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由肺胃积热,火毒炽盛,痰涎壅塞以致咽喉阻塞,呼吸吞咽不利。常可见于某些咽喉病如喉痈、喉风等及全身性疾患。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病名。①指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症。多由骨髓空虚,邪气乘隙侵袭所致。《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痠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症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治宜补肾祛邪,用安肾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因风冷之气客于肌肤,搏于血气而成。患处作痒,略高出皮面,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搔起白屑,久则皮肤顽厚。外搽癣药水或土槿皮酊。本病相当于体癣。
见《分类草药性》,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脾气不足、脾胃虚弱。多因饥饱失常,忧思劳倦,脾胃受伤所致。可见脾失健运、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各详该条。《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
综合性医书。又名《古今医统》。100卷。明·徐春甫辑于1556年。本书辑录明以前的历代医书及经史百家有关医药资料,分类编写而成。其中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内经》要旨、各家医论、脉候、运气、经穴、针灸、临
见女科辑要条。
见内经评文条。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枳实一钱,炒白术、神曲、炒麦芽各三钱,茯苓二两,赤小豆、车前子各一两。后三味煎汤代水,再煎余药服。治湿痰挟气阻滞胸腹而致的痰胀,腹胀轻减而喘肿未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