伤于肠胃,故下脓血如鱼脑,或如烂肉汁,此由温毒瓦斯盛故也。

(十五)温病大便不通候∶脾胃有积热,发汗太过,则津液少,使胃干,结热在内,故大便不通。

(十六)温病小便不通候∶发汗后,津液少,膀胱有结热,……故小便不通。

(十七)温病下部疮候∶热攻肠胃,毒瓦斯既盛,谷气渐衰,故三虫动作,食人五脏,故下部生疮,重者肛烂。

(十八)温病劳复候∶为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更生于热,热气还入经络,复成病也。

故凡梳头洗浴诸劳事等,皆须慎之。

(十九)温病食复候∶凡得温毒病新瘥,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食犬、猪、羊肉,并肠、血、及肥鱼、炙脂、腻食,此必大下利,下利则不可复救。又禁食饼饵炙脍,枣栗诸生果,难消物,则不能消化,停积在于肠胃,便胀满结实,大小便不通,因更发热,复成病也。

(二十)温病阴阳易候∶阴阳易病者,是男子妇人温病新瘥,未平复而与之交接,因得病者,名为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阳易∶其妇人得病虽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阴易。……其病之状;身体热冲胸,头重不举,眼中生眯,四肢拘急,小腹 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气血虚,骨髓竭,便恍恍吸吸,气力转少,着床不能摇动,起居仰人,或引岁月方死。

(二十一)温病交接劳复候∶病虽瘥,阴阳未和,因早犯房室,令人阴肿缩入腹,腹 痛,名为交接之劳复也。

(二十二)温病瘥后诸病候∶其人先有宿疾,或患虚劳风冷,积聚寒疝等疾,因温热病发汗、吐、下之后,热邪虽退,而血气损伤,腑脏皆虚,故因兹而生诸病。

(二十三)热病烦候∶此由阳胜于阴,热气独盛,痞结于脏,则三焦隔绝,故身热而烦。

(二十四)热病 疮候∶此由表虚里实,热气盛则发疮,重者周布遍身,若疮色赤头白,则毒轻;色紫黑,则毒重。其形如登豆,故名登豆疮。

(二十五)热病斑疮候∶夫病在表,或未发汗,或已发汗、吐、下后,表证未解,毒瓦斯不散,烦热而渴,渴而不能饮,表虚里实,故身体发斑如锦纹。

(二十六)热病热疮候∶表有风湿与热气相搏,则身体生疮痒痛而脓汁出,甚者一瘥一剧。

(二十七)热病口疮候∶此由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

(二十八)热病咽喉疮候∶上实下虚,热气内盛,熏于咽喉,故生疮。

(二十九)热病大便不通候∶病经发汗,汗出多,则津液少,津液少,则胃干,结热在胃,故大便不通。又有腑脏自生于热者,此由三焦痞隔,脾胃不和,蓄热在内,亦大便不通也。

(三十)热病小便不通候∶热在膀胱,流于小肠,热盛则脾胃干,津液少,故小便不通。

(三十一)热病下利候∶热气攻于肠胃,胃虚则下赤黄汁,挟毒则成脓血。

(三十二)热病 候∶热气攻于肠胃,则谷气衰,所以三虫动作,食人五脏,及下部,重者肛烂见腑脏。

(三十三)热病毒攻眼候∶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乘虚则上冲于目,重者生疮翳及赤白膜也。

(三十四)热病毒攻手足候,人五脏六腑井荥俞,皆出于手足指,今毒瓦斯从腑脏而出,循于经络,攻于手足,故手足指皆肿赤 痛。

(三十五)热病呕候∶胃内有热,则谷气不和,新谷入胃,与热气相搏,胃气不平,故呕。或吐下已后,脏虚亦令呕也。

(三十六)热病哕候∶伏热在胃,则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已后,饮水多,胃内虚冷,亦令哕也。

(三十七)热病口干候∶此由五脏有虚热,脾胃不和,津液竭少。故口干。

(三十八)热病衄候∶心脏伤热所为也,……肺开窍于鼻,邪热与血气并,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

(三十九)热病劳复候∶夫热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故复病也。

(四十)热病后沉滞候∶凡病新瘥后,食猪肉羊血、肥鱼、脂腻等,必大下利,医所不能复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粢饴哺炙脍、枣栗诸果物,及坚牢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结热复病,还以药下之。此元方之论温热也。

孙氏千金方曰∶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默默但欲眠,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谵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葳蕤汤。又治温热病方十∶(一)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颈背双筋牵,先寒后热,腰强急缩,目中生花方。(栀子、豆豉、柴胡、鲜生地、大青芒硝白术、桂心、生姜石膏。)

(二)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中强直方。(元参、细辛栀子黄芩升麻芒硝石膏竹叶车前草。)

(三)治心腑脏温病,阴阳毒,战掉不安,惊动方,(大青黄芩栀子知母芒硝麻黄、元参、石膏、生葛根、生地黄。)

(四)治脾腑脏温病,阴阳毒,头重颈直,皮肉痹,结核隐起方。(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栀子寒水石、元参。)

(五)治肺腑脏温病,阴阳毒,咳嗽连续,声不绝,呕逆方。(麻黄栀子紫菀大青、元参、葛根、桂心、甘草杏仁前胡石膏。)

(六)治肾腑脏温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热毒内伤方。(茵陈栀子芒硝苦参、生葛、鲜生地、石膏葱白、豆豉。)

(七)治温毒攻胃,下黄赤汁,及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毒方。(栀子、豆豉、薤白。)

(八)治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栀子、豆豉、石膏、鼠屎。)

(九)治温病后,食太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栀子、豆豉、鼠屎、大黄。)

(十)治温病后,劳复,气欲绝方。(麦冬甘草大枣竹叶粳米。)

又曰∶凡热病新瘥后,食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则胃气虚冷,大利难禁,不下之必死,下之复危,皆难救也。热病及大病之后,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故凡温热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猪狗肉亦然。又当静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余劳尚可,女劳则死,当吐舌数寸,或吐涎而死。故温病新瘥,未满百日,气力不平复,而犯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皆难治多死。此思邈之论温热也。

王氏外台秘要曰∶……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外寒内热者,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利,有虚热烦渴者,宜服古今录验知母解肌汤。或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歇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因而梦泄者,除麻黄,加白薇人参各二钱,则止。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而咳心闷,呕吐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宜服古今录验漏芦橘皮汤,得下为佳。下后余症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汤。温毒发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宜服备急黑奴丸。若渴,但与水,须臾当寒,寒讫便汗,则解。日移五丈不觉,更服一丸。此疗六日胸中当大热,口噤,名坏病,医所不疗,服此丸多瘥。若但温毒发斑,宜服肘后黑膏,使毒从皮中出,则愈。

温病有热,饮水暴冷而呃者,宜服短剧茅根汤,枇杷叶饮子亦效,茅根橘皮汤尤佳。肺腑脏热,暴气斑点,宜服删繁香豉汤。温毒病吐下后,有余热而渴,宜服深师芍药汤。此 孙之论温热也。

朱氏类证活人书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其脉浮紧者,此名温病也。病由冬伤于寒,伏至夏至以前,发为温病,盖因春温暖之气而发也。治法解肌汤最良。热多者,烦渴发热,不恶寒,或虚烦,并竹叶石膏汤次第服之。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薄,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当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汗即谵言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也。治法宜葳蕤汤。若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渴甚者,栝蒌根汤;脉浮身重汗出者,汉防己汤。两胫逆冷,满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病由湿热相薄,则发湿温。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出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 。如此死者,医杀之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初春病患肌肉发斑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此名温毒也。温毒发斑者,冬时触冒疹毒,至春始发。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瓦斯不散,故发斑,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葛根橘皮汤主之,黄连橘皮汤尤佳。病患先热后寒,尺寸脉俱盛,此名温疟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久不愈者,服疟母煎丸,当自愈。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此名热病也。病由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法桂枝石膏汤主之,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此奉议之论温热也。

刘河间伤寒六书云∶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无表而热者,谓之里热。凡表里俱热之症,或半在表,或半在里,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当和解;用凉膈、天水二散合服,水煎解之。或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或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合和解之。若仍不能退其热者,用黄连解毒汤,直清里热。热势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气汤下之,双除表里之热,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亦佳。下症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汤,或知母石膏汤。其症初起,有暴发而为热者,病在心肺,宜用局方雄黄解毒丸。有里病积热者,病在肾肝,宜用局方妙香丸。如上焦热而烦者,宜用牛黄散。但上焦热,无他症者,宜用桔梗汤。中焦有湿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藿、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中焦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

脏腑热极,大便闭结者,宜用大黄牵牛散。若病久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肠 下血,骨蒸痿弱,四肢无力,不能运动者,此久热骨蒸也,病在下焦肝肾,宜养血益阴,热能自退,当归、生地合钱氏地黄丸之类。如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宜用牛黄膏以宣解之。如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宜用当归承气汤下之。若两胁肋热,或一身夜热,或日晡肌热者,皆为血热也,四顺饮子主之,若小便闭而不通,脐下状如复碗,痛闷不可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三焦气不化也,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令气通达,小便自通。此守真之论温热也。

李氏此事难知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木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此东垣之论温热也。

朱氏脉因证治云∶因房劳辛苦之过,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厉之气,严寒之毒,中而即病,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皆热不得发泄,郁蒸于内,遇感而发,虽曰伤寒,实为热病,死症甚多。

(一)温病二三日,体热腹满头痛,饮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二)温病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劲,十二日死。

(三)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痛,目不赤,身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之不弹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四)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五)温病厥汗出,肾脉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六)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

(七)热病七八日,不汗躁狂,口舌暴燥焦黑,脉反细弱、或代者死。

(八)热病得汗,脉躁者死,脉转大者死。

(九)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不汗者四日死。

(十)热病脉涩小疾,腹满膨胀,身热不得大小便死。

(十一)热病脉浮大绝,喘而短气,大衄不止,腹中疼死。

(十二)热病脉浮洪,肠鸣腹满,四肢清,注泄死。

(十三)热病脉绝动疾,便血,夺形肉,身热甚死。

(十四)热病脉小疾,咳喘眩悸,夺形肉,身热死。

(十五)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视不见者死。

(十六)热病脉转小,身热甚死。

(十七)热病脉转小,身热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缝,躁扰不卧死。

(十八)热病呕血,咳而烦满,身黄腹胀,泄不止,脉绝死。

(十九)热病螈 ,狂走不能食,腹满,胸痛引腰脊,呕血死。

(二十)热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死。

(二十一)热病在肾,口干渴,舌燥黄赤,日夜饮水不知,腹大胀尚饮,目无精光者死。

(二十二)热病喘咳唾血,手足腹肿,面黄,振栗不言,名肺绝死,丁日死(后仿此)。

(二十三)热病头痛,呕宿汗,呕逆吐血,水浆不入口,狂妄,腹大满,名脾绝死。

(二十四)热病烦满骨痛,嗌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笑而哭,名心绝死。

(二十五)热病僵卧,足不安地,呕血,血妄行,遗屎溺,名肝绝死。

(二十六)热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气,目视不明,汗如珠,名肾绝死,此丹溪之论温热也。

王氏溯洄集云∶伤寒,以病因而为病名∶温病、热病,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病名。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伏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伤寒,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风寒在表,而表气受伤故也;后发之温病、热病,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重在风寒新中,而表气亦受伤故也。若无新中之风寒,则无恶风恶寒之证,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如此,则知热病亦如此。……且温病、热病,亦有先见表证而后传里者。盖伏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遂复还里而成可攻之证,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或者不悟此理,乃于春夏温病、热病而求浮紧之脉,不亦疏乎!殊不知紧为寒脉,有寒邪则见之,无寒邪则不见也。其温病、热病或见紧脉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与内伤过度之冷食也。岂其本然哉!夫温病、热病之脉,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诚由郁热在内故也。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风寒,否则非温病、热病,自是暴感风寒之病耳!凡温病、热病,若无重感,表证虽间见,而里病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时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余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虽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其间有误攻里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新感症,邪纯在表,未入于里故也,不可与温病、热病同论。……虽然,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固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若温病、热病被时行不正之气所发,及重感异气而变者,则又当观其何时何气,参酌而治,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伤寒药通治也。此安道之论温热也。

汪氏证治要诀云∶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更遇温热,则为温毒。热比温为尤重故也。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病较重。此伏气之温病也。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以此观之,是春之病温,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则为温病,与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辨其病源之不同而已。此石山之论温热也。

王氏伤寒准绳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按活人所云∶温病有二∶其用升麻解肌汤者,乃正伤寒太阳证,恶寒而不渴者,特以其发于温暖之时,故谓之温病尔;其用竹叶石膏汤者,乃仲景所谓渴不恶寒之温病也,必须细别,勿令误也。然不恶寒而渴之温病,四时皆有之,不独春时而已,发汗不解,身灼热者,为风温。其证脉浮汗自出,身重多眠。其病不独见于春间。胫冷,腹满、头痛、渴而热者,为湿温。汗少者,白虎加苍术;汗多者,白虎加桂枝。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初春发斑咳嗽,其病最重。若无汗者,以三黄石膏汤汗之;若有自汗者,宜人参白虎汤主之;烦热错语不得眠者,白虎黄连解毒汤主之;表热又盛者,加葛根;若内实大便不通,宜三黄泻心汤下之,或大柴胡汤加芒硝下之亦可。若斑出如锦纹者,多难治,人参化斑汤,元参、升麻合黑膏,大青四物汤主之。若冬伤于寒,至夏而变为热病者,此则遇时而发,自内达表之病,俗谓晚发是也,又非暴中暑热新病之可比。但新中暑病脉虚,晚发热病脉盛。此肯堂之论温热也。

方氏丹溪心法附余云∶温热之病,皆由秋冬之时,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其时天气收藏,不能即发,以致气血怫郁,变为积热。至春夏之际,又因外感内伤,触动积热,其时天气升浮,故能发出。其热自内达外,初以表里俱热,宜用凉膈散、双解散之类,辛凉之剂,两除表里之热。久则表热微而里热甚,又宜用大柴胡汤、三一承气汤之类,苦寒之剂以泻之,则热退身凉而病自已也。但凉膈、双解,治表里俱实者最妙,如初起表虚者多自汗,二方中宜去麻黄薄荷∶里虚者多泄泻,二方中宜去芒硝大黄。若表里俱虚,而燥热烦渴者,宜用人参白虎汤。今人不谙伏气温热之证,表里俱热。认作即病伤寒之证,表热里和。便用麻黄汤、桂枝汤、五积散、圣散子辛温之剂以发表,则内热愈甚,而斑黄狂乱之证起矣,或未用辛凉之剂以发表,便用承气汤苦寒之剂以攻里,则表热未去,而结胸虚痞之证作矣。故治温热病,全在初起时辨明发表、攻里之先后,方可施治。此古庵之论温热也。

自上古以迄前明,历代前哲论温热之因、症、脉、治,可谓言之详明矣!奈近今伤寒专家,尚不知伤寒自伤寒,温热自温热,更不知伤寒自表传里,温热自里达表之病理;凡遇伏气温热,率称伤寒,辛温发表,杂药乱投,以致轻者重,重者危,危者莫救。间有明知温热,首用辛凉清解,或苦辛开泄者,反诬其将邪遏进。殊不知温热之邪,自内而出,病本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自宜双解表、中、里三者之热为正治,何遏之有哉。兹集诸家名论以表彰之,俾学人知温热本证,自有精当之疗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