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经药。即方中的使药。又称引经报使,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咽喉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说约》卷之四。风温时毒陷入胸膈,以致胸膈赤肿、热痛,因其由暴寒搏动而发,故名。症见发热,胸痛,痰嗽气急。若咯浊唾腥臭者,为温毒内陷伤肺,酿成脓胸。初起属实证者,宜表里双解,用荆防败毒散
见《生生篇》。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秉钧条。
①指耻骨联合。又名下横骨、盖骨。《灵枢·骨度》:“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②指附于舌根的舌骨。《灵枢·忧恚无言》:“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③经穴名,代号KI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下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当归90克,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药、川乌、骨碎补、防风、羌活、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各60克,乳香、没药各45克,熟地黄1
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下,取之上。”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下,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法;
道家称耵聍为泥丸脂。《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因道家语称脑为泥丸,而耵聍为脑的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