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程门雪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伤食后引起的抽搐。小儿乳食停滞,蓄积胃肠,湿郁则生热,热极生风,发为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食后得之,身体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而发搐。”病机为脾虚肝旺。明·陈治《幼幼近编》:“若因饮
书名。10卷,附录1卷。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刊于1919年。本书集王氏医案详加注释。分析病情,辨明病所。原案中有漏叙脉象、病情、方药分量等情况,石氏绎注时,凭个人分析予以酌情补入。其目的是为了帮
①病因六淫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燥与湿对。燥病易伤津液。临床表现多为目赤、口鼻唇舌干燥、干咳、胁痛等。其偏热者为温燥,偏寒者为凉燥。②阴津亏损时出现的内燥证候。参见内燥条。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各详该条。
麻疹后期而吐痰者。《麻疹全书》:“吐痰之证有二:有吐出而白者;有吐出而成块者,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俱宜清肺消痰降火为急,以杏仁清肺汤去甘草、桔梗,加黄芩,……但清痰切勿用半夏、南星等燥药,惟宜用天花
五种泄泻的总称。①《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②《宣明论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详各该条。
证名。即呼呷有声,喉有痰鸣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卷十四:“呷嗽者,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治宜消痰破气。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病证名。指经行时,指趾疼痛,经后自消。多因寒凝气滞血瘀,肢端血脉受阻所致。症见指、趾胀痛,肿胀触痛、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胸胁胀痛,经血色暗有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