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犀黄丸,见该条。
证名。指肾水凌肺所致的哮证。《类证治裁》卷三:“肾哮,火急者,勿骤用苦寒,宜温劫之,用椒目五、六钱,研细,分二、三次,姜汤调服。”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严子成条。
见清·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白色。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威灵仙之简称,详该条。
出《千金翼方》卷十一。古人认为乳母热甚哺儿,令儿致病。因热伤肺胃,儿饮其乳,肺胃之气上逆,则面黄不食,甚或呕吐气急。
正骨器械。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又名竹箍。用于髌骨骨折及错位的固定。用竹或铁丝编制,或用橡皮制成。形状为较髌骨稍大的圆圈,并带四个“小足”,用纱布缠裹。用时将圈套于整复后髌骨的周围,缚于腘部垫的木板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