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目赤畏热,一二日两睑渐肿硬,俨如蚌蛤之紧合者是。盖痰燥血滞,脾火上泄,故睑硬,睛因火炙,未免痛而泣出,经所谓土极似木,非肝病也,必有椒粟生于其内,治当敷软,翻胞开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气血两虚,风邪外乘而言。症见鼻塞声重,流清涕,自汗,恶风等。若恶露未尽,而小腹痛者宜行血理气,用《金匮》旋复花汤;若恶露已尽,小腹不痛,但头痛身热,足冷自汗,咳嗽者,治宜和营卫,黄芪建中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桔梗,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妇女的阴道外口。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参见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