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官吏兼医。淄川(今山东淄博)人。1559年进士。得《医便》,于巡按陕西时辑刻(1569),补入见闻治愈,厘为两卷,翻刻者众多。后经刘藩伯补订,再刻于湖南,书名《增刻医便》。万历间又经王三才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赤小豆、黄皮、白蔹、白芷、天花粉、天南星各等分。为细末,阴症用米醋与蜜水,阳症用商陆根或芭蕉油调后围罨患处。治肿毒。
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手足小指穴条
病名。为痰浊上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声如拽锯。参见喉吤条。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见《医方考》卷三。干姜、黄芩、桂心、半夏、甘草、橘皮、干地黄、芍药各二两,桔梗三两,枳实五枚,人参一两,吴茱萸五合。水煎服。治气噎膈者。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附地菜,详该条。
以熏灸脐部治疗疾病的方法。《寿世保元》:“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能补诸虚百病,益寿延年。麝香五分为末入脐内,后用药末放麝香上,将面作圈围住,上用槐皮灸一百二十壮,不时需换槐皮。龙骨、虎骨、蛇骨、丁香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名。小儿暑病之一。出《幼科要略》。为感受暑邪而致的突然昏迷。多因小儿平素体质较差,元气虚弱,感受暑热之邪,热迫营血,逆传心包;或由于暑邪挟湿,湿浊生痰,痰浊上冲,蒙蔽心窍,以致出现突然昏迷,不省人事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黄狗肾之产于广东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