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因淋症日久,虽溲行艰涩而不觉痛的病症。多因骨髓精血俱虚,心肾不交,心气下陷而成。症见小便滴沥不绝,臭气难闻,尿出不痛,脉弱无力。宜用威喜丸。参见淋条。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又称脏毒便血。《证治要诀·肠风脏毒》:“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脏毒者,蕴积毒气,久而始见。”多由肠胃湿热郁滞久则化毒损伤血络引起,主要症状为下血污浊色暗,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喜惊。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指遇事容易惊吓,或经常自觉惊慌。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肝阳上亢、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当结合因、证分别论治。
运气术语。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子甲相合,三十岁为一纪,六十岁而成一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
【生卒】:1584~1635【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自幼习医。著有《医学论典长寿甘露》。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位于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