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背偻

背偻

证名。又称背伛偻大偻。指曲背俯身、脊椎突出。《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亦可因督脉虚而精髓不充,或中湿邪所致。详见背伛偻条。

猜你喜欢

  • 红石根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紫草之别名,详该条。

  • 虫吐

    病证名。指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可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

  • 刺桐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 脚下痛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 伤寒不可汗

    指伤寒禁汗之证。①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②少阳病禁汗。③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④里虚下利清谷不可攻表。⑤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⑦厥阴病热厥

  • 煮针法

    ①指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出《世医得效方》。其法先用乌头、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洗濯后再用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最后将针具“瓦屑打磨净

  • 香蟾丸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木香、人参、黄芪、当归、桔梗、三棱、莪术、鳖甲、绿矾、枳实、使君子、川楝根皮、诃子、干蟾各七钱五分,黄连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米饮送下。治小儿腹中有癖

  • 孙梦熊

    【介绍】:见何游条。

  • 足底疔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中卷。即涌泉疽。见该条。

  • 废翁

    【介绍】:参见刘邦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