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俱热证

表里俱热证

证名。指表热里热症状同时存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多由表证未解,邪热入里,或原有里热,又感温邪所致。《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里皆热?如伤寒阳明证传于本腑,外而肌肉,内而胃腑,热气熏蒸,口渴谵语,此散漫之热邪未结聚,治用白虎汤,外透肌肤,内清腑脏。俾表里两解,不比邪热结实,专在肠胃可下而愈也。……正伤寒有此,而温热之病,更多有此,不可不察。”详表热证里热证条。

猜你喜欢

  • 上管

    见上脘条。

  • 甘寒滋润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内脏津液不足,或热病化燥伤阴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燥咯血,手足心烦热,用百合固金汤;热病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或大便秘结,用益胃汤、增液汤。

  • 初生儿

    从出生到一个月内为初生儿。《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第六命名为新生儿。此期小儿初离母体,形气未充,肌肤嫩弱,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接触外界事物,应特别注意寒温调护,以防感邪致病。

  • 大天心

    推拿穴位名。又名上天心。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额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上天心者,大夫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上视,往下揉;眼珠下视,往上揉;两目不开,左右

  • 温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熟地黄一斤,肉苁蓉(酒浸)、麦门冬、牛膝(酒浸)、五味子、巴戟天、炙甘草各八两,茯神(去木)、炮姜各五两,杜仲三两(姜汁淹,炒断)。为末,每服二钱,空腹温酒送下,日二、三次

  • 血参根

    见《山东中药》。为丹参之别名。详该条。

  • 叶汝楠

    【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 董玉鹤

    【介绍】:见董炳条。

  • 棕树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棕榈子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书名。8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