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皮损如小栗浆,搔破有水出。类似丘疹性皮炎。
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太平圣惠方》:“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溃肿消,脓色鲜而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声清朗,四善也;体气和平,五善也。”疮疡患者见者为顺证,易治易愈。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雄黄、鳖头(煅黄色)、轻粉各一钱,藜芦二钱,冰片二分。为细末和匀,先用芎归汤第二方熏洗患处,随后搽药。治阴挺。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子癎。《坤元是宝》:“有孕眩晕,或冷麻,甚至昏倒仆地者为子癎,亦名儿风。”详子癎条。
见《本草述钩元》。为红豆蔻之简称,详该条。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见《广西植物名录》。为毛冬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