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的头晕目眩。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之分。风邪眩晕,症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症见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
【介绍】:见王钖鑫条。
见新修本草条。
即尿。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升麻、柴胡、防风、神曲、泽泻、猪苓、苍术、陈皮、甘草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介绍】:见王肯堂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九牛造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