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万病回春>中寒

《万病回春》中寒·

脉∶中寒紧涩,阴阳俱盛,法当无汗,有汗伤命。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经也。(此伤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回阳救急汤 治伤寒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过于肘膝,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脉来沉迟无力,即是寒中阴经真寒症。不从阳经传来。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汁制)干姜肉桂附子(煨去皮脐)五味子甘草(炙)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茱萸,无脉加猪胆汁一匙,泄泻不止加黄、升麻;呕吐不止加生姜汁。

上锉剂,生姜煎服。仓卒无药不便,可用葱熨法,或艾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于外,以复阳气。稍待苏醒,灌入姜汁,煎服回阳汤。

寒中太阴者,则中脘疼痛也。

理中汤 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下利、鸭溏,蛔厥,霍乱等症。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二钱半)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渣温服。如肾气动急,去白术肉桂二钱,如吐多者,去白术生姜三钱;

如下多倍白术人参,添水煎,寒多者加干姜一钱半,腹痛满、下利、脉沉迟而微者加炮附子二钱;如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疸,本方中加茵陈蒿二钱,如霍乱转筋加石膏五钱火 ,如痞满而胃寒,或霍乱吐泻不渴,胸满未成结胸者,或厥阴饥不能食、食吐蛔者,用理中丸。以本方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白汤半盏化下。

寒中少阴者,则脐腹疼痛也。

五积散 治中寒及感冒寒邪,头疼身痛、腰背拘急、恶寒、呕吐、腹痛,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寒湿客于经络,腰背酸疼及妇人经脉不通并治。白芷当归川芎陈皮浓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白芍(炒)枳壳(麸炒)桔梗(去芦)半夏(姜制。各一钱)干姜官桂(各五分)麻黄(八分)甘草(三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寒中厥阴者,则小腹疼痛也。

四逆汤 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及三阴症脉微欲绝、手足厥冷。四逆名者,即四肢厥冷也。大附子(一个,去皮脐,破入片,生用)甘草(炙,六钱)干姜(五钱)

上锉三剂,水煎温服,取少汗乃愈。

灸阴症法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用艾火灸二七壮,但手足温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

蒸脐法 用麝香半夏皂荚各一字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灸二七壮,灸关元、气海二七壮。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阴自退而阳自复矣。

熨脐法 用葱头缚一把,切去叶留白根,切饼二寸许,连缚四五饼,先将麝香硫黄二字填于脐中,放葱饼于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再换饼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大小便不通,以利即止。

揉脐法 用吴茱萸二三合、麸皮一升、食盐一合,拌匀热炒,以绢包之,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