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腰以上肿

腰以上肿

水肿证型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上肿,由于病邪在表在上,一般用发汗的方法,使潴留于上部的水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金匮要略》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医方考·水肿门》用九味羌活汤;《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肿在腰以上者,宜发汗,即经所谓开鬼门也……。宜麻黄羌活防风柴胡牛蒡子葱白忍冬藤以开之。”参见水肿条。

猜你喜欢

  • 黄米花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 破布粘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清便自调

    清同圊。圊,厕所。清便自调,指排大便正常。《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刺五脏死候

    指针刺误伤五脏的后果。《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

  • 阮德如

    【介绍】:见阮偘条。

  • 食前服

    病在下焦及服补养药、补肾药、驱虫药均可在饭前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

  • 袁坤厚

    【介绍】:元代医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医学,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医学正,撰有《难经本旨》一书。

  • 伏寒喉痹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亦不太肿。内服凉剂,久之必烂。”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症见咽喉微肿不大,色紫,脉缓,属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或用

  • 临蓐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 朝开暮落花

    见《本草纲目》。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