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黄色而臭的证候。因伤热乳引起胃肠积热所致。治宜清肠和胃。用黄芩汤加减。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时毒。见该条。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川芎碱,冰片。滴丸剂,每服四至六小粒,急性发作时十至十五粒,吞服或含服。功能活血止痛。治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
足底中心。其中心点为涌泉穴部位。《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漏芦汤第一方,见漏芦汤条。
丛书名。清·徐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