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王之政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饱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的蓄血。《张氏医通·诸血门》:“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
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见血漏条。
书名。12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1~3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4~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即神仙百解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