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虚证

脾虚证

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虚,论曰脾象土,位处中焦,主腐化水谷,通行营卫,脾气和则可以埤诸脏,灌四旁。若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本草经疏》:“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脾虚中满,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方用养脾散、大理中丸等方。参见脾病脾虚寒等条。

猜你喜欢

  • 厥聋

    病名。《仁斋直指方》:“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或兼有眩晕之证。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暴厥而聋。

  • 脾结气陷泄泻

    病证名。指思虑伤脾,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忧思太过,脾气结而不能升举,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逍遥散去归,加升麻、木香;或越鞠、枳术相和服。”参见脾泄、气

  • 肠窟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 陈延之

    【介绍】:晋代医家。著有《小品方》一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书中。

  • 桃仁煎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为细末,先用醋慢火熬,加大黄、桃仁、虻虫搅拌,再入朴硝搅拌,为丸,鸡子黄大,在酒中浸一夜,每服一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带下,经闭不通。

  • 汪逢春

    【生卒】:1887~1948年【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培养中医药人材。擅长治疗时令温病。

  • 手足亸(duo)曳

    证名。指手足筋脉弛缓无力,类似四肢不收。多由风邪乘袭经脉所致。《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宜用独活汤。《丹溪心法附余》卷一:“中风虽能言,口不斜而手足亸曳。”可用星

  • 进针器

    针刺器具。一种利用弹簧装置将针迅速弹入皮下的针刺辅助器具。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目前市售的有套节型和拉杆型的两种。

  • 主运

    运气术语。五运分主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它随五季气候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的规律是从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

  • 白蒂梅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