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劳

肺劳

病名。因劳损伤肺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肺劳者,短气面肿,鼻不闻香臭。”《圣济总录·虚劳门》:“肺劳者。或因形寒饮冷,逆秋气所致。其证短气面肿,鼻不闻香臭,胸中结滞,气乏声嘶咳嗽呀呷,咯唾稠粘,或唾脓血,或咽喉干痛,不能唾,上气喘满,渐至衰瘁,寒热时作,饮食减耗,皆肺劳之证。”可选用补气黄芪汤桑白皮散、人参丸等方。《太平圣惠方·治肺劳诸方》:“治肺劳,痰唾稠粘,日晚即寒热,面色赤,胁肋防满,宜服桔梗散。”又:“治肺劳,痰嗽气急,抽牵,五脏不安,宜服鳖甲圆。”参见虚劳、五劳条。

猜你喜欢

  • 癞蛤蟆酥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 虾参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 血鳖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虚劳痼冷,败血杂痰而成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餂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羌黄汤。”参见瘕、鳖瘕条。

  • 端法

    正骨八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一手或双手握住骨折或脱位之骨的远端,根据不同情况,或从下向上端,或直端、斜端,或从外向内托,使离位之骨,端正复位。托者,有端托和提托之分,常用以治疗轻度的颈椎错

  • ①音利(lì)。疫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乃厉”,“厉大至”。②音赖(lài)。古同癞。癞病。厉,本作疠。即麻风。《史记·范睢传》:“漆身为厉。”《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

  • 钱松汉

    【介绍】:见钱秀昌条。

  • 飞阳之脉

    ①指足太阳之别。《素问·刺腰痛论》:“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则悲以恐。”张志聪注:“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②指阴维脉。王冰注:“飞阳之脉,是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

  • 补肾不如补脾

    治则。见宋·张子刚《鸡峰普济方》。脾肾二脏,一主先天,一主后天。脾是后天生化之源,是人身营养的根本,补益脾气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精血得以旺盛,不但肾精得以充养,机体的各种功能也可以保持正常,抵抗病邪的

  • 风热疟

    疟疾之一。《普济方·诸疟门》:“邪在少阳经谓之风热疟,治多和之。”参见足少阳疟条。

  • 大骨

    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如股骨、肱骨、髋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