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指水肿以气滞为主者。《丹溪心法·水肿》:“气肿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胁胀膨。”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治宜理气化湿,消肿除满,用橘皮煎丸、加味枳术汤、控涎丹、推车丸、增损流气饮等方。参见水肿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指因气郁、痰饮,或食滞、虫积,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如气结腹胀、痰饮腹胀、食积腹胀、虫积腹胀、肝火腹胀、脾虚腹胀、六腑腹胀等。详各该条。
出《药性论》。即桐皮,详该条。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详见该条。
又名《眼科统秘》。1卷。清代作品。撰人、撰年均不详。书中简略记载了若干眼科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本书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生姜四两,黄连二两。水淹一夜,慢火炒令姜紫色,去姜不用。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治晨泄,白痢。
①指阴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②运气术语。指主气,或称主时之六气,即六气分司于一岁的二十四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恣酒嗜燥,痰火升扰,阴虚火炎等所致。“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缭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审视瑶函》)。某些内障眼疾,可出现此候。
嗣,指后代、子孙。广嗣即多子女。
卷,清·叶天士述,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里而成。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容与华氏本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