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虫蛔痨

猜你喜欢

  • 悬阳

    悬,提举;阳,神气。指提举病人的神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两卫。”

  • 双燕口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两边,靠于上腭左右俱有。皆红肿不能吞咽,甚至肿出舌上来,连舌亦痛。用刀之法,宜靠肿处将刀轻轻刺破,切不可深。”

  • 妊娠衄血

    病证名。亦名胎前鼻衄。见《证治准绳·女科》。多因孕后嗜食辛辣,积热不散,上蒸于肺,灼伤肺络,血随上逆,发为鼻衄。若衄血不止,热伤胞络,有坠胎之虞。宜养阴清热,止血安胎。用丹皮汤(《竹林寺女科秘方》:丹

  • 食泄

    病名。即伤食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详伤食泻条。

  • 李盛春

    【介绍】:明医家。初业举,后改习医。远宗仲景,近探薛己,考古证今,审察运气。汇成《治伤寒全书研悦》,以及《脉理原始》、《病机要旨》、《小儿形证研悦》等书。

  • 夹阴中寒

    病名。指因房劳伤肾,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伤寒全生集·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又有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无热者,此皆夹阴中寒也。”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详该条。

  • 小儿热证

    病证名。《幼幼集成》:“小儿热证有七:面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此皆实热证,忌用温补。”《儿科醒》:“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

  • 平针法

    进针后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本法

  • 洁古老人珍珠囊

    书名。一名《珍珠囊》。金·张元素撰。成书于12世纪左右。原书已佚,今仅存辑入《济生拔萃》一书的节录本。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寒热、性能、主治、归经及宜忌。其次记述了君、臣、佐、使、通经(通经以为使)

  • 鲜生地

    出《本草便读》。又名生地黄、鲜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新鲜根茎。产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湖南等地。甘、苦,寒。入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