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主降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出清·唐桐园《大生要旨》。指妊娠期应注意的六个方面:一除恼怒,二禁房劳,三戒生冷,四慎寒温,五服药饵,六宜静养。
【生卒】:1901~1959年【介绍】:字友松,良乡(今北京房山)人。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曾任职协和医学院细菌科、中文部兼中外医史课。1935年与王吉民、伍连德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中华医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肺气实。指肺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肺病候》:“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参见肺病、肺实条。
针具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形如铍针的砭石。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推拿方法。见《孟子·梁惠王》。是指帮助关节屈曲的一类手法。
掌管帝王用药的机构。或称御药房。其职责是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按方和剂,以进帝王服用。宋代以供奉官3人掌之,下设典、使臣、药童、匠等;金代设提点、直长、都监、同监等官职管理;元代置达鲁花赤、大使,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猫眼草,详该条。
同舌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