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见世补斋医书条。
肝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轻按则弱,重按应手即去,不能复来,或曲如蛇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即鼻疳疮。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书名。清·柳宝诒选评。刊于1904年。本书选编清代四位医家治案,有尤在泾《静香楼医案》2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2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3卷,张仲华《爱庐医案》24条。柳氏按病类拟定总目,下据不同
也称虫碎舌。纯红色中有糜烂红点,如虫蚀状之舌象。为水火不济,热毒炽盛之候,宜泄热攻下(见《伤寒金镜录》)。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