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病证名。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脾肺受邪,……邪气相搏,肝经虚弱,风盛,即发于两睑之间,状如粟米之形。”即粟疮。详该条。
病名。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尻,名曰兑疽。”又《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兑通锐,兑疽即锐疽。详见鹳口疽条。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发于股阳,名曰兑疽。其状不甚变,而脓附骨。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川贝母、橘红各12克,羌活、生地黄、木通、大青叶、荆芥穗、桔梗、前胡、西河柳、赤芍药、天南星(制)、玄参各9克,钩藤、半夏(制)、枳壳(麸炒)各9克,薄荷、葛根、天
【生卒】:?~1749年【介绍】:清代医家。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年轻时家贫而好学,曾在寺院卖字为生,能诗文,后业医,结交不少著名文人学士(如沈德潜)。晚年,医术益精,治
见鼠疫约编条。
详外痛内快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可用泄热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