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寒

虚寒

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脘腹胀痛、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痠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猜你喜欢

  • 乳蒸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

  • 外感腋痛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燥热等外邪而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 鼻槁

    病证名。《难经·五十八难》:“毛发焦,鼻槁,不得汗。”槁,枯槁也(《说文》)。多因外感热病或肺阴亏虚,致鼻失荣润引起。鼻中少涕,干燥枯槁。此证可见于热性病。宜润肺生津,用清燥救肺汤加减。今之干燥性鼻炎

  • 滑伯仁

    【介绍】:见滑寿条。

  • 月水不绝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

  • 凌云

    【介绍】:明代医家。字汉章,号卧岩。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精于针灸经脉之学,明孝宗赐任太医院御医。著有《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等书。

  • 大节

    ①大关节。《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②指、趾的第一节。

  • 饮片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 孙东宿

    【介绍】:见孙一奎条。

  • 虫吐

    病证名。指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可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