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风

虚风

病证名。①即慢脾风。出《婴童百问》。②指血虚阴虚内生的风证,亦称内风。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症见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昏仆等。《临证指南华岫云注云:“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宜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方见慢惊风条)等加减为治。③指乘虚袭人的邪风,即有害于生物的反常气候。《灵枢·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类经》卷二十七注:“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十一月属冬令,居北方子位,而刮南风(属火居午位),则子午相冲;二月属春令,居东方卯位,而刮西风(属金居酉位),则卯酉相冲,如是皆为虚风。虚风为时令不正之气,故易伤人为病。

猜你喜欢

  • 骭疮

    病名。骭,胫骨也(《说文》)。宋《荘季裕著鸡肋编》:“疮发于足胫骨旁,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此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即臁疮之别称。详臁疮条。

  • 患门

    经外奇穴名。见《医学入门》。位于背部。取穴时,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经足跟至腘横纹长度,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尽端作点标记;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

  •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见会元针灸学条。

  • 饮食中毒

    病名。泛指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致甚,乃至死者,名为饮食中毒。”参见食河豚鱼中毒、

  • 湿热痉

    病名。指由湿热病传变所致的痉症。多因湿热挟风,侵入筋脉;或邪入手足厥阴,热盛动风所致。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秦艽、威灵仙

  • 冻风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冻疮。详该条。

  • 张仲景

    【介绍】:见张机条。

  • 外感中热泻

    病证名。指内有积热,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热泻之症,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数者热在表,宜柴葛芩连

  • 病端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 文旦

    见《闽产录异》。为柚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