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病名曰“息”,古来有两种解释: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②《圣济总录》一百十六
【生卒】:537~617?【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见《饮片新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血证论》卷五。早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关于干血的记载,症状及治疗与本病一致。病因五劳所伤,虚火久蒸,干血内结,瘀滞不通,久则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血不通外荣。症见经闭不行,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气逆上冲,正在心端。下之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皆冲气犯心,心受其害,且汗下则心液泄,故见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汤。”参见冲脉病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方》卷五,即旋耳疮,详该条。
见《医方集解》。银花、连翘、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甘草。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薄荷,水煎服。治痈疮红肿疼痛,属热毒为患者。
【介绍】:见陈司成条。
见《山西中药志》。即莲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