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栝蒌一个(制熟去仁,以童便一升相合,研绞取汁),酥一两,生甘草末一分,蜜三两。加水慢火煎如稀饧,每服五分,清粥饮调下,日四、五次。治小儿咳嗽不止,心神烦闷。
病证名。指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明医杂著》卷二:“午后嗽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愚按前症,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滋
【介绍】:见高武条。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铁包金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忧郁思虑而得。症为颈部或腋下生核,伴有寒热,终成漏症。初宜内服犀角散。破溃有脓者可用雄黄一分,白矾一分,龙胆三分,细辛半两,川大黄半两,地胆半两,石决明一分,续断
病名。①由冬伤于寒遗毒未尽,深陷厥少二阴经,致火毒炎喉,咽喉肿痛,面赤腮肿,甚或项外漫肿,咽喉闭塞,汤水难咽,语言难出(《病源辞典》)。治宜清余毒,消肿痛。可选用普济消毒饮、竹叶石膏汤等加减。②由寒邪
南通王胪卿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大黄、黄连、姜淀粉、巴豆霜、川贝母、荸荠粉、制南星、朱砂。微丸剂,每丸0.3克,半岁以内每次服五粒;六个月至三周岁,每超过一个月加一粒;三周岁以上,每超过一岁加五
运气术语。即寒化。因气寒而万物藏敛,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谓太阳之气到来,寒水之气敷布,万物隐藏。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有因脾胃湿热而致者,足心热而不时汗出。因于脾胃虚寒者,足心冷汗时出。参见手足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