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产后禁用的药物。清·倪东溟《产宝家传》:“产后气不顺,禁服枳实、厚朴耗气等药;产后伤食禁服大黄、三棱、莪术;产后身热禁服芩、连、栀、柏;七日内禁服地黄、芍药;戒有血块服牛膝、蓬术、苏木;戒大便不通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之候。”又名尸咽喉。后人有谓:“阴阳不和,肺脾壅盛,风热毒气,不能宣通。故令尸虫发动,上蚀于喉。或痒或疼,如之候也,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宫代表土运,土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宫。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气所致。”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青皮、桑白皮、葳蕤各一两,大黄、玄参、栀子、青盐(后入)各五钱,竹叶一握。水煎去滓,微热淋洗患眼。治眼白睛肿起,赤碜痛痒。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条。指病聤耳,脓水不涸。即聤耳。详该条。
见《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古时用此来解释经络学说中三阴三阳气机变化的特点。(按“关”原文作“开”,应据《黄帝内经太素》卷十《经脉根结》及《素问·阴阳离合论》新校正引《九墟》文改为“关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抽筋痧,两足筋抽疼甚,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宜放毒血,治宜丁香阿魏丸等。参见痧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胸堂五十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又“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又“男子卵大癫病,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位置不详。后《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定位在“外踝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主治瘰疬,肩臂痛,手不能举动等。艾炷灸3~7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