蟀谷
见率骨条。
见率骨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芜荑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①古病名。指脾积。见《难经·五十四难》。《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疗
书名。1卷。金·镏洪编(亦有题作金·刘完素著)。本书所论伤寒,实际以温热病为主,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后人将此本附刊于《河间六书》之后。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旸。江苏江阴人。著有《医学求是》、《吴东旸医案》(1879年)。
即防己黄芪汤,见该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腰痛痧》:“痧毒入肾,则腰病不能俛仰。若误饮热汤、热酒,必然烦躁昏迷,手足搦搐,舌短耳聋,垂毙而已。”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右尺洪实,或兼歇止者,急刺腿湾出黑血;刺中魁穴,以香油钱
出《千金要方》卷五。即客忤,详该条。
病证名。指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症见发热烦渴,至夜转剧,恶食,痢下五色,脓血稠粘,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等。治宜救阴泄热为主。可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
【生卒】:1662~1718【介绍】:清代医家。字缵功,号学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屡考科举不中,于是以医为业。著有《医要》一书,当时没有刊行,后被载入《吴医汇讲》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