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寒经行后期

血寒经行后期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亦名血寒经迟。多因经产之时,感受寒凉,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血为寒滞,运行失常所致。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绞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形寒畏冷。治宜温经行滞。方用温经汤(《金匮要略》: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人参肉桂吴茱萸丹皮阿胶半夏麦门冬生姜)。若见经血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面色白,头晕气短,腰痠乏力等,则为冲任虚寒,血行无力所致,宜温经养血,方用大营煎

猜你喜欢

  • 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卷一方。香薷、厚朴、连翘各二钱,金银花、鲜扁豆花各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功能祛暑清热,化湿和中。治感受暑邪,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心烦口渴

  • 移光定位

    古代测天以定节气的方法。其法以树立木杆或用圭表以观测日影的投射位置、长度等来测定时令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 灰黑干苔裂纹舌

    舌苔灰黑而干燥,满舌裂纹。主脏腑热盛,或热灼真阴。若脏腑热盛,热邪结实,可攻下;邪未结实,则宜清热生津;若真阴亏竭,可清热滋阴为治(见《辨舌指南》)。

  • 肠澼下血

    病证名。指肠澼(痢疾古称)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桶涌出也。”详痢疾、血痢条。

  • 女科秘诀大全

    妇科著作,5卷。清·陈莲舫编于1909年。作者指出:“妇人阴性偏拗,幽居多郁,七情所染,坚不可破,且面加粉饰,语多隐讳,仅凭切脉一端下药岂能免误”?遂选集诸家论说,结合临证实践,分经脉、胎前、产后、杂

  • 喉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人多有患之者。”《咽喉经验秘传》)。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

  • 寒湿泻

    病证名。指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泄泻清白,或乳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白,不作渴者,此寒湿也。”治宜温中利湿。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

  • 陇(lǒng 笼)

    ①高、隆起。《素问·离合真邪论》:“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②并陇。《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

    指手少阳三焦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

  • 修事

    出《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专论药物炮制方法。详炮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