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郁金散,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包括痔脱出及肛肠脱垂。多因患痔日久,复感湿热外邪,气虚失摄所致。症见大便时肛肠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治宜清化湿热,益气升陷。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矾各一两,水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见《药品化义》。即葱白,详该条。
①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大金钱草之别名。②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连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0卷。已佚。
见《赤水玄珠》。指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