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释痉·
《玉篇》 ,充至切,恶也;痉,渠并切,风强病。二字义别。《素问》气厥、五常政等篇,及《伤寒》旧本痉皆作 。许叔微《百证歌》以为名异实同,而字仍作 ,不改。成无己注伤寒,则直云 字误,亦不改。今本作痉,传写者之故。近代但知痉,无有能知 者。泉案作为是。古人列病,恒重乎证。 乃痉之总号,痉乃 之一端。观仲景云∶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明此数者,皆为恶候,故知当作 。若痉字则因劲而起,专指口噤、背反张言,不足以赅余恶。是痉者证名, 者病名。人体强直,有似劲象,故谓之劲;去力加 即为痉,可逆溯而得也。《巢源》亦作 ,故得与痫冒混称。痫固小儿之恶候,冒亦产家之恶候,病不同而恶则同,此其所以混称之欤!《说文》 部无 字,厂部有 字,云碍止也。然则邪气碍止不去,乃见恶候, 即 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