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胀病

猜你喜欢

  • 指甲花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大黄朴硝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大黄、牛膝各五两,代赭石一两,朴硝、牡丹皮、甘草、紫菀各三两,虻虫、水蛭、桃仁、干姜、细辛、芒硝各二两,麻仁五合。水煎去渣,纳朴硝,分五次服,五更为首,去一炊顷再服,自后将息

  • 地螺丝

    见《湖南药物志》。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 外肾

    ①男子外生殖器的统称。《医门棒喝》卷一:“若七情乍动,相火立现,如欲动则外肾举……。”②指阴囊及睾丸。《医学入门·疝》:“外肾累垂,玉茎挺急。”

  • 牛郎串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遇仙丹。白牵牛子(半生,半炒,研取头末)四两五钱,槟榔一两,茵陈、莪术(醋煮),三棱(醋炙)、皂角(炙,去皮)各五钱。为细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三钱,黎明冷茶水送下,后

  • 血崩腹痛

    病证名。指因患血崩而兼腹痛。血瘀者,腹痛拒按,血块下后则痛减,治宜行瘀止痛,方用四乌汤加莪术,或用失笑散;血虚者,腹痛喜热喜按,治宜养血止血,方用胶艾四物汤。

  • 阴胜则寒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阴盛则内寒条。

  • 遍身肿

    水肿类型之一。见《圣济总录·水肿门》《证治要诀·肿》:“肿病不一,遍身肿、四肢肿、面肿、脚肿,方谓之水气。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

  • 莲心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 吐泻发斑

    病证名。《嵩崖尊生书》卷十二:“吐泻发斑由胃虚无根之火游行于外,此症不妨,但可补,不可泻;可温,不可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