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黄胆·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尚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 豆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
硝石 矾石(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二服。
□桂枝白芍生姜(各一钱五分)黄甘草(各一钱) 枣(二个) 热服,须臾饮热汤即汗,若不汗,更服。
□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针砂(一斤) 以醋炒为末,入糯米炒极黄,为末,亦用一斤,醋糊丸,如桐子大,每米饮下四五十丸。忌口。轻者服五两,重者七两愈。
□香附(一斤,童便浸)甘草(二两)针砂(一斤,炒红色,醋淬三次)苦参(春夏二两,秋冬一两) 浓朴(姜炒黑,五两)白芍(五两)陈皮(三两)山楂(五两)苍术(五两)青皮(六两)白术(三两)茯苓(三两) 醋糊丸,米饮下,弱者白术汤下。忌一切生冷油腻,荤发 硬之物。服过七日,手心即凉,口唇内有红晕起,调理半月愈。虚人佐以四君子汤。
□
皂矾(不拘多少,置砂锅内炒通赤,用米醋点之,烧用木炭) 上为末,枣肉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陈皮苍术浓朴(制)三棱白术青皮(各五钱)香附(一斤)甘草(二两)针砂(十两,炒红,醋淬) 上为末,醋糊丸,空心盐汤下五十丸,晚食前酒下亦可。忌狗肉。
□地黄仙灵脾防风(各二钱半)荆芥穗(一两)何首乌(二钱半) 食后服,日三服,沸汤下一钱。
□茵陈叶(一钱)茯苓(去皮,五分)栀子仁苍术(去皮,炒)白术(各三钱)黄芩(生,六分)黄连(去须)枳壳(麸炒)猪苓(去皮)泽泻陈皮汉防己(各二分)青皮(去白,一分) 上用长流水煎,食前温服。
□苦参(三两)龙胆草(一两)牛胆(一枚,取汁) 上为末,用牛胆汁入少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热水或生姜,甘草煎汤送,兼红丸子服亦可。(方见伤饮食。)
□
干葛枇杷叶(去毛) 桑白皮霍香叶陈皮白茯苓枳 子(各等分) 水煎,送酒煮黄连丸。(丸方见伤暑。)
□人参白术茯苓白芍黄扁豆(各二钱) 炙草(一钱) 姜、枣煎。
□升麻(二钱半)苍术(五分)防风(二分半)独活白术柴胡羌活干葛(各二分半)茯苓猪苓泽泻(各一分半)甘草(一分半)黄柏(一分)人参神曲(各三分)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