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中医疾病预测>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中医疾病预测》第一节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亦存在着全息。每一个局部皆为全身的缩影。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体表是一张由众多全息场重叠而成的巨大全息片。中医2000多年前的《内经》早就论述了缩影理论,详载了颜面—内脏相关学说。如:“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灵枢·五色》),说明五脏之气,皆可阅候于面,揭示了面部为全身内脏的缩影,除面部外,人体的耳、眼、鼻、手、足、腹、背等等,在这些局部皆可观察全身变化的信息,甚至鼻腔和咽腔壁亦分布有反映特定整体部位的一些区域,诸如第二指掌骨……都有全身内脏的缩影。

此外,色味先兆亦有全息内容,颜色和脏腑之间,同样亦有特定关系,如《素问·五藏生成论篇》曰:“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音声亦有全息内容,音声和脏腑有着特定关系,如角音应肝,徵音应心,宫音应脾,商音应肺,羽音应肾。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

总之,每一个脏既是一个小系统,又是整体脏腑大系统的全息。全息的实质,实际上是揭示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人体的各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局部可以集中整体的功能,如《灵枢·大惑》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局部存在整体信息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许多局部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由局部构成,由于物质结构上的整体性,因此功能上也就为整体统一性,这样通过诊查局部便可窥视整体,如《灵枢·外揣》曰:“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师传》曰:“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故每一个小局部都包含着五脏信息。整体在每一个局部都有相应反映区域,全息理论说明躯体各部位与脏腑之间皆有特定的相应关系。

此外,不仅体表五管具有内脏全息缩影的特点,内体每一脏器亦都具有全息特性,如五神藏理论,虽然心主藏神,但实际上每一个脏器都藏神,都有神的全息,神有异常,每一个脏器都可反映出来。就是说人体不仅具有解剖全息,而且还具有生理全息。有生理全息就必然存在病理全息,生理与病理是根本与枝叶的关系。

所谓病理全息,即指人体局部和整体之间存在着病理信息的互通,就是说某一局部有病变,在整体可以有信息存在,同样整体有病,其信息可以反映于局部,因此病理全息理论是先兆证产生的基础。

质言之,全息的实质实际上是内外关系的体现,人体内部脏器在外部均有特定对应关系,而且特异性极强,不仅在部位上相对应,在疾病发展变化趋势上也是相应的。《灵枢·五色》曰:“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正如希波格拉底氏所言:“在身体的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中……这个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而这些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能把一切变化传给其它部分。”希氏认为:人体即使很小部分的损害,全身都会共感苦痛,因此哪怕是最微小的病变,在人体相应部分亦会获得信息。以上说明,病理全息和生理全息密切相关,生理全息是病理全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